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79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不易直观对轴承密封圈的耐压能力进行检测的难题,公开了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左侧设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与安装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杆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下表面固接有手柄,所述安装杆右端安装有第一转轮,所述安装杆上表面焊接有机架,所述机架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中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套装有齿轮,所述安装杆表面右侧焊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机的驱动带动转轮转动,实现对轴承密封圈的拉伸和摩擦,进而直观观察轴承密封圈的变形或者磨损情况,实现对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密封圈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有些轴承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经常受风沙环境的影响,需要对轴承进行密封,一般都是使用轴承密封圈进行密封,但是在轴承运转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机械设备,对轴承密封圈的压力也会不同,轴承密封圈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才能进行密封,如果轴承密封圈出现变形,将会严重影响对轴承的密封效果,会使得风沙进入轴承内,影响轴承的使用,加重对轴承的磨损。申请号为201721817199.2的一种风电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测试工装,其中就是在装配完成的轴承上安装轴承密封圈,然后对轴承内进行注油,通过注油的方式来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和密封部位的变形情况。虽然可以对密封圈的耐压能力进行检测,但是需要在指定的压力下和一定的时间内,对多组压力表进行观察,操作要求比较严格,并且需要在轴承安装完轴承密封圈之后进行检测,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6)左侧设有拉力计(4),所述拉力计(4)与安装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安装杆(6)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所述连接架(1)下表面固接有手柄(2),所述安装杆(6)右端安装有第一转轮(15),所述安装杆(6)上表面焊接有机架(7),所述机架(7)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中部安装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表面套装有齿轮(9),所述安装杆(6)表面右侧焊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内部套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左端焊接有与拉力计(4)对应的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密封圈耐压能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6)左侧设有拉力计(4),所述拉力计(4)与安装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安装杆(6)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所述连接架(1)下表面固接有手柄(2),所述安装杆(6)右端安装有第一转轮(15),所述安装杆(6)上表面焊接有机架(7),所述机架(7)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中部安装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表面套装有齿轮(9),所述安装杆(6)表面右侧焊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内部套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左端焊接有与拉力计(4)对应的挂钩(5),所述滑杆(14)表面焊接有与滑块(13)滑动配合的导向架(12),所述滑杆(14)上表面焊接有齿条(11),所述滑杆(14)右端焊接有第二连接环(26),所述第二连接环(26)右侧面焊接有第一套管(19),所述第二连接环(26)内部套有第三转轴(27),所述第三转轴(27)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三转轴(27)表面套装有第二转轮(18),所述第一套管(19)右侧设有第二套管(22),所述第一套管(19)与第二套管(22)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20),所述螺旋弹簧(20)内部套有导杆(21),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丽花谷成黄丹李倩佟克伟张新韩雪祁玉红王成成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