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73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涉及液压支架技术领域,该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液压支架两支柱外缸筒之前的基础护网;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护网插入到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且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升降滑移,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柱的上部活动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飞溅的矸石以及煤块等不能进入到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内,使基础护网和移动护网组件的伸缩式滑移能够保证顺畅,避免现有技术中飞溅的矸石以及煤块等卡入到槽钢而影响护网正常的升降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过程稳定,不需要额外维护,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压支架
,具体是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支架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三大装备之一。近年来,各地矿区进行现代化矿井建设,采用大采高液压支架等国际一流装备,不断刷新工作面高产高效纪录。但是,由于工作面采高大,煤壁片帮、冒顶、矸石飞溅等现象时有发生,飞溅的矸石、煤块等极易击伤操作人员和损坏综采设备,造成极其严重的人身、设备安全事故。为解决此类问题,目前在液压支架上增加了挡矸护网装置,而挡矸护网装置常规设计均采用单级护网,也就是只能实现立柱外缸筒高度范围内的保护,而在液压支架正常工作状态下,支架高度远高于单级护网高度,单级护网远远不能满足对井下人员及设备的保护要求,起不到有效的挡矸防护作用。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83584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液压支架两立柱外缸筒之间的基础护网,基础护网与液压支架两立柱外缸筒固定的两边框上分别固定有沿边框设置、且处于基础护网同一面上的槽钢,且两槽钢的槽口正对,两槽钢之间设有两边框分别嵌置于对应槽钢内、并能沿槽钢伸缩移动的延展护网,延展护网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液压支架顶梁勾挂固定的固定件。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实际使用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飞溅的矸石、煤块等容易进入到槽钢内,从而影响了护网之间的相对滑移,使护网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飞溅的矸石、煤块等容易进入到槽钢内,从而影响了护网之间的相对滑移,使护网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液压支架两支柱外缸筒之前的基础护网;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护网插入到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且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升降滑移,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柱的上部活动端连接。所述移动护网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支柱的上部活动端连接的顶部移动护网以及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所述顶部移动护网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均设有空心腔室,且顶部移动护网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相互可伸缩式的套接。所述基础护网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顶部移动护网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的开口端具有朝向内侧的限位翻边,限位块沿着顶部移动护网或中间移动护网的内壁滑移时,滑移至限位翻边处后被限位翻边阻碍滑移。所述基础护网、中间移动护网和顶部移动护网的宽度依次增大。所述基础护网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柱的外缸筒上。所述基础护网上设置有与基础护网垂直设置的第一安装翼板、设置在支柱外缸筒上的第二安装翼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安装翼板和第二安装翼板的螺栓组件。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部与所述支柱的上部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部连接有绳体,绳体的端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支柱的上部活动端设置有挂环,所述挂钩可挂接在挂环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槽钢当做护网的滑移轨道的设计,本技术在使用时,飞溅的矸石以及煤块等不能进入到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内,使基础护网和移动护网组件的伸缩式滑移能够保证顺畅,避免现有技术中飞溅的矸石以及煤块等卡入到槽钢而影响护网正常的升降移动,因此本技术使用过程稳定,不需要额外维护,节省成本;2、由于两支柱之间的间隙也是从下至上依次增大,从而使宽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的基础护网、中间移动护网和顶部移动护网能够更好匹配缝隙的宽度,节省原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护网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Ⅰ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液压支架两支柱1外缸筒之前的基础护网2;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护网2插入到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且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2升降滑移,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连接。由于基础护网2插入到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且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2升降滑移,因此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收缩至1外缸筒内时,则移动护网组件跟随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下移,此时基础护网2位于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当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上移后,则移动护网组件跟随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上移,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2升降滑移,如图1所示,此时使基础护网2能够对两支柱1外缸筒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而移动护网组件能够对支柱1上部活动端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使两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无论处于何种高度位置,基础护网2和移动护网组件的配合能够保证两支柱1之间的缝隙遮挡效果,避免飞溅的矸石、煤块等穿过两支柱1之间的缝隙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在本技术中尤为重要的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槽钢当做护网的滑移轨道的设计,本技术在使用时,飞溅的矸石以及煤块等不能进入到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内,使基础护网2和移动护网组件的伸缩式滑移能够保证顺畅,避免现有技术中飞溅的矸石以及煤块等卡入到槽钢而影响护网正常的升降移动,因此本技术使用过程稳定,不需要额外维护,节省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护网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连接的顶部移动护网4以及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所述顶部移动护网4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均设有空心腔室,且顶部移动护网4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相互可伸缩式的套接;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基础护网2设置的高度与支柱1的顶端平齐,中间移动护网3的数量与支柱1的伸缩筒的节数与高度对应,使顶部移动护网4与最上部的支柱1的伸缩筒高度对应,从而使中间移动护网3与顶部移动护网4进行滑移时与支柱1的不同节的伸缩筒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护网2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0,所述顶部移动护网4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的开口端具有朝向内侧的限位翻边11,限位块10沿着顶部移动护网4或中间移动护网3的内壁滑移时,滑移至限位翻边11处后被限位翻边11阻碍滑移,避免中间移动护网3和顶部移动护网4相对滑移时脱离出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护网2、中间移动护网3和顶部移动护网4的宽度依次增大,如图1所示,由于两支柱1之间的间隙也是从下至上依次增大,从而使宽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的基础护网2、中间移动护网3和顶部移动护网4能够更好匹配缝隙的宽度,节省原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护网2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柱1的外缸筒上,具体的,所述基础护网2上设置有与基础护网2垂直设置的第一安装翼板12、设置在支柱1外缸筒上的第二安装翼板8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安装翼板12和第二安装翼板8的螺栓组件9;通过安装和拆卸螺栓组件9,即可方便的实现对基础护网2的安装和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用于安装在液压支架两支柱(1)外缸筒之前的基础护网(2);/n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n其中,所述基础护网(2)插入到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且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2)升降滑移,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用于安装在液压支架两支柱(1)外缸筒之前的基础护网(2);
具有空心腔室的移动护网组件;
其中,所述基础护网(2)插入到移动护网组件的空心腔室内,且移动护网组件可沿着所述基础护网(2)升降滑移,所述移动护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护网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支柱(1)的上部活动端连接的顶部移动护网(4)以及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所述顶部移动护网(4)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均设有空心腔室,且顶部移动护网(4)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相互可伸缩式的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支架用挡矸护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础护网(2)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0),所述顶部移动护网(4)和至少一节中间移动护网(3)的开口端具有朝向内侧的限位翻边(11),限位块(10)沿着顶部移动护网(4)或中间移动护网(3)的内壁滑移时,滑移至限位翻边(11)处后被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刘露王银峰马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豫全敬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