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伟军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清库设备和清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7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清库设备和清库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清库存在实施难度大、清理不彻底,清库人员存在呼吸不畅,有安全隐患的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和供气装置,所述防护服包括头部和身体部,所述头部设置有透明窗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单向阀与外部连通,所述头部连接供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库设备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上连接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与吊篮连接,清库人员穿戴所述防护服进入所述吊篮进行清库工作,所述供气装置通过吊篮向防护服供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库效率高,清库人员防护好,实施过程安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清库设备和清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容器的清理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清库设备和清库方法。
技术介绍
从大型立式容器使用以来,由于容器的固有孔,如量仓孔、机器安装孔、人孔门等,材料和空气的水分引起容器内材料板结、受压变硬,长时间下来,库容量减小。板结硬块、或者测量时绳索掉下去、或者检修工具掉下去堵住下料口,不能顺畅出料。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容器内部进行清理,现在主要包括人工清理和机器清理两种。其中人工清库的一般方法为:按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AQ2047-2012进行清理,首先在库顶开很多的孔(孔直径在150mm---300mm,沿库周每隔2m打孔,一般的会打20---40个孔),作业人员利用绳索上下延展作业范围。目前的人工清理存在以下问题:1、2m间隔换绳难度较大,不好实施从整体上向下清理,危险性也很大。2、没有合适的操作平台,工作时很憋屈,不好施展,作业人员容易受伤,工具易掉,安全不好做,甚至危及生命。3、由于库内空气氧气含量较低,作业人员呼吸困难,工作时间只能在30分钟-1小时。需要出库休息很久又才能继续工作,工作效率较低。4、库内空气流通性差,灰尘重,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汗,汗水和水泥灰混合后粘在身上对人体腐蚀性很大,时间长了,皮肤严重受损,库内灰尘重,即使带了防尘口罩,也会呼吸一些进入肺部,使人得上职业病,戴防尘口罩将人脸部勒起很深的槽,人很不舒服。但是人工清库也存在优点,就是人工在作业过程中,能精准找到清理最佳突破口,效率较高,工期短。目前机器清库的一般方法为:首先需要开很大的一个孔(一般1200*800,有些更大),需要大型吊车,将机器从地上吊到几十米高的库顶,从孔中放下机器进行清理。机器清理存在的问题是:1、开孔大,机器的体积较大,需要的孔也较大,需要额外开孔,严重破坏了容器结构,后续补好也会不如原来的结实,密闭性,防水性,结实程度大大下降。2、安装机器需要大型吊车,才能将机器从地上吊到几十米高的库顶,给清库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并增加了安全不确定性。3、机器清库过程中经常损坏(机器设计,安装,调试,清库人员素养参差不齐),需要将机器吊装出来修理,费事费力,也加大了安全不确定性。4、较硬的板结块,机器也无能为力(机器一般用软钢绳连接,所以力量不是很到位),最后还是需要用人工清理顽固板结块。综上,机器清库由于要在库顶开孔,严重破坏了容器结构。后续补起也会不如原来的结实。密闭性,防水性,结实程度大大下降。安机器,设备易坏,依然需要人工,工期较长,需要有较高技术人员的专业公司,不能灵活安排清库时间,费用较高,所以推广意义不大。结合目前清库存在的诸多问题,急需对清库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人工清库存在大量开孔、实施难度大(不能沿库壁四周、上下平稳安全移动),清库人员存在呼吸不畅、温度高、易出汗、皮肤受损、很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问题解决: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和供气装置,所述防护服包括头部和身体部,所述头部设置有透明窗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单向阀与外部连通,所述头部连接供气装置。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库里面的空气质量差,缺氧,而且存在有害气体,因此,有必要为清库人员做好防护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特制的防护服来使得清库人员与周围环境隔离,通过在头部设置透明窗来保证视觉清晰,通过设置单向阀来控制呼出的气体只出不进,而通过供气装置为头部供给新鲜的空气。本专利技术优选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所述头部还包括拉链部,所述拉链部设置在头部的面部口腔处。所述拉链部可开启,方便清库人员露出口部。本专利技术考虑到清库时间长,需要喝水、补充能量等,因此在头部设置拉链部,且拉开后,能露出口腔,便于饮水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时呼救,而为了便于清库人员使用,本专利技术在身体部设置从颈部到裆部的第二拉链部,这样便于穿和脱。本专利技术优选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所述防护服内设置有氧气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氧气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便于对防护服内的氧气含量和温度进行检测,当供氧和温度不合适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供气装置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优选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冷风机、过滤净化器、空压机以及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防护服连通,且在输气管上设置有阀门,调节气量。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与防护服的腰部连通,这样增压后的净化空气在进入防护服之后,会向全身扩散,形成向防护服外的正压空气,便于给头部和身体部供气,而且也利于将头部内呼出的气体通过出气孔排除。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库里的温度较高,供氧不足,因此,设计从外部供给净化的空气,而其通过冷风机处理,对库内清库人员周围的环境有降温作用,从而保证清库人员在清库过程中的舒适性,使自己感觉呼吸自然,冷热合适,防护服内气压略高于外部气压,因此外部气体和灰尘都不能进来。氧气检测仪随时监控氧气供应量。这样人员在不疲劳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工作。大大了提高工作效率。因不与库内有毒有害气体接触,职业危害性大大降低、安全性大幅提高。温度检测仪和氧气检测仪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到库顶接收机,便于自动控制。同时库顶监察人员也可以及时了解库内人员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对讲机,或手机提醒作业人员。一种清库设备,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上连接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与吊篮连接,清库人员穿戴所述防护服进入所述吊篮进行清库工作,所述供气装置通过吊篮向防护服供气。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清库设备,所述滑轨包括钢管和弧形工字钢,所述钢管通过库壁的排气孔与库壁连接,所述弧形工字钢与所述钢管连接形成所述滑轨,所述升降机安装在所述弧形工字钢上。进一步地,所述钢管的下方还设置支撑杆,与钢管和库壁组成侧面呈三角形的三角架。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清库设备,所述滑轨上还设置有二次防护架,所述二次防护架与弧形工字钢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二次防护架还与升降机连接,所述吊篮还通过连接件与二次防护架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速差防坠器。二次防护架会随着卷扬机的周向运动而运动,当出现故障时,二次防护架与吊篮之间的速差防坠器能防止吊篮进一步掉落,进一步保证清库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吊篮2m高,且在底部铺设木板,输气管通过吊篮的支撑和固定作用连接在防护服上,在清库作业时,清库人员位于吊篮中进行清库操作。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清库设备,所述滑轨上设置有2个升降机,便于两个清库人员同时对库壁进行清理。一种清库方法,采用所述的清库设备进行清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库顶部的人孔进入,在库壁上间隔安装钢管、支撑杆,所述钢管、支撑杆和库壁组成侧面呈三角形的三角架;步骤2:在库壁内钢管尖端上安装弧形工字钢,使得弧形工字钢沿库壁周向分布形成滑轨;步骤3:在所述滑轨上设置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下连接吊篮,所述升降机在滑轨上运动;在滑轨的上端还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和供气装置,所述防护服包括头部(1)和身体部(2),所述头部(1)设置有透明窗(3)和出气孔(4),所述出气孔(4)通过单向阀与外部连通,所述头部(1)连接供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和供气装置,所述防护服包括头部(1)和身体部(2),所述头部(1)设置有透明窗(3)和出气孔(4),所述出气孔(4)通过单向阀与外部连通,所述头部(1)连接供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还包括拉链部(5),所述拉链部(5)可开启,方便清库人员露出口部,所述身体部(2)包括第二拉链部(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设置有检测仪(8),所述检测仪包括氧气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清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冷风机、过滤净化器、空压机以及输气管(7),所述输气管(7)与防护服连通。


5.一种清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13),所述滑轨(13)上连接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与吊篮(12)连接,清库人员穿戴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进入所述吊篮(12)进行清库工作,所述供气装置通过吊篮(12)向防护服供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3)包括钢管(130)和弧形工字钢(131),所述钢管(130)通过库壁(18)的排气孔与库壁(18)连接,所述弧形工字钢(131)与所述钢管(130)连接形成所述滑轨(13),所述升降机安装在所述弧形工字钢(1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3)上还设置有二次防护架(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袁伟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