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1119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室、炉膛、气体腔、控制器、火焰感应器、油泵、喷油器、点火电极和点火线圈;燃烧室的前端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炉膛;炉膛的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气体腔;燃烧室的后端外侧壁上连通燃烧室进气风机;燃烧室内腔的后端设置有所述喷油器和点火电极;燃烧室内腔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火焰感应器;燃烧室后端的外部设置有点火线圈;控制器分别有火焰感应器、点火线圈和油泵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火焰起燃迅速,燃烧完全,加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热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
技术介绍
气体加热锅炉是将空气与燃料按适当比例混合进行燃烧,通过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气体的一种设备。气体加热锅炉型式很多,但现有锅炉产品的燃烧方式均是将燃料直接浸润在细密金属网格上,初始点火通过高热电阻丝引燃其表面燃油,局部燃烧后,火焰随进入的新鲜空气遍布周圈金属网,形成炉膛火焰。这种燃烧方式起燃缓慢,且混合不均匀,燃烧初期形成大量黑烟,燃料经济性较差。另外,其燃烧室与气体腔布置结构简单,造成换热效率低,气体升温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燃料空气比例控制精确,火焰起燃迅速,燃烧完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室、炉膛、气体腔、控制器、火焰感应器、油泵、喷油器、点火电极和点火线圈;所述燃烧室的前端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气体腔;所述气体腔上开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与空气风机连接;所述气体出口与外部循环吸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与所述炉膛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后端外侧壁上连通燃烧室进气风机;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后端设置有所述喷油器和所述点火电极;所述燃烧室内腔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焰感应器;所述燃烧室后端的外部设置有所述点火线圈;所述点火线圈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点火电极连接;所述点火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火焰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线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喷油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通;所述油泵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外部;所述油泵具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外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优选地,所述炉膛内腔与所述燃烧室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燃烧室翅片;所述燃烧室翅片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在所述燃烧室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气体腔的内侧壁上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有气体腔翅片。优选地,所述气体腔的内侧壁上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有气体腔翅片。优选地,所述气体腔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焊接有管束前挡板和管束后挡板;所述气体腔内周向设置有管束;所述管束依次穿过所述管束前挡板和所述管束后挡板;所述管束为空心管;所述管束焊接在所述管束前挡板和所述管束后挡板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的点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控制器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电压,使得点火电极击穿空气产生连续火弧;步骤二、启动油泵自进油管吸入燃油并产生高压,通过喷油器前端细孔喷出油雾,同时燃烧室进气风机启动向燃烧室中送入空气,与油雾形成混合气,在火弧的点燃下,形成初始火焰;步骤三、火焰感应器探测燃烧室中是否有火焰存在;若火焰感应器探测到燃烧室内存在火焰,则点火结束;若火焰感应器探测到燃烧室内不存在火焰,则通过重新调整油泵的压力来调整油雾量,通过调整燃烧室进气风机的转速来调整空气量,直至再次形成火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采用火花点燃高压喷射燃油通入空气进行助燃的方式,火焰起燃迅速,且燃烧完全。具有翅片的炉膛向具有翅片或管束的气体腔传热快,且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的点火方法,锅炉启动时,控制器首先控制点火电极在点火线圈高电压作用下,电离空气持续产生火弧,然后进气风机向燃烧室提供空气,同时油泵向喷油器提供高压燃油,形成喷射油雾,与空气形成油气混合气,在电弧的点燃下形成初始火焰,火焰随空气扩散进入炉膛,经过炉膛内散热翅片加热气体腔内的气体,废气由炉膛排气出口排出。气体腔被加热的气体在空气风机作用下形成循环。该点火方法具有火焰起燃迅速,且燃烧完全。本专利技术在气体腔内焊接空心管束,炉膛内的火焰和烟气可以通过空心管束对气体腔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加快了气体的升温速度,缩短了升温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束加热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锅炉与新型燃烧器着火时间对比图;图4传统锅炉与新型锅炉温升曲线对比图;图中,1.空气风机,2.进油管,3.油泵,4.线束,5.控制器,6.电源线,7.气体出口,8.炉膛,9.燃烧室翅片,10.气体腔,11.气体腔翅片,12.排气出口,13.燃烧室,14.点火电极,15.喷油器,16.燃烧室进气风机,17.火焰感应器,18.点火线圈,19.导线;图2中,1.空气风机,7.气体出口,8.炉膛,10.气体腔,12.排气出口,20.管束前挡板,21.管束,22.管束后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室13、炉膛8、气体腔10、控制器5、火焰感应器17、油泵3、喷油器15、点火电极14和点火线圈18;所述燃烧室13的前端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炉膛8;所述炉膛8的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气体腔10;所述气体腔10上开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7;所述气体入口与空气风机1连接;所述气体出口7与外部循环吸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燃烧室13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出口12;所述排气出口12与所述炉膛8相连通;所述燃烧室13的后端外侧壁上连通燃烧室进气风机16;所述燃烧室13内腔的后端设置有所述喷油器15和所述点火电极14;所述燃烧室13内腔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焰感应器17;所述燃烧室13后端的外部设置有所述点火线圈18;所述点火线圈18的一端通过导线19与所述点火电极14连接;所述点火线圈1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19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控制器5通过电源线6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火焰感应器17通过导线19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油泵3通过线束4与所述控制器5相连接;所述喷油器15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3相连通;所述油泵3位于所述燃烧室13的外部;所述油泵3具有进油管2;所述进油管2与外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炉膛8内腔与所述燃烧室13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燃烧室翅片9;所述燃烧室翅片9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在所述燃烧室13外侧壁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气体腔10的内侧壁上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有气体腔翅片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腔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焊接有管束前挡板20和管束后挡板22;所述气体腔10内周向设置有管束21;所述管束21依次穿过所述管束前挡板20和所述管束后挡板22;所述管束21为空心管;所述管束21焊接在所述管束前挡板20和所述管束后挡板22上。所述焊接方式为钎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的工作原理为:气体加热锅炉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室、炉膛、气体腔、控制器、火焰感应器、油泵、喷油器、点火电极和点火线圈;所述燃烧室的前端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气体腔;所述气体腔上开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与空气风机连接;所述气体出口与外部循环吸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与所述炉膛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后端外侧壁上连通燃烧室进气风机;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后端设置有所述喷油器和所述点火电极;所述燃烧室内腔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焰感应器;所述燃烧室后端的外部设置有所述点火线圈;所述点火线圈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点火电极连接;所述点火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火焰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线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喷油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通;所述油泵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外部;所述油泵具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外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室、炉膛、气体腔、控制器、火焰感应器、油泵、喷油器、点火电极和点火线圈;所述燃烧室的前端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外侧壁上周向螺栓连接或焊接有气体腔;所述气体腔上开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与空气风机连接;所述气体出口与外部循环吸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与所述炉膛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后端外侧壁上连通燃烧室进气风机;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后端设置有所述喷油器和所述点火电极;所述燃烧室内腔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焰感应器;所述燃烧室后端的外部设置有所述点火线圈;所述点火线圈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点火电极连接;所述点火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火焰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线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喷油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通;所述油泵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外部;所述油泵具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外部油箱通过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体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腔与所述燃烧室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燃烧室翅片;所述燃烧室翅片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在所述燃烧室外侧壁上。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了高品佳高志男刘涌庞华廷武振海严伟刘立东刘剑峰李志勇杨少东郑丽红常丽魏伟刘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