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94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包括有后托架,后托架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前托架,前托架上水平固定有指向边沟侧面的可移动钻机,后托架上固定有水箱和电力装置,水箱和电力装置分别经管道和导线与可移动钻机连接,后托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台车结构具有钻孔操作方便、钻孔效率高、钻孔精度高的优点,而且可减少人工投入及消除安全隐患,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能够按照4%的设计横坡控制管道钻孔及精准定位高程,确保排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属于道路施工钻孔设备

技术介绍
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道路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路面下渗雨水侵湿路面基层和土基而造成路面基层和土基强度的降低,在基层顶面铺设热沥青时同步碎石封层,在路面边部设置碎石盲沟,渗入路面结构层的水因路拱坡度汇入边部碎石盲沟,碎石盲沟每隔20m设置Ф4cm横向硬塑排水管,面层下渗水由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因路面边部碎石盲沟施工难度大,挖方段与填方段设计尺寸不一致,土建单位实施边沟时均未预留Ф4cm横向硬塑排水管孔道,且因边沟标高控制原因,土建单位也不便于预留孔道。现在一般采用在边沟上打膨胀螺栓固定钻孔器的方式施工Ф4cm排水管孔道,该工艺施工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打膨胀螺栓较费工,且打孔完毕后膨胀螺栓不便于拆除,基层施工时对压路机的碾压有影响,不便于边部压实,而且有可能损伤压路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该台车较以往未打孔及使用膨胀螺栓在边沟沟身上钻孔,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人工投入及消除安全隐患。并且能够按照4%的设计横坡控制管道钻孔及精准定位高程,确保排水顺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包括有后托架,后托架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前托架,前托架上水平固定有指向边沟侧面的可移动钻机,后托架上固定有水箱和电力装置,水箱和电力装置分别经管道和导线与可移动钻机连接,后托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后托架和前托架均由纵、横向以及竖直设置的角钢相互固定连接构成,其中前托架的背部立架紧挨后托架的前端立架设置,背部立架左、右两侧各设有多道竖直滑槽,锁紧螺栓穿过滑槽后伸入至前端立架上的螺纹孔中,锁紧螺栓上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母。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背部立架左、右两侧中部外侧壁上各设置有1块翼板,翼板上亦设置有竖直滑槽,该竖直滑槽上穿入有螺纹杆,螺纹杆位于翼板后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螺纹杆位于翼板前方的杆件上亦螺纹套入有锁紧螺母。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前托架的前端侧壁左、右两侧各设有1个螺纹筒体,螺纹筒体中螺纹拧入有螺纹固定杆,螺纹固定杆底部头端为锥形结构。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可移动钻机包括有齿条滑轨,齿条滑轨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托架的前、后两端,齿条滑轨上套接有1个手动齿轮移动块,手动齿轮移动块侧面固定连接有钻机。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电力装置为发电机。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锁紧螺栓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螺纹固定杆顶端设置有转动手柄。前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中,所述齿条滑轨与前托架前端连接的底部下方支垫有垫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将可移动钻机固定在前托架上,可移动钻机的钻头方向即为钻孔方向,钻机沿着齿条滑轨直线移动,即可对边沟进行钻孔;2、钻孔前期由于道路表面高低不平,路槽的高程是变化不定的,当台车固定在路面上钻孔时候,不同位置的孔,需要不断地调整钻机的高度,费时费力,而且不精准。因此设置了前托架和后托架,前托架用于承载可移动钻机,其底面距离道路表面一定高度,而后托架则支撑在边沟顶面上,因边沟较之路面要提前施工,故其高程基本保持不变,只需要调整一次前、后托架的固定位置,即可保证后期钻的每一个孔距离边沟顶面高度一致;3、后托架上放置有水箱和电力装置,用于平衡可移动钻机的重力,同时为可移动钻机提供钻孔所需的冷却水和电力;4、通过拧紧锁紧螺栓上的锁紧螺母,即可将前托架与后托架进行固定,通过在前托架的背部立架上设置有竖直滑槽,可以调整前托架与后托架的固定位置,从而调整钻孔高度;5、通过设置有L形固定块,钻孔前将L形固定块卡入边沟顶面砌块之间的缝隙中,锁紧螺纹杆上的锁紧螺母,即可将整个台车与边沟固定在一起,避免钻孔过程中的振动导致台车晃动,最终影响钻孔质量;6、在前托架前端面设置有螺纹固定杆,钻孔过程中将螺纹固定杆的底部钉入地面中,提高台车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钻孔质量;7、通过在齿条滑轨的前端下方支垫有垫片,通过垫片的设置可以使得齿条滑轨为倾斜设置,这样即可使得钻机钻孔过程中能够按照4%的设计横坡控制管道钻孔,确保排水顺畅。综合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台车结构具有钻孔操作方便、钻孔效率高、钻孔精度高的优点,而且可减少人工投入,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能够按照4%的设计横坡控制管道钻孔及精准定位高程,确保排水顺畅。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后托架,2-前托架,3-边沟,4-可移动钻机,5-水箱,6-电力装置,7-管道,8-行走轮,9-背部立架,10-前端立架,11-竖直滑槽,12-锁紧螺栓,13-锁紧螺母,14-翼板,15-螺纹杆,16-L形固定块,17-螺纹筒体,18-螺纹固定杆,19-齿条滑轨,20-手动齿轮移动块,21-钻机,22-转动手柄,23-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如附图1-3所示,包括有后托架1,后托架1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前托架2,前托架2上水平固定有指向边沟3侧面的可移动钻机4,后托架1上固定有水箱5和电力装置6,水箱5和电力装置6分别经管道7和导线与可移动钻机4连接,后托架1底部设置有行走轮8。使用过程中,将后托架1放置在边沟3的顶面上,道路施工过程中,边沟3较之路面要先施工,故边沟3的表面比较平整。边沟3钻孔过程中,每一个孔距边沟3顶面的距离都是相同的。由于边沟3的表面比较平整,当后托架1与前托架2固定在一起时,后托架1上固定的可移动钻机4的高度就可以保持不变。钻孔前,先调整好后托架1与前托架2的固定连接位置,位置固定后可移动钻机4距离边沟3顶面的距离就可以保持固定不变,从而保证每一个孔的高度相同。可移动钻机4的钻头方向指向边沟3的侧面即钻孔方向,通过行走轮8带动台车移动至需要打孔的位置后,启动可移动钻机4即可对边沟3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通过管道7为可移动钻机4提供所需的冷却水,管道7伸入至水箱5的端部连接有水泵,通过水泵将水箱5中的水抽出供给可移动钻机4,通过电机装置6为可移动钻机4以及水泵提供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力。所述后托架1和前托架2均由纵、横向以及竖直设置的角钢相互固定连接构成,其中前托架2的背部立架9紧挨后托架1的前端立架10设置,背部立架9左、右两侧各设有2道竖直滑槽11,锁紧螺栓12穿过滑槽11后伸入至前端立架10上的螺纹孔中,背部立架9前方的锁紧螺栓12上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母13。该设置主要是方便调节后托架1与前托架2的连接固定位置,后托架1的位置固定后,可移动钻机4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后托架(1),后托架(1)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前托架(2),前托架(2)上水平固定有指向边沟(3)侧面的可移动钻机(4),后托架(1)上固定有水箱(5)和电力装置(6),水箱(5)和电力装置(6)分别经管道(7)和导线与可移动钻机(4)连接,后托架(1)底部设置有行走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钻孔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后托架(1),后托架(1)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前托架(2),前托架(2)上水平固定有指向边沟(3)侧面的可移动钻机(4),后托架(1)上固定有水箱(5)和电力装置(6),水箱(5)和电力装置(6)分别经管道(7)和导线与可移动钻机(4)连接,后托架(1)底部设置有行走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架(1)和前托架(2)均由纵、横向以及竖直设置的角钢相互固定连接构成,其中前托架(2)的背部立架(9)紧挨后托架(1)的前端立架(10)设置,背部立架(9)左、右两侧各设有多道竖直滑槽(11),锁紧螺栓(12)穿过滑槽(11)后伸入至前端立架(10)上的螺纹孔中,锁紧螺栓(12)上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母(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钻孔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立架(9)左、右两侧中部外侧壁上各设置有1块翼板(14),翼板(14)上亦设置有竖直滑槽(11),该竖直滑槽(11)上穿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位于翼板(14)后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16),螺纹杆(15)位于翼板(14)前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易小波韩福建蔡明伟卢泽学黄杰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