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44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包括侧护板、千斤顶、上支杆、下支杆、复合铰接轮、锁紧装置和端头支架主顶梁侧面的侧延伸板;所述侧延伸板上设置有上耳座、中耳座和下耳座;所述上耳座和所述侧护板的内端相铰接,所述侧护板的外端和所述上支杆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中耳座和所述千斤顶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下耳座和所述下支杆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杆的下端、所述下支杆的上端以及所述千斤顶的下端均与所述复合铰接轮相铰接;所述上支杆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锁紧装置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代替回柱放顶作业,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矿下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工作端面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作业中,根据质量标准化要求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大于0.5m,一般当端头支架距保护煤柱煤墙间距≥0.5m时,应增补π型梁支护。π型梁必须成对布置,π型梁与液压单体支柱呈一梁四柱配合支护,两根梁间距(棚梁内宽距离)不大于300mm(±50mm),前后错距0.6m,工作面放顶线位置(滞后支架放顶线不超过0.6m)加打带帽切顶柱,单体柱间距净宽200-400mm,正常情况下打设两排,单体柱呈交错布置。根据以上支护形式,当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大于0.5m,需使用2梁8柱支护,双排切顶柱所使用单体液压支柱8根,在正常生产期间要求回柱放顶作业不少于3人,两端头合计6人,根据每班推进步距为8刀,每天需进行8次进行回柱窜梁支护工作,工作劳动强度大、回柱安全系数低,在回柱放顶时人员配合不当就容易造成事故发生。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可以代替回柱放顶作业,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矿下作业的安全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包括侧护板、千斤顶、上支杆、下支杆、复合铰接轮、锁紧装置和端头支架主顶梁侧面的侧延伸板;所述侧延伸板上设置有上耳座、中耳座和下耳座;所述上耳座和所述侧护板的内端相铰接,所述侧护板的外端和所述上支杆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中耳座和所述千斤顶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下耳座和所述下支杆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杆的下端、所述下支杆的上端以及所述千斤顶的下端均与所述复合铰接轮相铰接;所述上支杆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锁紧装置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杆的下端向下延伸有第一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板状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下支杆的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二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板状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侧护板的上轮廓面和所述主顶梁的上轮廓面齐平时,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重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螺母配合,固定锁合所述上支杆和所述下支杆。进一步地,所述侧护板的上轮廓面和所述主顶梁的上轮廓面齐平时,所述上支杆和所述下支杆形成的外侧夹角小于180度,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在所述复合铰接轮处呈内凹状。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通过供液管路和液压控制阀相连。进一步地,单个所述侧护板上对应设置有四组所述千斤顶。进一步地,所述侧护板的下轮廓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通过使用侧护板,减少作业人员,且使用侧护板后工人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工作,只需要操纵液压千斤顶即可完成端头支护工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侧护板同时采用千斤顶以及上支杆和下支杆锁紧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即使在意外情况下千斤顶无法工作,侧护板在上支杆和下支杆的支撑作用下仍具有良好的支护能力,较之传统的支护方式安全性能大大提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附图4为本技术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4所述的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包括侧护板1、千斤顶2、上支杆3、下支杆4、复合铰接轮5、锁紧装置6和端头支架主顶梁7侧面的侧延伸板8,所述侧延伸板8为竖向设置;所述侧延伸板8的外侧轮廓面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耳座81、中耳座82和下耳座83;所述上耳座81和所述侧护板1的内端相铰接,所述侧护板1的外端和所述上支杆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中耳座82和所述千斤顶2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下耳座83和所述下支杆4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以及所述千斤顶2的下端均与所述复合铰接轮5相铰接,所述千斤顶2、上支杆3和下支杆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该平面与所述侧护板1相垂直。千斤顶2作为第一支撑结构控制侧护板的升降。当侧护板1转动至上轮廓面和所述主顶梁7齐平时,再将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锁紧装置6锁紧固定,并以此作为第二支撑结构,当千斤顶2在意外状况下无法工作时,第二支撑结构的存在仍可以实现支护作用,大大提高了端头支护的安全性。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向下延伸有第一板状结构31,所述第一板状结构3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32;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二板状结构41,所述第二板状结构4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42;所述侧护板1的上轮廓面和所述主顶梁7的上轮廓面齐平时,所述第一固定孔32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2对应重合;所述锁紧装置6包括螺栓61和螺母62,所述螺栓61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32和第二固定孔42并与所述螺母62配合,固定锁合所述上支杆3和所述下支杆4。所述侧护板1的上轮廓面和所述主顶梁7的上轮廓面齐平时,所述上支杆3和所述下支杆4形成的外侧夹角小于180度,所述上支杆3和下支杆4在所述复合铰接轮5处呈内凹状。所述千斤顶2伸长顶压所述复合铰接轮5并使侧护板1向上转动的过程中,仅当所述上支杆3和下支杆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侧护板1的高度最高。若所述上支杆3和所述下支杆4形成的外侧夹角小于180度,则当第一支撑结构失效,第二支撑结构的强度也不够,从而造成侧护板1向下转动时,必然是压迫千斤顶2收缩而非向外拉扯千斤顶2,拉扯千斤顶2可能会造成千斤顶2内部结构松散脱落,进而使支撑结构整体垮塌,而千斤顶2被压迫收缩则不会造成支撑结构的垮塌,而是有一个最小收缩程度,因而仍旧能够保留一部分的支护作用,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所述千斤顶2为液压千斤顶,所述千斤顶2通过供液管路和液压控制阀相连,液压千斤顶强度高,易于操控。单个所述侧护板1上对应设置有四组所述千斤顶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所确定。同时考虑到支架距离保护煤柱的距离进行设计加工,侧护板1的长度应为1.5m,侧护板1采用厚度30mm铁板加工而成,当端头支架距保护煤柱煤墙间距>0.5m时,使用宽度0.6米的侧护板1进行支护,当端头支架距保护煤柱煤墙间距>1m时,使用宽度1米的侧护板1进行支护。前期在机修厂进行焊接在地面进行对比试验,当侧护板1加工好后运输到井下进行安装,将侧护板1、千斤顶2、上支杆3、下支杆4以及侧延伸板8各自铰接好,并为千斤顶2连接供液管路。所述侧护板1的下轮廓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9,提高侧护板1的强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护板(1)、千斤顶(2)、上支杆(3)、下支杆(4)、复合铰接轮(5)、锁紧装置(6)和端头支架主顶梁(7)侧面的侧延伸板(8);所述侧延伸板(8)上设置有上耳座(81)、中耳座(82)和下耳座(83);所述上耳座(81)和所述侧护板(1)的内端相铰接,所述侧护板(1)的外端和所述上支杆(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中耳座(82)和所述千斤顶(2)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下耳座(83)和所述下支杆(4)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以及所述千斤顶(2)的下端均与所述复合铰接轮(5)相铰接;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锁紧装置(6)锁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护板(1)、千斤顶(2)、上支杆(3)、下支杆(4)、复合铰接轮(5)、锁紧装置(6)和端头支架主顶梁(7)侧面的侧延伸板(8);所述侧延伸板(8)上设置有上耳座(81)、中耳座(82)和下耳座(83);所述上耳座(81)和所述侧护板(1)的内端相铰接,所述侧护板(1)的外端和所述上支杆(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中耳座(82)和所述千斤顶(2)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下耳座(83)和所述下支杆(4)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以及所述千斤顶(2)的下端均与所述复合铰接轮(5)相铰接;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锁紧装置(6)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端头支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3)的下端向下延伸有第一板状结构(31),所述第一板状结构(3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32);所述下支杆(4)的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二板状结构(41),所述第二板状结构(4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42);所述侧护板(1)的上轮廓面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范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