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3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座,有两个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圆辊,圆辊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光照灯和湿度传感器等结构,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的干湿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当湿度低于控制模块内所设定的湿度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喷头开关,使得水从地下水管对育苗架上的稻苗进行浇水,节省人力,启动光照灯开关,从而对光照灯下方的稻苗进行光照,秧苗能够受热加快生长速度,为稻苗提供良好生长环境,提高育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
本技术涉及水稻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的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水稻是我国的主食之一,由于现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需要提高水稻的亩产量,这就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在户外环境下进行试验,育苗周期长,造成实现周期长,效率低,这就需要使用人工装置,在对水稻进行育苗培育时需要使用到培养架,提高育苗效率。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61896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培养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内侧设有培养托板,所述培养托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锁止框,所述锁止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横杆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第一弹簧。上述专利中的水稻栽培用育苗培养架存在以下不足:育苗架结构过于单一,需要人工时刻观察稻苗的生长环境,依次浇水浪费人力,不利于稻苗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座,有两个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圆辊,圆辊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连接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喷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喷头的开关控制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开设有接水槽,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柱,两个支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光照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圆辊一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四固定座,两个第四固定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轴,转动轴的圆周外壁套接有两个第二支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育苗盘,且两个第二支板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育苗盘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育苗孔,育苗孔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育苗盘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第一固定座,四个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有光照灯和湿度传感器等结构,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的干湿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当湿度低于控制模块内所设定的湿度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喷头开关,使得水从地下水管对育苗架上的稻苗进行浇水,节省人力,启动光照灯开关,从而对光照灯下方的稻苗进行光照,秧苗能够受热加快生长速度,为稻苗提供良好生长环境,提高育苗效率。2.通过设置有接水槽和阀门等结构,当喷头对稻苗进行浇水时,滴落的水落入接水槽内,后期人们打开阀门,使得水通过出水管流出,便于人们循环使用。3.通过设置有育苗孔和滤网等结构,育苗孔内可栽培稻苗,当给稻苗进行浇水时,通过滤网,能够有效避免育苗盘内部积水较多造成稻苗根部被水泡烂的现象,同时也不会使得土壤散落,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的连接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的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的电路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连接板、4支撑座、5光照灯、6接水槽、7出水管、8第一固定座、9第二固定座、10控制模块、11第三固定座、12电机、13阀门、14喷头、15湿度传感器、16育苗孔、17育苗盘、18第一支板、19第二支板、20第四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如图1-6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座9,有两个第二固定座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圆辊,圆辊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2,连接板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喷头14,喷头14一端通过导管连接地下水管,启动喷头14开关,使得水从地下水管对育苗架上的稻苗进行浇水,节省人力,支撑板2起到稳固支撑连接板3的作用。为了使得设备自动化操控,节省人力;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模块10,控制模块10与喷头14的开关控制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0电性连接控制喷头14开关,从而对稻苗进行浇水。为了循环使用水;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开设有接水槽6,底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13,当喷头14对稻苗进行浇水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座(9),有两个第二固定座(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圆辊,圆辊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2),连接板(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喷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座(9),有两个第二固定座(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圆辊,圆辊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2),连接板(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喷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模块(10),控制模块(10)与喷头(14)的开关控制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开设有接水槽(6),底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柱,两个支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光照灯(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用育苗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座(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固定座(11),第三固定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猛梁琳李科冰黄晓琴陈海凤古彪黄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玉林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