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产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397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一电压调节器,根据参考电压对输出端子供给输出电压;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致能信号决定操作在致能模式或禁能模式,当第二电压调节器操作在致能模式时根据参考电压对输出端子供给输出电压;以及初始电压产生器,在所述致能信号将第二电压调节器由禁能模式切换至致能模式时,初始电压产生器使第二电压调节器的反馈电压位于接近参考电压的初始电压值,以使第二电压调节器的反馈电压能快速锁定至参考电压,并缩小输出电压的安定时间与过冲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产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压产生器。
技术介绍
图5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压产生器500c的电路示意图。当第二电压调节器505c通过致能信号ven从禁能模式切换至致能模式后,第二电压调节器505c的反馈电压vfb须重新锁定至参考电压vref,反馈电压vfb锁定至参考电压vref的过程需花费的一定长度的时间tc(称做安定时间(settlingtime)),如图6所示。这段安定时间会造成负载506一定时间长度的工作不稳定,而影响到工作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压产生器,其可以缩小输出电压的安定时间与过冲电压(正过冲或负过冲)的幅度。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一电压调节器,根据参考电压对输出端子供给输出电压;第二电压调节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致能信号决定操作在致能模式或禁能模式,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操作在所述致能模式时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对所述输出端子供给所述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包括: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操作在所述致能模式时将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之差放大并输出至所述输出电压;分压电路,分压所述输出电压以产生所述反馈电压;以及初始电压产生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所述致能信号由所述禁能模式切换至所述致能模式后的一初始时间区间,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使所述反馈电压的电压值位于初始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相互串接于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以及接地端子间,且所述初始电压值反比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电压产生器,其中,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相互串接于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以及接地端子间,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受控于所述致能信号并使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端耦接于所述接地端子或所述分压电路,且所述初始电压值反比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基于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压产生器,反馈电压在禁能模式切换至致能模式后的初始电压值可与参考电压接近,使得反馈电压在锁定至参考电压的过程有较短的安定时间与较小的过冲电压,因此能够使电压产生器在低耗能模式切换至较高耗能模式时,输出电压有较短的安定时间与较小的过冲电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压产生器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压产生器的各电压信号的时序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压产生器的电路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电压产生器的各电压信号的时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电压产生器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5的电压产生器的各电压信号的时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a、100b、500c:电压产生器100:接地端子101:电源端子102、502:输出端子103、503:第一电压调节器104、504:参考电压源105a、105b、505c:第二电压调节器106、506:负载107a、107b:初始电压产生器108:误差放大器109:反相器110:致能信号输入端子P1、P2、P3、P4:晶体管N1、N2:晶体管R1:第一电阻器R2:第二电阻器R3:第三电阻器C1:第一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C3:第三电容器ven:致能信号vfb:反馈电压vout:输出电压vref:参考电压vinia、vinib:初始电压值vdd:电源电压ta、tb、tc:安定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压产生器100a的电路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压产生器100a包括接地端子100、电源端子101、输出端子102、第一电压调节器103、参考电压源104、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其中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包括初始电压产生器107a、误差放大器108、反相器109、致能信号输入端子110、晶体管P1、P2与P3、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与第三电阻器R3以及第一电容器C1与第二电容器C2。上述元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参考电压源104的一端与误差放大器108的反转输入端子及第一电压调节器103的输入端子连接,参考电压源104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100连接;误差放大器108的致能端子、晶体管P3的控制端以及反相器109的输入端子与致能信号输入端子110连接;晶体管P3的一端、晶体管P2的控制端与误差放大器108的输出端子连接;晶体管P3、P2的另一端与电源端子101连接;晶体管P2的一端、晶体管P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压调节器103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子102连接;晶体管P1的控制端与反相器109的输出端子连接;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误差放大器108的非反转输入端子连接;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100连接;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晶体管P1的一端与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100连接;负载106的一端与输出端子102连接;负载106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100连接,电源端子101与电源电压vdd连接,接地端子100与接地电压连接。以下,对如上文所述般构成的电压产生器100a的动作进行说明。参照图1与图2,在致能信号ven为一第二逻辑电平,即致能模式时,电压产生器100a的第一电压调节器103与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根据参考电压源104产生的参考电压vref,对连接于输出端子102的负载106提供输出电压vout。为了节省电源,当负载106操作在低耗电模式时,电压产生器100a可通过致能信号ven设定为第一逻辑电平,而将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设定成禁能模式,并只以第一电压调节器103对负载106提供输出电压vout,如此可以节省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的待机电流,以达到省电的效果。当负载106操作在较高耗电模式时,电压产生器100a再通过致能信号ven设定为第二逻辑电平将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由禁能模式切换至致能模式,使第一电压调节器103与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同时对负载106提供输出电压vout。上述的第一逻辑电平可以为逻辑高电平或也可以为逻辑低电平,没有特别的限定。并且,第二逻辑电平为与第一逻辑为准互补的逻辑电平。电压产生器100a通过下述方式将第二电压调节器105a设定成禁能模式。首先,根据为一第一逻辑电平的致能信号ven,将误差放大器108设定成禁能模式,并将晶体管P3接通、晶体管P1关断,使得晶体管P2因控制端电压提高而关断,第二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产生器,包括:/n第一电压调节器,根据参考电压对输出端子供给输出电压;/n第二电压调节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致能信号决定操作在致能模式或禁能模式,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操作在所述致能模式时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对所述输出端子供给所述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包括:/n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操作在所述致能模式时将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之差放大并输出至所述输出电压;/n分压电路,分压所述输出电压以产生所述反馈电压;以及/n初始电压产生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所述致能信号由所述禁能模式切换至所述致能模式后的一初始时间区间,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使所述反馈电压的电压值位于初始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相互串接于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以及接地端子间,且所述初始电压值反比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产生器,包括:
第一电压调节器,根据参考电压对输出端子供给输出电压;
第二电压调节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致能信号决定操作在致能模式或禁能模式,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操作在所述致能模式时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对所述输出端子供给所述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包括:
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操作在所述致能模式时将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之差放大并输出至所述输出电压;
分压电路,分压所述输出电压以产生所述反馈电压;以及
初始电压产生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所述致能信号由所述禁能模式切换至所述致能模式后的一初始时间区间,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使所述反馈电压的电压值位于初始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相互串接于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以及接地端子间,且所述初始电压值反比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产生器,其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器以及第三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以及所述第三电阻器相互串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以及所述接地端子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产生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产生器,其中所述初始电压值更正比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产生器,其中所述初始电压值实质上等于其中vout为所述输出电压,C1为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C2为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


6.一种电压产生器,包括:
第一电压调节器,根据参考电压对输出端子供给输出电压;
第二电压调节器,所述第二电压调节器根据致能信号决定操作在致能模式或禁能模式,所述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贵彦
申请(专利权)人: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