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91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采用竖直方向多个平层、水平方向多条过道的空气隔离结构,所述建筑物包括若干所述平层,所述平层包括相连通的功能空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功能空间区域内设有若干功能空间单元组,若干条所述过道将若干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之间通过空气隔开,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包括至少一功能空间单元;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在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外侧,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所述观景平台为透明空间,所述观景平台与过道连通。在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的各个平层边缘区域,设置观景平台,满足了平层住户走出蜗居、贴近自然、与环境交互的体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设计规范下,建筑物结构设计要满足自然通风采光指标的刚性约束。要使建筑物满足自然采光通风的约束性要求,设计师们必然要采用多栋分立、单栋建筑物厚度减薄、设置采光通风结构凹进等技术措施,实现建筑物南北通透,实现厨房卫生间窗户对外,保证充足的自然采光通风。而采用建筑物多栋分立、单栋建筑物厚度减薄、设置专用采光通风结构凹进等技术措施,必然导致各栋建筑物外立面面积大、有效建筑面积小,最终反映在比表面积这个指标上就是建筑物的比表面积大。建筑物群容积率,是该建筑物群地上建筑总面积与总占地面积的比值,反映空间利用系数和拥挤程度;建筑物的比表面积,是该建筑物总外表面积与总建筑面积的比值,是反映建筑物能量特性、结构特性的核心指标;建筑物的比表面积大,是建筑物外表面积大、单位建筑面积(1m2)均摊外表面积大、建筑能耗高、外墙材料消耗多、施工工艺复杂、建筑群总体容积率低、房价高企的根本原因之一。房价高企与建筑能耗高企,是房地产行业备受诟病的两大问题。房价高企的推手固然是地价,但是容积率又是房价的对冲因素,容积率低则进一步抬高房价,容积率高则降低房价。建筑能耗之所以居高不下,固然与墙体保温材料性能和空调等建筑物能量设备性能有关,但是容积率和建筑物比表面积也是对冲因素,容积率高、建筑物比表面积小,则建筑物单位建筑面积均摊外墙表面积小、与环境能量交换弱、建筑能耗低;反之,容积率低、建筑物比表面积大,则单位建筑面积均摊外墙表面积大、与环境能量交换强、建筑能耗高。现在,建筑群容积率指标、建筑物比表面积指标,被现有规划规范和建筑设计规范所约束,制约了建筑物特别是大体量超大体量建筑物的创新发展。推动建筑设计技术和配套技术大跨度创新,突破现有规划规范和建筑设计规范的约束,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群容积率和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比表面积,同时关注并且满足建筑物内人员的走出户外、走近自然、亲近自然的合理诉求,是解决房地产行业备受诟病的高房价与高能耗两大问题的不二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在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的各个平层边缘区域,设置观景平台,满足了平层住户走出蜗居、贴近自然、与环境交互的体验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采用竖直方向多个平层、水平方向多条过道的空气隔离结构,所述建筑物包括若干所述平层,所述平层包括相连通的功能空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功能空间区域内设有若干功能空间单元组,若干条所述过道将若干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之间通过空气隔开,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包括至少一功能空间单元;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在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外侧,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所述观景平台为透明空间,所述观景平台与过道连通。较佳地,所述观景平台包括若干独立小空间。较佳地,若干独立小空间相连通。较佳地,所述观景平台为封闭空间,所述观景平台上设置若干玻璃窗。较佳地,所述边缘区域360°绕设在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外侧,所述观景平台的形状为环形带状。较佳地,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边缘区域,所述观景平台的形状为条式带状。较佳地,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边缘区域。较佳地,所述观景平台还可作为跑道或提供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较佳地,若干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联排设置。较佳地,所述建筑物采用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将外界新风送入各平层的各所述功能空间单元内,并将各所述功能空间单元和观景平台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至建筑物外。较佳地,所述建筑物为大体量或超大体量建筑物;建筑物的比表面积为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的比值,较佳地,所述建筑物的比表面积优选为10-1m2/m2数量级或10-1m2/m2以下数量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1、满足住户与环境交互的体验本专利技术在极低比表面积极低能耗超高容积率超大体量建筑物各个平层边缘地带,设置观景平台,满足了平层住户走出蜗居、贴近自然、与环境交互的体验需求,还为平层住户提供了一条景观健身跑道;本专利技术各个平层边缘地带设置的观景平台,作为整个平层全部住户的共享空间,还打破了传统住宅楼里各个住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利于增强住户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建设和睦邻里关系。2、大幅度节地节材节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建筑物整体立方体结构,在立方体整体结构内设置多个超大平层,在各个超大平层上设置联排住宅或者其他功能单元空间,能够将建筑容积率从传统住宅小区的5.0左右大幅度提高到15.0以上,从而实现建筑物集约用地,大幅度节约用地,为高地价条件下普通民众提供优良生存空间。本专利技术采用建筑物整体正立方体或接近正立方体结构,在正立方体或接近正立方体整体结构内设置多个超大平层,在各个超大平层上设置联排住宅,撤销了等量建筑面积条件下多个单体传统住宅楼外立面上的凸出和凹进,从而大幅度节约外墙建筑材料,降低施工工艺难度和施工时间,大幅度降低建筑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建筑物整体正立方体或接近正立方体结构,在正立方体或接近正立方体整体结构内设置多个超大平层,在各个超大平层上设置联排住宅,使建筑物整体比表面积指标降至极低,呈现出超大体量、超高容积率、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特征,使住宅单位地板面积上均摊的建筑物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外墙面积即建筑物夏季接受环境热辐射面积、冬季向环境发射热辐射面积,都降至最低水平,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建筑,大幅度节约业已成为全社会总能耗三大主力之一、占比高达20%的建筑能耗,在高纬度地区可以节约住宅暖通能耗3/4以上,对于降低全社会总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3、建筑物内部次生风光条件指标优于自然环境就人类具体的单项居住条件说来,人工次生环境优于原生态环境,这个价值判断已经被多次验证:混凝土多层高层住宅优于山洞,自来水优于原生态的河水和地下水,冲水马桶优于茅厕;特别是在有了人工取火和空调等能量技术之后,高温烹制过的食物优于茹毛饮血,半导体照明优于阳光辐射,夏季降温除湿之后的空调风优于环境热风,冬季地板采暖优于野外篝火。一个空间,只要能够遮风避雨,能够提供清洁的新风、适宜的照明、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热水、稳定的电力和网络信号,能够顺畅排出污浊空气、排泄物和垃圾,它就是一个宜居的住所。本专利技术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室内新风置换和污浊空气厨房油烟处理排出扩散效果,都达到极致,建筑物内次生人工风光环境的温湿度、氧含量、洁净度、噪音、光强和光柔和度等等指标,均优于原生自然环境;并且住宅内再无蚊虫困扰;还可以引入建筑物外实景影像、气流闭路循环除湿型烘干热泵、无燃气电气厨房、半导体冷光源照明等住宅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源于自然环境又高于自然环境的次生气候条件和居住条件。4、建筑物高强度本专利技术采用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其特征在于,采用竖直方向多个平层、水平方向多条过道的空气隔离结构,所述建筑物包括若干所述平层,所述平层包括相连通的功能空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功能空间区域内设有若干功能空间单元组,若干条所述过道将若干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之间通过空气隔开,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包括至少一功能空间单元;/n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在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外侧,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所述观景平台为透明空间,所述观景平台与过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其特征在于,采用竖直方向多个平层、水平方向多条过道的空气隔离结构,所述建筑物包括若干所述平层,所述平层包括相连通的功能空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功能空间区域内设有若干功能空间单元组,若干条所述过道将若干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之间通过空气隔开,所述功能空间单元组包括至少一功能空间单元;
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在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外侧,所述边缘区域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所述观景平台为透明空间,所述观景平台与过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包括若干独立小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若干独立小空间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为封闭空间,所述观景平台上设置若干玻璃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带状观景平台极低比表面积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360°绕设在所述功能空间区域的外侧,所述观景平台的形状为环形带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吴飞飞李成伟韦林林应小勇刘帅帅马骥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