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封盒以及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86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封盒以及变压器,其中,灌封盒包括:管状内壁;管状外壁,套设于管状内壁之外;底板,连接管状内壁的底端与管状外壁的底端,管状内壁、管状外壁以及底板合围形成设置第一成型绕组和第二成型绕组的灌封空间;管状外壁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第一成型绕组的第一支撑部,管状内壁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第二成型绕组的第二支撑部,以及管状内壁的内侧供变压器的铁芯穿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增加高低压绕组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灌封后成型绕组的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封盒以及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灌封后成型绕组的绝缘性能的灌封盒以及变压器。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未来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实现变压、电气隔离、功率调节与控制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多种功能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相关的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就包括实现电气隔离和电压等级变换功能的核心元件高压高频变压器。传统的中高压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线包灌封成一个整体,低压绕组线包灌封成另一个整体,高压绕组线包和低压绕组线包之间是空气绝缘。由于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之间有空气,使得其绝缘距离要较大,才能满足绝缘要求,导致变压器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漏感参数比较大,难以满足对变压器漏感要求较苛刻的电路。对于中高压变压器,由于高低压绕组的隔离电压较高,高低压绕组的绝缘是一个现有的难题。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和灌封结构的设计,对于要求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中压大功率电源来说,是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封盒以及变压器,克服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有效增加高低压绕组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灌封后成型绕组的绝缘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灌封盒,应用于变压器,所述灌封盒体包括:管状内壁;管状外壁,套设于所述管状内壁之外;底板,连接所述管状内壁的底端与所述管状外壁的底端,所述管状内壁、所述管状外壁以及所述底板合围形成设置第一成型绕组和第二成型绕组的灌封空间;所述管状外壁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成型绕组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管状内壁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成型绕组的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管状内壁的内侧供所述变压器的铁芯穿过。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的底板的外延部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一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的底板的内延部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二肩台。优选地,所述第一肩台和第二肩台都是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多个支撑点。优选地,所述第一肩台的高度与第二肩台的高度相等。优选地,自所述第一肩台、第二肩台之间的底板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至少一墙体,所述墙体的延展方向与所述第一肩台、第二肩台的延展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墙体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肩台的高度或者第二肩台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肩台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支撑肩台的高度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的底板的内延部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二肩台。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的底板的外延部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一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优选地,所述管状内壁、管状外壁均为方管、圆柱管、或者跑道型管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至少一如上述的灌封盒、每一个所述灌封盒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成型绕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成型绕组,并且每一个所述灌封盒内填有第一灌封胶,用于将所述第一成型绕组和所述第二成型绕组灌封于所述变压器灌封盒内;所述变压器还包括所述铁芯,所述铁芯的一个磁柱从其中一个所述灌封盒的所述管状内壁的内侧穿过。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一成型绕组的外周与所述第一支撑肩台相粘合;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成型绕组的内周与所述第二支撑肩台相粘合;所述第一成型绕组、第二成型绕组与所述底板之间悬空形成绝缘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一成型绕组包括第一成型绕组本体以及环绕所述第一成型绕组本体外周的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压接所述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成型绕组包括第二成型绕组本体以及环绕所述第二成型绕组本体内周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压接所述第二支撑肩台;所述第一成型绕组、第二成型绕组与所述底板之间悬空形成绝缘间隙。优选地,所述绝缘间隙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成型绕组和所述第二成型绕组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的底板的外延部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一肩台,所述第一成型绕组的端部压接于所述第一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的底板的内延部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二肩台,所述第二成型绕组的端部压接于所述第二肩台。优选地,自所述第一肩台、所述第二肩台之间的底板向所述灌封盒的开口方向凸起至少一墙体,所述墙体的延展方向与所述第一肩台、所述第二肩台的延展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肩台的高度和所述第二肩台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成型绕组和所述第二成型绕组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成型绕组具有至少一引出线、所述第二成型绕组具有至少一引出线(32;每一所述引出线的外周包裹硅橡胶热缩套管,该些所述硅橡胶热缩套管的一部分被所述第一灌封胶灌封于所述变压器灌封盒中,该些所述硅橡胶热缩套管的另一部分被暴露于所述变压器灌封盒外。优选地,所述第一灌封胶与所述变压器灌封盒的开口的端面之间的空间内填有第二灌封胶。优选地,所述铁芯包括两个U型部分,所述变压器包括一个所述灌封盒,两个所述U型部分面对面设置形成跑道形,所述两个U型部分中的一个磁柱从所述灌封盒的所述管状内壁的内侧穿过。优选地,所述铁芯包括两个U型部分,所述变压器包括两个所述灌封盒,两个所述U型部分面对面设置形成跑道形,所述两个U型部分的两个磁柱分别从两个所述变压器灌封盒的所述管状内壁的内侧穿过。优选地,所述铁芯包括两个E型部分,所述变压器包括一个所述灌封盒,两个所述E型部分面对面设置,所述两个E型部分中一个磁柱从所述变压器灌封盒的所述管状内壁的内侧穿过。优选地,所述铁芯包括两个E型部分,所述变压器包括三个所述灌封盒,两个所述E型部分面对面设置,所述两个E型部分中每一个磁柱分别从三个所述变压器灌封盒各自的所述管状内壁的内侧穿过。优选地,两个所述灌封盒一体成型,或者三个所述灌封盒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灌封盒中低压成型绕组由几个位于内侧的肩台支撑,高压成型绕组由几个位于外侧的肩台支撑,在保证可靠支撑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高压成型绕组和低压成型绕组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灌封后高压成型绕组和低压成型绕组的绝缘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的第一种的引出线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封盒(20),应用于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盒(20)体包括:/n管状内壁(25);/n管状外壁(26),套设于所述管状内壁(25)之外;/n底板(27),连接所述管状内壁(25)的底端与所述管状外壁(26)的底端,所述管状内壁(25)、所述管状外壁(26)以及所述底板(27)合围形成设置第一成型绕组(40)和第二成型绕组(30)的灌封空间;/n所述管状外壁(26)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成型绕组(40)的第一支撑部;/n所述管状内壁(25)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成型绕组(30)的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管状内壁(25)的内侧(21)供所述变压器的铁芯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封盒(20),应用于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盒(20)体包括:
管状内壁(25);
管状外壁(26),套设于所述管状内壁(25)之外;
底板(27),连接所述管状内壁(25)的底端与所述管状外壁(26)的底端,所述管状内壁(25)、所述管状外壁(26)以及所述底板(27)合围形成设置第一成型绕组(40)和第二成型绕组(30)的灌封空间;
所述管状外壁(26)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成型绕组(40)的第一支撑部;
所述管状内壁(25)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成型绕组(30)的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管状内壁(25)的内侧(21)供所述变压器的铁芯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20)的底板(27)的外延部向所述灌封盒(20)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一肩台(22);
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20)的底板(27)的内延部向所述灌封盒(20)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二肩台(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台(22)和第二肩台(23)都是分布于所述底板(27)的多个支撑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台(22)的高度与第二肩台(23)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肩台(22)、第二肩台(23)之间的底板(27)向所述灌封盒(20)的开口方向凸起至少一墙体(24),所述墙体(24)的延展方向与所述第一肩台(22)、第二肩台(23)的延展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4)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肩台(22)的高度或者第二肩台(23)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26)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25)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肩台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支撑肩台的高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26)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20)的底板的内延部向所述灌封盒(20)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二肩台(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灌封盒(20)的底板的外延部向所述灌封盒(20)的开口方向凸起的第一肩台(22);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25)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内壁(25)、管状外壁(26)均为方管、圆柱管、或者跑道型管中的任意一种。


12.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灌封盒(20)、每一个所述灌封盒(20)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成型绕组(40),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成型绕组(30),并且每一个所述灌封盒(20)内填有第一灌封胶,用于将所述第一成型绕组(40)和所述第二成型绕组(30)灌封于所述变压器灌封盒(20)内;所述变压器还包括所述铁芯,所述铁芯的一个磁柱从其中一个所述灌封盒(20)的所述管状内壁(25)的内侧穿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外壁(26)的内周凸起的第一支撑肩台,所述第一成型绕组(40)的外周与所述第一支撑肩台相粘合;
所述第二支撑部是自所述管状内壁(25)的外周凸起的第二支撑肩台,所述第二成型绕组(30)的内周与所述第二支撑肩台相粘合;
所述第一成型绕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董建星汪强刘腾王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