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夏专利>正文

一种防漏电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0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电电抗器,包括上固定板和铁芯,所述上固定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前端面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左侧线圈,所述左侧线圈的内部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左侧线圈的正面设置有进线柱,所述进线柱的下方设置有出线柱,所述左侧线圈的右侧设置有中间线圈,通过在线圈内部铁芯的外表面设置橡胶层,利用橡胶层将线圈与铁芯隔开,一方面橡胶层可以起到绝缘作用,另一方面橡胶层可以起到减少线圈漆包线与铁芯之间摩擦的作用,在长时间的使用可以防止漆包线发生磨损漏电,即使线圈的漆包线发生了漏电,橡胶层也能够防止铁芯导电引起设备漏电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电电抗器
本技术属于电抗器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防漏电电抗器。
技术介绍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电抗器内部插入的铁芯在长期使用时,线圈的漆包线与铁芯接触处会发生磨损导致铁芯导电,而铁芯与底座接触会导致设备漏电,严重时会发生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电电抗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抗器漏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电电抗器,包括上固定板和铁芯,所述上固定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电电抗器,包括上固定板(1)和铁芯(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的前端面设置有夹紧板(3),所述夹紧板(3)的前端面设置有紧固螺栓(2),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面设置有左侧线圈(6),所述左侧线圈(6)的内部设置有铁芯(13),所述铁芯(1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2),所述左侧线圈(6)的正面设置有进线柱(4),所述进线柱(4)的下方设置有出线柱(5),所述左侧线圈(6)的右侧设置有中间线圈(9),所述中间线圈(9)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线圈(10),所述铁芯(13)的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座(14),所述下固定座(14)的前端面设置有前部固定板(7),所述下固定座(14)的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电电抗器,包括上固定板(1)和铁芯(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的前端面设置有夹紧板(3),所述夹紧板(3)的前端面设置有紧固螺栓(2),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面设置有左侧线圈(6),所述左侧线圈(6)的内部设置有铁芯(13),所述铁芯(1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2),所述左侧线圈(6)的正面设置有进线柱(4),所述进线柱(4)的下方设置有出线柱(5),所述左侧线圈(6)的右侧设置有中间线圈(9),所述中间线圈(9)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线圈(10),所述铁芯(13)的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座(14),所述下固定座(14)的前端面设置有前部固定板(7),所述下固定座(14)的后端面设置有后固定板(11),所述前部固定板(7)的前端面设置有下部螺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电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12)与铁芯(13)为套接连接,所述铁芯(13)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2)和夹紧板(3)与上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铁芯(13)的下端通过前部固定板(7)和下部螺栓(8)与下固定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夏
申请(专利权)人:何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