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卧式间接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66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五层卧式间接炉,包括全自动燃烧机,燃气热风炉,鼓风机,所述全自动燃烧机设置在燃气热风炉的底端,所述鼓风机设置在燃气热风炉的顶端,所述燃气热风炉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层风通道,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层风通道,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与第二层风通道之间还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第三层风通道与烟气通道将第二层风通道夹在中间,所述第三层风通道内插设有翅片,所述翅片穿过第三风通道的外壁延伸至炉腔内;设置多层风通道使得炉腔内的热量被多次交换,并且,利用过滤层对燃烧后的气体做进一步的处理,使得未及时燃烧的气体在排出时不会影响环境,且利用翅片对炉腔内的热量进行保温,使得换热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层卧式间接炉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尤其涉及五层卧式间接炉。
技术介绍
喷雾干燥设备中常用到间接加热炉加热气体。与直接加热炉相比,间接加热炉是经过热传递使待加热部分温度升高的加热方式,间接加热的特点是加热均匀,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和炉内气氛容易控制;然而现有的间接炉存在以下问题:1.间接加热炉一般只有一层换热风道,换热效率较低;2.传统热风炉多采用煤、柴等可燃物提供热量,在烟气排放时,由于热风炉烟气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污染环境,且主要能源也越来越受环保部门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五层卧式间接炉,设置多层风通道使得炉腔内的热量被多次交换,提高间接炉内的换热效率,并且,利用燃气等清洁能源作为加热原料,满足了环保部门的要求,并且利用过滤层对燃烧后的气体做进一步的处理,使得未及时燃烧的气体在排出时不会影响环境,且利用翅片对炉腔内的热量进行保温,使得换热效率更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五层卧式间接炉,包括全自动燃烧机,燃气热风炉,鼓风机,所述全自动燃烧机安装在燃气热风炉的底端,所述全自动燃烧机的喷焰口与燃气热风炉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安装在燃气热风炉的顶端,所述燃气热风炉的顶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鼓风机的排风口连通,所述燃气热风炉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层风通道,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层风通道,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与第二层风通道之间还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第二层风通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三层风通道,所述第三层风通道与烟气通道将第二层风通道夹在中间;所述第一层风通道连通开设在燃气热风炉上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层风通道的末端与第二层风通道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层风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三层风通道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燃气热风炉上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内插设有翅片,所述翅片穿过第三风通道的外壁延伸至炉腔内,所述第三风通道插设翅片的接口处被密封,所述烟气通道的末端与燃气热风炉上的出烟口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翅片的材质为陶瓷或者导热好的金属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烟气通道内还填充有滤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滤层为活性炭颗粒和氧化铜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活性炭颗粒与氧化铜颗粒的配比为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炉腔依次被第三层风通道、第二层风通道、烟气通道、第一层风通道、燃气热风炉侧壁包裹,即所述第三层风通道被第二层风通道包裹,所述第二层风通道被烟气通道包裹,所述烟气通道被第一层风通道包裹,所述第一层风通道被燃气热风炉侧壁包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烟口与出风口对称设置在燃气热风炉的侧壁上,且所述烟气通道仅有一端与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仅有一端与出风口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全自动燃烧机的燃料为清洁能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翅片插入第三层风通道的一端与第三层风通道的侧壁留用间隙。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包裹在炉腔外围的多层风通道,将炉腔内的热量多次与风通道之中的风进行换热,提高间接炉内的换热效率;2、利用清洁能源为原料,降低了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且设置在烟气通道内的滤层将炉腔内未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等有机气体进行吸收或氧化处理,使得排出的烟气更洁净,不会污染环境;3、利用翅片对炉腔内的热量进行传递,将炉腔内的热量更直接的与第三风通道中的风进行换热,且由于翅片由导热性好的金属或者陶瓷制成,从而使得炉腔内的一部分热量被保存在风通道或者翅片内,使得本装置的换热效率更高且具有更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五层卧式间接炉整体示意图;图2为正视图;图3为本装置内气体流经示意图。图中标记:1-全自动燃烧机,2-燃气热风炉,3-鼓风机,201-第一层风通道,202-第二层风通道,203-第三层风通道,204-烟气通道,205-炉腔,231-出风口,241-出烟口,211-进风口,242-进烟口,243-滤层,4-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五层卧式间接炉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全自动燃烧机1,燃气热风炉2,鼓风机3,所述全自动燃烧机1安装在燃气热风炉2的底端,所述全自动燃烧机1的喷焰口与燃气热风炉2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3安装在燃气热风炉2的顶端,所述燃气热风炉2的顶端开设有进风口211,所述进风口211与鼓风机3的排风口连通,所述燃气热风炉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层风通道201,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层风通道202,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与第二层风通道202之间还设置有烟气通道204,所述第二层风通道202的外围设置有第三层风通道203,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与烟气通道204将第二层风通道202夹在中间,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连通开设在燃气热风炉2上的进风口211,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的末端与第二层风通道202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层风通道202的另一端与第三层风通道203的末端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五层卧式间接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全自动燃烧机(1),燃气热风炉(2),鼓风机(3),所述全自动燃烧机(1)安装在燃气热风炉(2)的底端,所述全自动燃烧机(1)的喷焰口与燃气热风炉(2)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3)安装在燃气热风炉(2)的顶端,所述燃气热风炉(2)的顶端开设有进风口(211),所述进风口(211)与鼓风机(3)的排风口连通,所述燃气热风炉(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层风通道(201),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层风通道(202),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与第二层风通道(202)之间还设置有烟气通道(204),所述第二层风通道(202)的外围设置有第三层风通道(203),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与烟气通道(204)将第二层风通道(202)夹在中间;/n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连通开设在燃气热风炉(2)上的进风口(211),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的末端与第二层风通道(202)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层风通道(202)的另一端与第三层风通道(203)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燃气热风炉(2)上的出风口(231)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内插设有翅片(4),所述翅片(4)穿过第三风通道的外壁延伸至炉腔(205)内,所述第三风通道插设翅片(4)的接口处被密封,所述烟气通道(204)的末端与燃气热风炉(2)上的出烟口(24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五层卧式间接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全自动燃烧机(1),燃气热风炉(2),鼓风机(3),所述全自动燃烧机(1)安装在燃气热风炉(2)的底端,所述全自动燃烧机(1)的喷焰口与燃气热风炉(2)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3)安装在燃气热风炉(2)的顶端,所述燃气热风炉(2)的顶端开设有进风口(211),所述进风口(211)与鼓风机(3)的排风口连通,所述燃气热风炉(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层风通道(201),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层风通道(202),在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与第二层风通道(202)之间还设置有烟气通道(204),所述第二层风通道(202)的外围设置有第三层风通道(203),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与烟气通道(204)将第二层风通道(202)夹在中间;
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连通开设在燃气热风炉(2)上的进风口(211),所述第一层风通道(201)的末端与第二层风通道(202)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层风通道(202)的另一端与第三层风通道(203)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燃气热风炉(2)上的出风口(231)连通,所述第三层风通道(203)内插设有翅片(4),所述翅片(4)穿过第三风通道的外壁延伸至炉腔(205)内,所述第三风通道插设翅片(4)的接口处被密封,所述烟气通道(204)的末端与燃气热风炉(2)上的出烟口(24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层卧式间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双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智旗云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