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置用检测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39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具有容器本体、盖构件、及密闭保持部;该容器本体具有开口部,同时,在内部收容试样;该盖构件连接于容器本体,具有密闭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密封部;该密闭保持部保持由密闭部密闭开口部的状态。这样,可获得能够防止试样和试剂受到污染的分析装置用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装置用容器、检测容器、反应容器、及用于收容检测容器的包装容器,特别是涉及包含在内部收容试样的容器本体的分析装置用容器、检测容器、反应容器、及用于收容检测容器的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过去,已知在内部收容核酸等的试样的反应容器。它们例如公开于WP95/11083号公报和美国专利第5846489号公报。在上述WO95/11083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将开口部形成为密闭状态的密封构件(盖)的用于放大核酸的反应管。在该WO95/11083号公报中,从反应管的内部吸引放大后的试样的一部分,用上部开口的没有盖的槽(ウエル)进行培养,将该试样分注到上部开口的没有盖的检测池进行核酸的检测。另外,在上述美国专利第5846489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另行设置的盖的反应容器。在该美国专利第5846489号公报中,由取盖装置相对反应容器对与反应容器分开设置的盖进行开闭,同时进行核酸的放大和检测。然而,在上述WO95/11083号公报公开的反应管中,当在放大核酸后从分析装置除去反应管时等,如施加外力,则存在密封构件打开的可能性。在该场合,存在放大后的试样从反应管的内部飞溅到外部、其它试样和试剂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另外,在公开于WO95/11083号公报的技术中,为了检测核酸,需要从反应管的内部吸引放大后的试样,移动到槽,然后将试样从槽转移到检测池,所以,这样也存在其它试样和试剂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另外,在公开于上述美国专利第5846489号公报的装置中,由于反应容器与盖各成一体,所以,当由取盖装置拆下反应容器的盖将其提起时,存在盖落下到其它容器的可能性。在该场合,存在由污染了的盖污染其它容器内的试样和试剂的问题。另外,即使盖不落下,附着于由取盖装置提起的盖的液滴也可能落下其它容器内,使其它容器内的试样和试剂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试样和试剂受到污染的分析装置用容器、检测容器、反应容器、及用于收容检测容器的包装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具有容器本体、盖构件、及密闭保持部;该容器本体具有开口部,同时,在内部收容试样;该盖构件连接于容器本体,具有密闭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密封部;该密闭保持部保持由密闭部密闭开口部的状态。在该第1方面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中,如上述那样,通过将盖构件连接于容器本体,从而不会使盖构件落下到其它分析装置用容器,所以,也不产生盖构件落下导致其它分析装置用容器内的试样受到污染的问题。另外,通过设置保持由密闭部密闭开口部的状态的密闭保持部,从而可保持关闭分析装置用容器的盖构件的状态,所以,可防止盖构件由外力打开。这样,可防止盖构件打开引起的容器本体内的试样导致的其它试样和试剂的污染。在上述第1方面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中,最好密闭保持部包含设于上述容器本体的第1接合部和设于上述盖构件、可与上述第1接合部接合的第2接合部。如这样构成,则通过接合第1接合部与第2接合部,从而可容易地保持关闭检测容器的盖构件的状态。在包含上述第1接合部和第2接合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中,最好第1接合部为钩接合部,第2接合部为可接合于钩接合部的钩。如这样构成,通过使钩接合部与钩部接合,从而可容易地保持关闭检测容器的盖构件的状态。在包含上述第1接合部和第2接合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中,最好第1接合部和第2接合部为在密闭部密闭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状态下接合地构成。如这样构成,则可确实地保持由密闭部密闭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状态。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中,最好开口部包含圆形的开口部。如这样构成,则与开口部形成为矩形等形状的场合相比,可更容易地由密闭部进行密闭。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中,最好容器本体包含具有第1开口部并在内部收容试样的第1容器本体部和具有第2开口部并在内部收容试样的第2容器本体部;盖构件包含密闭第1容器本体部的第1开口部的第1密闭部和密闭第2容器本体部的第2开口部的第2密闭部。如这样构成,则可使用2个第1容器本体部和第2容器本体部、同时进行2个试样的检测,所以,可实现检测的迅速化。在该场合,盖构件包含形成于第1密闭部与第2密闭部之间、可伸缩的位置修正部。如这样构成,则即使在第1密闭部和第2密闭部的位置相对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偏移(错位)的场合,可由位置修正部容易地将第1密闭部和第2密闭部的位置修正适当的位置,所以,可确实地相对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由第1密闭部和第2密闭部进行确实的密闭。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检测容器中,最好盖构件包含捏手部。如这样构成,则使用者可在检测结束后容易地把持捏手部废弃检测容器。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检测容器中,容器本体也可收容被怀疑包含目标核酸的试样。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检测容器中,最好盖构件包含用于安装容器本体的容器本体安装部、具有密闭部的盖部、及连接盖部与容器本体安装部的连接部。如这样构成,则通过在盖构件的容器本体安装部安装容器本体,从而可容易地连接盖构件与容器本体。在该场合,最好容器本体包含盖构件接合部,盖构件的容器本体安装部还包含当安装容器本体时与容器本体的盖构件接合部接合的容器本体接合片。如这样构成,通过容器本体的盖构件接合部与盖构件的容器本体安装部的容器本体接合片的接合,可保持将容器本体安装于盖构件的状态,所以,可防止容器本体从盖构件脱开。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检测容器中,容器本体也可包含照射光的光照射部,分析装置用容器为检测容器。如这样构成,则通过在容器本体设置照射光的光照射部,从而从外部将光照射到容器本体的光照射部内的试样,从而可检测核酸等试样。在上述分析装置用容器为检测容器的构成中,最好检测容器的光照射部形成于容器本体的下部,并具有透明的光入射壁和与光入射壁隔开预定间隔地对置的透明的光出射壁。如这样构成,则从外部透过容器本体的光入射壁和光出射壁地照射光,从而可容易地进行核酸等的试样的检测。在该场合,检测容器的开口部形成于容器本体的上部,具有比光照射部的横断面积大的横断面积。如这样构成,则由具有比光照射部的横断面积大的横断面积的开口部比横断面积小的开口部容易注入试样。另外,通过使用横断面积小的光照射部,使得在微量试样的场合也可获得试样的测定所需要的液面高度。这样,即使在微量的试样的场合,也可由光的照射进行试样的测定。在上述分析装置用容器为检测容器的构成中,检测容器的光照射部也可作为用于使收容于内部的试样的核酸放大的试样收容部起作用。在按照上述第1方面的检测容器中,分析装置用容器也可为反应容器。在上述分析装置用容器为检测容器的构成中,反应容器的容器本体也可包含用于使收容于内部的试样的核酸放大(增幅)的试样收容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包装容器为用于收容具有照射光的光照射部的检测容器的包装容器,具有包含用于收容检测容器的凹部的包装容器本体、和,形成于凹部的内部、光照射部不接触凹部的内面地支承检测容器的支承部。在按照该第2方面的包装容器中,如上述那样,通过设置不使检测容器的光照射部接触于用于收容检测容器的凹部的内面地支承检测容器的支承部,从而可防止检测容器的容器本体的光照射部接触到包装容器的内面而产生伤痕。在上述按照第2方面的包装容器中,检测容器也可包含具有光照射部的多个检测容器本体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析装置用容器,具有容器本体、盖构件、及密闭保持部;该容器本体具有开口部,同时,在内部收容试样;该盖构件连接于上述容器本体,具有密闭上述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的密闭部;该密闭保持部保持由上述密闭部密闭开口部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诚飞松弘晃樱井和幸
申请(专利权)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