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莉莉专利>正文

支撑部和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93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件、一种支撑部和一种眼镜,涉及眼镜及其配件技术领域,解决降低用户佩戴眼镜产生压痕/压伤几率、缓解眼镜下滑、用户头部/耳部轮廓存在差异性、提高舒适度问题;眼镜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配件、支撑件;其中配件包括:分压部、接触部;其中所述分压部包括:主受力部、用于分解压力的分解部;主受力部受力端与支撑件连接,其力输出端与分解部受力端连接;分解部力输出端与接触部的受力端连接;接触部力输出端与用户皮肤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眼镜/支撑部/配件,解决用户的差异性从而使用户对应位置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均匀受力、降低勒痕/压伤发生率、降低下滑/移位的几率、提高了用户舒适度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部和眼镜
本技术涉及眼镜
,进一步涉及眼镜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支撑部和一种眼镜。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用户使用头戴装置品种越来越多、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用户对应位置皮肤容易产生压痕甚至压伤,从而影响形象。以眼镜为例: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长时间佩戴眼镜使耳部产生压痕/压伤、频繁出现下滑和/或移位问题,有:利用/增加柔性头带代替镜腿、两个镜腿具有的弯折间增加固定连接装置、镜腿一端变形抵接于耳部前侧、通过夹持头侧位置代替镜腿的,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下滑问题,但产生压痕/压伤问题收效甚微;夹持头侧位置会使用户感到箍着感,尤其在天热的时候,头侧生长毛发位置甚至会加重下滑几率。配件/镜腿/支撑部都是统一生产再装配到对应装置上,而用户头部/耳部轮廓存在差异性。降低用户佩戴眼镜产生的压痕/压伤几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佩戴眼镜下滑、解决用户头部/耳部轮廓的差异性、提高用户佩戴舒适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或全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眼镜;一种支撑部,用于眼镜;还提供一种配件,用于:支撑部/镜腿、眼镜、眼部按摩装置、口罩、头灯、其他需要头部支撑的头戴装置、其他需要耳部支撑的头戴装置中的一种;以提高用户佩戴舒适度、使用户对应位置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均匀受力、降低勒痕/压伤发生率、降低用户佩戴眼镜下滑/移位几率、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的头部/耳部轮廓的差异性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眼镜,包括:镜片、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与所述的镜片直接/间接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支撑部将所述的眼镜局部固定于用户的头部局部/耳部使所述的镜片与用户的眼睛对应;其中,所述的眼镜包括:用于治疗/矫正的眼镜、用于防护的眼镜、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太阳镜、VR眼镜、AR眼镜、具有通信功能装置/设备的眼镜、具有耳机眼镜、具有收发声音设备的眼镜、其他眼镜中的一种;所述的直接连接包括:无框眼镜;所述的间接连接时所述眼镜还包括:镜框,所述的支撑部一端与所述的镜框一侧/一端连接,或所述的支撑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镜框两端连接;所述的镜片固接于所述的镜框上;其中,所述镜框包括:半框式镜框、全框式镜框中的一种;所述的镜片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支撑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镜片与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支撑部,包括:配件、支撑件;所述的配件一端/分压部的受力端/局部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用户皮肤接触/抵接;所述的配件与所述的支撑件适配;所述的配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支撑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配件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的配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一侧、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末端、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末端前方/后方、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与中段之间、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与末端之间、替代所述支撑件的弯折、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连接、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的上方/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内侧、靠近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的前端/后端、其他适于本技术所述配件位置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套接于用户头部周侧的支撑件、支撑于/接触/对应用户头部局部的支撑件、支撑于/接触/对应用户耳部的支撑件、接触/对应/夹持用户头侧的支撑件、接触/对应用户脑后的支撑件、接触/对应用户耳周的支撑件、接触/对应用户面部侧面的支撑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带状支撑件、条状支撑件、套状支撑件、杆式支撑件、耳罩式支撑件、具有弯折的支撑件、具有大于或等于一处变形的支撑件、两端截面形状相同的支撑件、两端截面形状不同的支撑件、两端截面积相同的支撑件、两端截面积不同的支撑件、具有变径的支撑件、具有变截面的支撑件、具有连接机构/连接件的支撑件、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中空结构的支撑件、装设/填充具有保健功能材料的支撑件、具有配重设置/配重结构/配重机构/配重装置的支撑件、使用大于或等于一种的材料制作的支撑件、其他适于本技术所述的支撑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用户皮肤包括: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头侧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脑后、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耳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耳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头部局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面部侧面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眼周皮肤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的头部局部为除鼻部以外的皮肤。所述的配件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任意形状,包括:分压部、接触部;所述的分压部位于所述的接触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和/或外侧和/或前端和/或后端;所述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的分压部的下方和/或上方和/或内侧和/或后端和/或前端;所述的分压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接触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所述的分压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包括:使用相同材料制作、使用不同材料制作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的分压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与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分压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分压部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受力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位于所述分压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和/或外侧;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力输出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的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分压部包括:具有层级结构的分压部、具有骨架的分压部、具有分支结构的分压部、具有中空结构/中空腔室的分压部、具有开放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半封闭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封闭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镂空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变径的分压部、具有变截面的分压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中,当所述的分压部数量大于一、具有中空结构/中空腔室/封闭式结构时,所述的分压部包括:填充/盛装有相同流体、填充/盛装有不同流体中的一种;所述的层级包括:纵向层级、横向层级、二维层级、三维层级中的一种;所述的分压部包括:主受力部、用于分解压力的分解部;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主受力部位于所述的分解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分解部位于所述的主受力部的下方和/或上方和/或内侧和/或外侧;所述的主受力部接受压力后传递给所述的分解部,所述的分解部将压力分解后经所述的接触部分配到用户皮肤上;或所述的接触部将压力进行二次分解后分配/二次分配压力到用户皮肤上。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包括:两者数量相同、两者数量不同中的一种连接;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包括:使用相同材料制作、使用不同材料制作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的主受力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主受力部具有符合人体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撑部,包括:配件、支撑件,其特征是:/n所述的配件局部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用户皮肤接触;其中,所述的用户皮肤包括: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头侧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脑后、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耳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耳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面部侧面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眼周皮肤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n所述的配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支撑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n所述的配件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n所述的配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一侧、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末端、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末端前方/后方、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与中段之间、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与末端之间、替代所述支撑件的弯折、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连接、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的上方/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内侧、靠近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的前端/后端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n其中,所述的配件包括:分压部、接触部;/n所述的分压部位于所述的接触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和/或外侧和/或前端和/或后端;/n所述的分压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n其中,所述的分压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与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分压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受力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位于所述分压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和/或外侧;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力输出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的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n所述的分压部包括:具有层级结构的分压部、具有骨架的分压部、具有分支结构的分压部、具有中空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开放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半封闭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封闭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镂空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变径的分压部、具有变截面的分压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n所述的接触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受力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接触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力输出方向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位于所述接触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所述的接触部受力端位于所述的接触部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分压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与用户皮肤接触/抵接;所述接触部的受力端与力输出端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n所述的接触部内部具有中空结构;其中,所述中空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部,包括:配件、支撑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配件局部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用户皮肤接触;其中,所述的用户皮肤包括: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头侧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脑后、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耳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耳周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面部侧面皮肤、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的眼周皮肤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配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支撑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
所述的配件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所述的配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一侧、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末端、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末端前方/后方、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与中段之间、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与末端之间、替代所述支撑件的弯折、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连接、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的上方/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内侧、靠近所述支撑件的弯折处的前端/后端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所述的配件包括:分压部、接触部;
所述的分压部位于所述的接触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和/或外侧和/或前端和/或后端;
所述的分压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分压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与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分压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受力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位于所述分压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和/或外侧;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力输出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压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的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
所述的分压部包括:具有层级结构的分压部、具有骨架的分压部、具有分支结构的分压部、具有中空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开放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半封闭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封闭式结构的分压部、具有镂空结构的分压部、具有变径的分压部、具有变截面的分压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接触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受力方向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位于所述接触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力输出方向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位于所述接触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所述的接触部受力端位于所述的接触部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分压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与用户皮肤接触/抵接;所述接触部的受力端与力输出端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所述的接触部内部具有中空结构;其中,所述中空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部,其特征是:
所述的分压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包括:使用相同材料制作、使用不同材料制作中的一种;
所述的分压部包括:主受力部、用于分解压力的分解部;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主受力部位于所述的分解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和/或外侧和/或内侧;
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包括:两者数量相同、两者数量不同中的一种连接;
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包括:使用相同材料制作、使用不同材料制作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主受力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主受力部受力端为所述的分压部受力端;所述的主受力部受力端位于所述主受力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主受力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主受力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和/或外侧;所述的主受力部受力端位于所述的主受力部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主受力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支撑件连接;所述的主受力部的力输出端与所述的分解部的受力端连接;所述的主受力部的受力方向/受力端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主受力部的力输出方向/力输出端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主受力部的受力端与力输出端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所述的分解部具有:受力端、力输出端;所述的分解部的力输出端为所述的分压部的力输出端;所述的分解部的受力端与所述的主受力部的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分解部的力输出端与所述的接触部的受力端连接;所述的分解部受力端位于所述分解部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所述的分解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分解部的下部和/或上部和/或内侧和/或外侧;所述的分解部受力端位于所述的分解部力输出端的上部和/或下部和/或外侧和/或内侧;
所述的分解部的受力方向/受力端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分解部的力输出方向/力输出端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所述分解部的受力端与力输出端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所述的主受力部自其受力端接受压力后经其力输出端传递给所述的分解部受力端,所述的分解部将压力分解后经其力输出端分配给所述的接触部受力端;所述的接触部将压力经其力输出端分配到用户皮肤上,或所述的接触部将压力二次分解后经其力输出端分配到用户皮肤上;
所述的主受力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分解部受力端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所述的分解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接触部受力端包括:数量相同、数量不同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部,其特征是:
所述的接触部的力输出端包括:具有防滑结构、具有数量大于一的凸起设置、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透气结构、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吸汗设置、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通风结构、具有织物外套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和/或所述的接触部的形状与用户对应位置适配/接触部力输出端与用户对应位置适配/接触部受力变形后与用户对应位置适配/接触部力输出端受力发生形变后与用户对应位置适配;
其中,所述的凸起包括:实心式凸起、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中空结构的凸起、具有半封闭式结构的凸起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具有中空结构的凸起包括:填充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流体的凸起、盛装有装饰物的凸起、容设有弹性体的凸起、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中空结构的囊式凸起、内部装设有微型标识的凸起、可发生形变的凸起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的流体包括:气体、液体、气液混合物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的流体包括:具有配重效果的流体、具有装饰作用的流体、低于空气密度的流体、高于空气密度的流体中的一种;当所述的凸起数量大于一、具有中空结构时,所述的凸起包括:填充有相同流体的凸起、填充有不同流体的凸起中的一种;所述的用户对应位置包括:头侧、脑后、耳部、耳周、面部侧面、眼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部,其特征是:
所述的配件还包括:保护壳;
所述的分压部包括:主受力部、用于分解压力的分解部;所述的主受力部与所述的分解部连接且两者适配;所述的主受力部位于所述的分解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和/或外侧和/或内侧;
其中,所述的保护壳内部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的保护壳位于所述的分压部/主受力部/分解部外部,所述的分压部/主受力部/分解部位于所述的保护壳内部且两者适配;
所述的保护壳包括:位于所述的分压部外部的保护壳、位于所述的主受力部外部的保护壳、位于所述的分解部外部的保护壳中的一种;
所述的保护壳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的中空结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一个所述的保护壳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中空结构;所述的保护壳/中空结构具有数量为大于或等于一的层级;其中,所述的层级包括:纵向层级、横向层级、二维层级、三维层级中的一种;
所述的保护壳:具有中空结构且其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保护壳、具有开放式结构的保护壳、具有半封闭式结构的保护壳、具有封闭式结构的保护壳、局部具有镂空结构的保护壳、壳壁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中空结构的保护壳、具有变径的保护壳、具有变截面的保护壳、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保护壳、使用刚性材料制作的保护壳、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制作的保护壳、使用具有保健功能材料制作的保护壳、可发生形变的保护壳、设有标识的保护壳、具有装饰面/装饰层的保护壳、填充有装饰面物的保护壳、具有杀菌涂层的保护壳、具有抑菌功能/抗敏功能的保护壳、壳体外壁光滑的保护壳、壳壁具有波纹结构的保护壳、壳壁可伸缩变形的保护壳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所述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赵莉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