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1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运输电子雷管引火元件的同时进行检测UTD码及写入UID码操作,在电子雷管紧口保压的同时对电子雷管成品的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性能自动检测与不合格品自动剔除,实现了电子雷管成品性能的自动检测,还提高了电子雷管的生产效率与本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工品
,尤其是一种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雷管的生产中,需要通过电子雷管的线夹对电子雷管中的信息进行检测,现在的做法是人工将成品电子雷管的基础雷管与快速线夹放入三码绑定检测机,等待检测完成之后再取出流入下一道工序。这种操作方式需要人与雷管频繁接触,不仅加大了安全隐患更是效率低下。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子雷管自动检测装置,在电子雷管成品检测过程将人与雷管隔离有助于提高电子雷管生产的本质安全性与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它能实现在电子雷管紧口保压的同时对电子雷管成品的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性能自动检测与不合格品自动剔除。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采用机器人从产品夹具上夹取产品,在夹取产品的同时,使机器人接触线夹接口,并在移动至下一工序的过程中,检测主板对电子雷管的模块进行检测UTD码及写入UID码操作;在进行紧口保压工序过程中,检测主板对雷管模块依次进行扫描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的检测流程,若以上检测的其中一个步骤出现异常错误,则此产品为不良品,且不再进行下一个检测步骤,直接退出。双头手臂夹具,包括机架组件,机架组件由机架及机器臂组成,在机架的正面设有两组线夹手指气缸及两组雷管模块手指气缸,两组线夹手指气缸与两组雷管模块手指气缸交错设置,在线夹手指气缸的工作端设有线夹手指,在雷管模块手指气缸的工作端设有雷管手指;在机架的背面设有两组脚线手指气缸,在脚线手指气缸的工作端连接有脚线手指;机器臂处于线夹手指气缸与脚线手指气缸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运输电子雷管引火元件的同时进行检测UTD码及写入UID码操作,在电子雷管紧口保压的同时对电子雷管成品的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性能自动检测与不合格品自动剔除。这样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电子雷管性能的自动检测,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本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采用机器人从产品夹具上夹取产品,在夹取产品的同时,使机器人接触线夹接口,并在移动至下一工序的过程中,检测主板对电子雷管的模块进行检测UTD码及写入UID码操作;在进行紧口保压工序过程中,检测主板对雷管模块依次进行扫描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的检测流程,若以上检测的其中一个步骤出现异常错误,则此产品为不良品,且不再进行下一个检测步骤,直接退出。双头手臂夹具,包括机架组件,机架组件由机架8及机器臂9组成,在机架8的正面设有两组线夹手指气缸1及两组雷管模块手指气缸2,两组线夹手指气缸1与两组雷管模块手指气缸2交错设置,在线夹手指气缸1的工作端设有线夹手指5,在雷管模块手指气缸2的工作端设有雷管手指4;在机架8的背面设有两组脚线手指气缸3,在脚线手指气缸3的工作端连接有脚线手指7;机器臂9处于线夹手指气缸1与脚线手指气缸3之间。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机器人从产品夹具上夹取产品,在夹取产品的同时,使机器人接触线夹接口,并在移动至紧口保压工序的过程中,检测主板对电子雷管的模块进行检测UTD码及写入UID码操作;在进行紧口保压工序过程中,检测主板对雷管模块依次进行扫描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的检测流程,若以上检测的其中一个步骤出现异常错误,则此产品为不良品,且不再进行下一个检测步骤,直接退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雷管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机器人从产品夹具上夹取产品,在夹取产品的同时,使机器人接触线夹接口,并在移动至紧口保压工序的过程中,检测主板对电子雷管的模块进行检测UTD码及写入UID码操作;在进行紧口保压工序过程中,检测主板对雷管模块依次进行扫描UID码、充电、对码、校时、低电压起爆和模拟延时的检测流程,若以上检测的其中一个步骤出现异常错误,则此产品为不良品,且不再进行下一个检测步骤,直接退出。


2.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引火元件抓取装置,包括机架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雄聂祥进刘利黔徐曼杜伟兰柯郭勇黄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九八四四生产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