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圣海专利>正文

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8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包括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外壳和内壳密封成一个中空的腔体,腔体内设有复数个加强板,加强板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壳连接,两相邻加强板形成一个用于气流流通的通道,内壳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有风机,外壳远离进气口的一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口;通过风机往腔体内部的注入空气,将热空气排出车壳的腔体,以减少车壳的温度传递到车内,引起车内装饰品皮具等经高温挥发出有害物质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复数个六角形的加强筋,有效的支撑了对车壳,在发生碰撞时,能将动能分散开来,从而加强了车壳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壳
,具体为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汽车渐渐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现有的汽车的车壳材质一般是是铁皮或铝合金;在停车熄火,人员离开车辆后,车内的空调也处于关闭状态,这些高导热性制成的车壳,会因为阳光持续地照晒造成车内温度过高的问题,进而导致车内装饰品皮具等经高温挥发出有害物质;而且,现有的车壳,结构强度不足,发生碰撞后,车壳变形严重,对车内人员保护不足。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用于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包括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密封成一个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内壳连接,两相邻所述加强板形成一个用于气流流通的通道,所述内壳上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所述外壳远离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口。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由复数个外形为六角形的加强筋焊接成一体。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外壁开设有复数个用于气流通过的通孔。优选的,所述进气口设置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复数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分流孔与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孔与进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孔朝向排气口设置在布气管上。优选的,所述排气口设置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风机往腔体内部不断的注入空气,将因太阳暴晒而被加热的空气排出车壳的腔体,以避免车壳的温度传递到车内,引起车内装饰品皮具等经高温挥发出有害物质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复数个六角形的加强筋,有效的支撑了对车壳,在发生碰撞时,能将动能分散开来,从而加强了车壳的强度,加强对车内人员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轴侧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加强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布气管断裂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外壳断裂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壳;2、内壳;3、加强板;4、通道;5、进气口;6、风机;7、排气口;8、加强筋;9、通孔;10、布气管;11、进气孔;12、排气孔;13、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包括有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内壳2,外壳1和内壳2密封成一个中空的腔体,腔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加强板3,加强板3一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内壳2连接,两相邻加强板3形成一个用于气流流通的通道4,内壳2上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口5,进气口5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6,外壳1远离进气口5的一端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口7。具体的,加强板3由复数个外形为六角形的加强筋8焊接成一体;通过设置六角形的加强筋8,有效的加强了本技术的强度,在碰撞中的动能有效的分散开来;同时,加强筋8内部空心的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了本技术的质量。具体的,加强筋8外壁开设有复数个用于气流通过的通孔9;通孔9的设计用于将加强筋8内的热气排出,进一步的加强了本技术的隔热效果。具体的,进气口5设置有布气管10,布气管10上开设有进气孔11和复数个排气孔12,排气孔12通过分流孔与进气孔11连通,进气孔11与进气口5连通,排气孔12朝向排气口7设置在布气管10上;通过设置布气管10,将从风机6内吹出的气体均匀的分布在腔体中,避免因为冷空气分布不均二引起隔热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具体的,排气口7设置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防止外界的热空气流入本技术腔体内。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本技术中,风机6由独立的太阳能电池供电;风机6没有直接由车辆上的电瓶供电是因为防止车辆停车时间太久,发动机没有对汽车上的电瓶供电,导致风机6把车辆上的电瓶的电全部用完,进而导致的汽车没法启动的问题;通过上述设置保证风机6能在在太阳暴晒时间持续工作;风机6吹出的冷空气经管道、进气孔11进入到布气管10内,通过分流孔和排气孔12将冷空气均匀地分散为复数个小气流,分散后的小气流进入到外壳1和内壳2所形成的腔体内,分散后的小气流从两相邻加强板3形成一个用于气流流通的通道4经排气口7排出以及从加强筋8上开设的通孔9经排气口7排出;利用风机6不断的向腔体内注入冷空气从而将热空气从排气口7排出,进而将因太阳暴晒而被加热的空气排出车壳的内腔,以避免车壳的温度传递到车内,引起车内装饰品皮具等经高温挥发出有害物质的问题;复数个外形为六角形的加强筋8通过焊接成一体形成的加强板3,有效的支撑了对车壳,在发生碰撞时,能将动能分散开来,从而加强了车壳的强度,加强对车内人员保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包括有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内壳(2),所述外壳(1)和内壳(2)密封成一个中空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一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内壳(2)连接,两相邻所述加强板(3)形成一个用于气流流通的通道(4),所述内壳(2)上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6),所述外壳(1)远离进气口(5)的一端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包括有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内壳(2),所述外壳(1)和内壳(2)密封成一个中空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一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内壳(2)连接,两相邻所述加强板(3)形成一个用于气流流通的通道(4),所述内壳(2)上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6),所述外壳(1)远离进气口(5)的一端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隔热结构的双壳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由复数个外形为六角形的加强筋(8)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圣海
申请(专利权)人:林圣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