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04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三相线圈、分接引线及铁心夹件,分接引线包括高压A、B、C相分接引线,高压B相分接引线由高压侧A相线圈与高压侧B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高压C相分接引线由高压侧B相线圈与高压侧C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还提供一种有载调压变压器,包括上述变压器器身结构。该变压器器身结构能够提高变压器油箱的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及有载调压变压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及包含所述变压器器身结构的有载调压变压器。
技术介绍
传统方法设计的电力变压器由于体积大、成本高、原材料浪费,性能过剩严重,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发展,且电力变压器小型化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制造厂家对于电力变压器产品,其引线结构在高压侧普遍采用三相分接引线平行于三相线圈水平走线方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此结构虽已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熟,但是,这种引线结构为了保证引线与线圈和油箱的绝缘距离,会占用较大的油箱体积空间,造成变压器油和钢材的大量浪费,不但无法满足电力变压器产品小型化生产设计的需求,也无法降低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及有载调压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器身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变压器油箱的空间利用率,从而缩减变压器油箱的尺寸,进而可降低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三相线圈、对应于各相线圈的分接引线、以及铁心夹件,所述分接引线包括高压A相分接引线、高压B相分接引线和高压C相分接引线,所述高压B相分接引线由高压侧A相线圈与高压侧B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所述高压C相分接引线由高压侧B相线圈与高压侧C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A相分接引线、高压B相分接引线沿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延伸的部分、高压C相分接引线沿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延伸的部分相互平行。优选的,变压器器身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铁心上夹件和铁心下夹件的拉螺杆,所述拉螺杆的一端与铁心上夹件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铁心下夹件的上端面连接。优选的,所述铁心上夹件和所述铁心下夹件采用具有中空内部的折弯件。优选的,所述铁心上夹件的横截面形状为Z型或C型,所述铁心下夹件的横截面形状为C型。优选的,所述铁心上夹件的横截面形状为Z型,Z型的铁心上夹件包括第一上横板、第一下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横板和所述第一下横板连接,所述铁心上夹件上设有上夹件加强板,所述上夹件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上横板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一竖板和第一下横板之间。优选的,设置在第一上横板上的上夹件加强板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设置在第一竖板和第一下横板之间的上夹件加强板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优选的,所述铁心下夹件的横截面形状为C型,C型的铁心下夹件包括第二上横板、第二下横板和第二竖板,所述铁心下夹件上设有下夹件加强板,所述下夹件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二上横板和第二竖板之间,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竖板和第二下横板之间。优选的,所述下夹件加强板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变压器,包括上述的变压器器身结构。本技术的变压器器身结构,通过充分利用变压器产品三相线圈的相间空间和夹件空间,将高压侧三相分接引线中的B相分接引线和C相分接引线,分别从铁心夹件延伸的方向引至有载开关,大幅度减少了现有引线结构为保证分接引线与线圈和油箱的绝缘距离而增加的变压器油箱的体积空间,能够提高变压器油箱的空间利用率,且变压器油箱体积的减少可以进一步降低变压器油的用量,整体降低了钢材和变压器油的用量,最终降低制造成本。此外,该变压器器身结构采用的分接引线的布置方式使引线布线美观整齐,没有冗长的导线夹,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可靠的电气性能。本技术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包括上述变压器器身结构,通过采用该变压器器身结构,能够提高变压器油箱的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显著提高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经济价值,并满足电力变压器产品小型化生产设计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铁心上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铁心下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压A相分接引线;2-高压B相分接引线;3-高压C相分接引线;41-上夹件加强板;42-下夹件加强板;5-拉螺杆;6-铁心上夹件;7-铁心下夹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三相线圈、对应于各相线圈的分接引线、以及铁心夹件,所述分接引线包括高压A相分接引线、高压B相分接引线和高压C相分接引线,所述高压B相分接引线由高压侧A相线圈与高压侧B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所述高压C相分接引线由高压侧B相线圈与高压侧C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变压器,包括上述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三相线圈、对应于各相线圈的分接引线、以及铁心夹件。三相线圈分别为A相线圈、B相线圈和C相线圈;分接引线包括高压A相分接引线1、高压B相分接引线2和高压C相分接引线3;铁心夹件包括铁心上夹件和铁心下夹件。其中,高压B相分接引线2由高压侧A相线圈与高压侧B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高压C相分接引线3由高压侧B相线圈与高压侧C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本实施例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充分利用变压器产品三相线圈的相间空间,将高压侧三相分接引线中的B相分接引线和C相分接引线,分别从铁心夹件延伸的方向引至有载开关,大幅度减少了现有引线结构为保证分接引线与线圈和变压器油箱的绝缘距离而增加的变压器油箱体积空间,能够提高变压器油箱的空间利用率,且变压器油箱体积的减少进一步降低变压器油的用量,整体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三相线圈、对应于各相线圈的分接引线、以及铁心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引线包括高压A相分接引线(1)、高压B相分接引线(2)和高压C相分接引线(3),/n所述高压B相分接引线(2)由高压侧A相线圈与高压侧B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n所述高压C相分接引线(3)由高压侧B相线圈与高压侧C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三相线圈、对应于各相线圈的分接引线、以及铁心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引线包括高压A相分接引线(1)、高压B相分接引线(2)和高压C相分接引线(3),
所述高压B相分接引线(2)由高压侧A相线圈与高压侧B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
所述高压C相分接引线(3)由高压侧B相线圈与高压侧C相线圈之间的相间空间引出至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位置,再沿着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延伸直至与有载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A相分接引线(1)、高压B相分接引线(2)沿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延伸的部分、高压C相分接引线(3)沿高压侧的铁心上夹件(6)/高压侧的铁心下夹件(7)延伸的部分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铁心上夹件(6)和铁心下夹件(7)的拉螺杆(5),
所述拉螺杆(5)的一端与铁心上夹件(6)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铁心下夹件(7)的上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上夹件(6)和所述铁心下夹件(7)采用具有中空内部的折弯件。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杰丁晓菲张荣华李文龙朱金虎肖波王明军杨炜倪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