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25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其包括设于土体上的若干排水沟、以及铺设于土体上的若干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分别连接有多根锚杆,所述锚杆包括中空设置的杆体,所述杆体上端开口设置,且外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插接有限位板,所述杆体内还竖直插接有驱使限位板朝外位移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证防护网与土体稳定连接,同时扩大植被的种植面积,并且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清洁小流域是通过引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从而改善生态的工程。边坡长时间与河水或雨水接触,导致其容易造成土体崩塌或泥石流,因此对边坡进行人工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8737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边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土体,土体上设置有若干排水沟,排水沟连通有若干竖管,竖管下端与连接管连通,使其雨水沿排水沟、竖管,再经连接管排出;其中,土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若干网垫,网垫均匀的分布在若干排水沟之间,且相邻之间的网垫设置有水泥板,利用水泥板的重力压在网垫上实现对网垫的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网垫纯依靠水泥板的重力进行压合,若需对网垫进行稳定压合,使其能够保证网垫在恶劣天气下(比如暴雨),依旧保持对土体的稳定防护工作,则势必其水泥板的体积会较大,导致其水泥板占地面积较大,会缩小后续植被的种植面积,同时水泥板体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搬运,导致工作人员的集中劳动强度较高,致使工作人员容易疲惫或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具有保证防护网与土体稳定连接,同时扩大植被的种植面积,并且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包括设于土体上的若干排水沟、以及铺设于土体上的若干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分别连接有多根锚杆,所述锚杆包括中空设置的杆体,所述杆体上端开口设置,且外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插接有限位板,所述杆体内还竖直插接有驱使限位板朝外位移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限位板藏于杆体内部,再将杆体插接于土壤内后,经驱动件将限位板朝杆体外侧位移,使其限位板部分插接于土体中,部分处于杆体内,使其将杆体稳定的限位于土地中,从而由于防护网有杆体连接,使其可将防护网稳定的与土地连接,同时可减少安装结构对土体的占用面积,使其可扩大后续的植被种植面积,同时可降低工作人员短时间内的劳动强度,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杆体上端外壁开设有一段外螺纹,且配合有螺母,所述防护网上开设有供杆体穿过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杆体插接于土壤内后,利用防护网上开设有的插槽对应套接于杆体上,再将螺母拧紧于杆体的螺纹杆,使其螺母对防护网进行抵紧,实现防护网与土体的稳定连接,同时方面对防护网的拆装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呈圆锥体设置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的尖角朝下且最大外径小于杆体的内径,所述插接头上端竖直连接有驱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插接头为尖角朝下的圆锥体设置,使其工作人员可手握驱动杆驱使插接头从上至下的插接于杆体内,再朝下位移的过程中,与限位板内侧斜面传动,实现驱使限位板朝外位移的驱动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杆设置为螺纹杆,所述杆体外壁处于螺纹段的下方固定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沿杆体轴线对应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插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端固定有抵接于杆体上端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中间开设有贯穿上下的且与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定位柱插接于定位槽内,实现安装盘相对杆体的周向转动,再利用安装盘上螺纹孔与螺纹杆的螺纹配合作用,使其工作人员仅需驱使螺纹杆转动,即可实现插接头在杆体内的竖直位移工作,方便实现驱使限位板朝外的位移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套接有垂直于限位柱设置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把手与限位柱的插接配合工作,形成力臂,便于工作人员驱使螺纹杆的周向转动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槽、限位板沿杆体轴线对称设置有两排,且限位板内侧呈凹面朝向另一限位板的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板设置有两排,增强杆体与土体之间稳定连接性的同时,不影响杆体本身的强度,同时利用限位板内侧呈弧形设置,使其限位板处于杆体内时,两限位板之间形成供插接头插接的间隙,便于后续插接头对限位板的驱动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网相邻设置,且相邻端处于排水沟上方,并套接有卡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箍便于工作人员将相邻的防护网限位于一体,进一步增强防护网与土体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将防护网相邻端处于排水沟上方,便于工作人员将卡箍套接于两防护网的侧杆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杆体上插接的限位板,将杆体插接于土体内后,可驱使限位板朝杆体外位移,使其限位板部分处于土体内,部分处于杆体内,将杆体稳定的限位于土体内,再将防护网经螺母抵紧限位于杆体上,实现防护网稳定的固定于土体上,使其降低安装结构对土体占用面积,扩大后续植被种植面积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短时间内的劳动强度,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利用定位柱插接于定位槽内,限位安装盘的周向转动,进而在螺纹杆与安装盘的螺纹配合作用下,使其仅需驱使螺纹杆转动即可插接头在杆体内的竖直位移,将限位板朝外顶推插接于土体内,达到省力,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土体;2、排水沟;3、防护网;4、锚杆;41、杆体;42、限位槽;43、限位板;5、驱动件;51、插接头;52、螺纹杆;6、定位盘;7、定位槽;8、定位柱;9、安装盘;10、限位柱;1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包括开设于土体1上的若干排水沟2、以及铺设于土体1外的若干防护网3,若干防护网3相互抵接的铺设于土体1上,且每组防护网3通过两组锚杆4固定于土体1上。参照图2和3,上述锚杆4包括中空设置的杆体41,杆体41上端为开口设置,下端为尖头朝下的圆台设置。杆体41外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42,且限位槽42沿杆体41轴线对称设置有两排,每组限位槽42内插接有限位板43,同一水平面的两限位板43的相邻段抵接时,限位板43的外侧与杆体41的外侧齐平设置,同时两限位板43相邻端为凹面朝另一限位板43的弧形设置。杆体41内还设置有驱使限位板43朝外位移的驱动件5。其中,为增强杆体41的稳定性,可在限位板43部分插接于土体1(参照图1)内后,朝杆体41内浇筑砂浆。上述驱动件5包括呈圆锥体设置的插接头51,插接头51的尖头朝下设置,且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包括设于土体(1)上的若干排水沟(2)、以及铺设于土体(1)上的若干防护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分别连接有多根锚杆(4),所述锚杆(4)包括中空设置的杆体(41),所述杆体(41)上端开口设置,且外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42),所述限位槽(42)内插接有限位板(43),所述杆体(41)内还竖直插接有驱使限位板(43)朝外位移的驱动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包括设于土体(1)上的若干排水沟(2)、以及铺设于土体(1)上的若干防护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分别连接有多根锚杆(4),所述锚杆(4)包括中空设置的杆体(41),所述杆体(41)上端开口设置,且外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42),所述限位槽(42)内插接有限位板(43),所述杆体(41)内还竖直插接有驱使限位板(43)朝外位移的驱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41)上端外壁开设有一段外螺纹,且配合有螺母,所述防护网(3)上开设有供杆体(41)穿过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包括呈圆锥体设置的插接头(51),所述插接头(51)的尖角朝下且最大外径小于杆体(41)的内径,所述插接头(51)上端竖直连接有驱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流域的水利工程防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弢吴奇伟刘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水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