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颖惠专利>正文

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52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包括螺套、入水管、出水管和止回阀组件,螺套内部套接入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内部套接止回阀组件,止回阀组件包括止回阀上环、止回阀下盖、销钉和扭簧,止回阀下盖上方安装止回阀上环,止回阀上环与止回阀下盖一侧通过销钉固连,销钉外围设置扭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是解决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止回阀是一体式结构设计,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拆卸、更换步骤较为繁琐,而且一旦密封垫或扭簧老化就只能更换新的止回阀,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的问题,所以需要的一种止回流效果好、拆装简便、零件可更换以及结构简单的止回阀,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市场上的止回阀,多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拆卸、更换步骤较为繁琐,而且一旦密封垫或扭簧老化就只能更换新的止回阀,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所以需要一种止回流效果好、拆装简便、零件可更换以及结构简单的止回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以实现一种止回流效果好、拆装简便、零件可更换以及结构简单的止回阀,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阀门产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包括螺套、入水管、出水管和止回阀组件,螺套内部两端分别套接入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内部套接止回阀组件,止回阀组件包括止回阀下盖、销钉和扭簧,止回阀下盖上方安装止回阀上环,止回阀上环与止回阀下盖一侧通过销钉固连,销钉外围设置扭簧,止回阀上环和止回阀下盖通过扭簧的弹性实现开关。进一步的,所述螺套包括螺套凸台和螺套螺纹,螺套一侧内壁设置有螺套螺纹,螺套螺纹右侧的螺套内壁凸起形成螺套凸台;所述入水管外围一侧设置有一体的环形凸台入水管凸台,入水管通过入水管凸台与螺套凸台套接在螺套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管螺纹、出水管凸台和出水管橡胶圈,出水管一侧外壁设置有出水管螺纹,与出水管螺纹外壁对应的出水管内壁设置有一体环形结构的出水管凸台,出水管凸台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橡胶圈,出水管通过出水管螺纹与螺套螺纹套接。当出水管与螺套套接时,同时也压紧了入水管,出水管橡胶圈与入水管凸台一侧接触并压实进行密封,防止出水管与入水管衔接处漏水。进一步的,所述止回阀上环包括上环凸台、上环橡胶圈、上环支架和密封台,止回阀一端设置密封台,止回阀外壁一侧设置上环凸台,上环凸台的一侧安装上环橡胶圈,止回阀外壁另一侧设置两个上环支架,上环支架上设置支架通孔,支架通孔直径是1mm,销钉套接在支架通孔内围实现销钉与止回阀上环的固连,上环凸台安装上环橡胶圈的一侧与出水管凸台安装出水管橡胶圈的一侧套接。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台和上环凸台间的角度是A,0°≤A<90°。进一步的,所述止回阀下盖包括止回阀下盖壳和止回阀下盖垫,止回阀下盖垫套嵌在止回阀下盖壳一侧;止回阀下盖壳包括下盖壳本体、下盖凸台、下盖通孔和下盖支架,下盖支架位于止回阀下盖壳一侧,下盖支架上设置定位孔,定位孔直径是1mm,销钉套接在定位孔内围实现销钉与止回阀下盖固连,下盖壳本体凹槽结构,下盖壳本体内有均成十字排列的下盖通孔和下盖凸台;止回阀下盖垫设置有橡胶垫凸台和橡胶垫通孔,止回阀下盖垫一侧的凸台形成橡胶垫凸台,止回阀下盖垫一侧的通孔形成橡胶垫通孔,橡胶垫凸台和橡胶垫通孔位于止回阀下盖垫同一侧且成十字排列,止回阀下盖垫通过橡胶垫凸台于下盖通孔套接和橡胶垫通孔与下盖凸台套接固连在下盖壳本体内,止回阀下盖壳和止回阀下盖垫可以通过注塑实现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后期安装实现一体结构,止回阀下盖垫与密封台构成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销钉外壁一侧设置有螺纹凸台,螺纹凸台的直径是1.1mm,销钉的外壁直径1mm,这样在止回阀上环和止回阀下盖通过销钉固连时可以快速实现销钉位置的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止回流效果好、拆装简便、以及结构简单密封性好。(2)本技术所述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零件均是单体设计,损坏后可更换,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回阀组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出水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回阀上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回阀上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回阀上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回阀下盖壳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回阀下盖垫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销钉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螺套;11-螺套凸台;12-螺套螺纹;2-入水管;21-入水管凸台;3-出水管;31-出水管螺纹;32-出水管凸台;33-出水管橡胶圈;4-止回阀组件;41-止回阀上环;411-上环凸台;412-上环橡胶圈;413-上环支架;414-支架通孔;415-密封台;42-止回阀下盖;421-止回阀下盖壳;4211-下盖壳本体;4212-下盖凸台;4213-下盖通孔;4214-下盖支架;4215-定位孔;422-止回阀下盖垫;4221-橡胶垫凸台;4222-橡胶垫通孔;43-销钉;431-螺纹凸台;44-扭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包括螺套1、入水管2、出水管3和止回阀组件4,螺套1内部两端分别套接入水管2和出水管3,出水管3内部套接止回阀组件4,止回阀组件4包括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1)、入水管(2)、出水管(3)和止回阀组件(4),螺套(1)内部的两端分别套接入水管(2)和出水管(3),出水管(3)内部套接止回阀组件(4),止回阀组件(4)包括止回阀下盖(42)、销钉(43)和扭簧(44),止回阀下盖(42)上方安装止回阀上环(41),止回阀上环(41)与止回阀下盖(42)一侧通过销钉(43)固连,销钉(43)外围设置扭簧(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1)、入水管(2)、出水管(3)和止回阀组件(4),螺套(1)内部的两端分别套接入水管(2)和出水管(3),出水管(3)内部套接止回阀组件(4),止回阀组件(4)包括止回阀下盖(42)、销钉(43)和扭簧(44),止回阀下盖(42)上方安装止回阀上环(41),止回阀上环(41)与止回阀下盖(42)一侧通过销钉(43)固连,销钉(43)外围设置扭簧(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螺套(1)包括螺套凸台(11)和螺套螺纹(12),螺套(1)一侧内壁设置有螺套螺纹(12),螺套螺纹(12)右侧的内壁凸起形成螺套凸台(11);入水管(2)一侧设置有入水管凸台(21),水管凸台(21)与螺套凸台(11)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出水管(3)包括出水管螺纹(31)、出水管凸台(32)和出水管橡胶圈(33),出水管(3)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出水管凸台(32),出水管凸台(32)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橡胶圈(33),出水管(3)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管螺纹(31),出水管螺纹(31)与螺套螺纹(12)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接立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止回阀上环(41)包括上环凸台(411)、上环橡胶圈(412)、上环支架(413)和密封台(415),止回阀上环(41)一端设置密封台(415),止回阀上环(41)外壁一侧设置上环凸台(411),上环凸台(411)一侧安装上环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颖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