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61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属于水泥电杆生产的蒸汽养护设备领域,包括蒸养池,所述蒸养池内相间设置有若干个槽钢支架,槽钢支架与槽钢支架之间形成独立蒸养仓,所述蒸养仓的两端设置有导槽,所述蒸养仓的顶端设置有舱盖,蒸养仓内设置有水泥电杆模具,所述舱盖上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舱盖的底部设置有耐热橡胶与电磁吸附器,电磁吸附器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系统控制舱盖电动缸和电磁开关完成仓门自动开合,并在大池中设置由隔热材料分隔的结构实现小分仓独立蒸养,同时通过安装导槽和槽钢支架的方式,限制模具在蒸养池中的行进轨迹和位置,实现对各模具的有效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泥电杆生产的蒸汽养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泥电杆生产制造过程中,蒸汽养护是完成其混凝土养护的必要步骤,这一过程通常借助蒸养池实现。蒸养池结构涉及模具安放、蒸汽导入、回汽、凝结水排放、气密结构等。而传统水泥电杆蒸养池为单纯一个水泥池加一个盖板,入池的模具随机放置,需人工操作吊装设备进行模具安置,每个池放置30至40根模具,放满后开始蒸养,一般经4至5小时蒸养结束后统一吊装出池。等待时间长、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智能化生产对工件进行定位、定件的要求。为了克服现有的水泥电杆蒸养设备的上述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节能、节时、快节奏、环保、智能化的电杆蒸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解决现有水泥电杆蒸养池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解决了蒸养池除蒸养功能外,同时具备模具精确寻址就位、小分仓蒸养、舱室自动开闭等功能,小分仓的设置可加快入池出池频率,达到节能、节时、快节奏、环保、智能化的生产。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包括蒸养池,所述蒸养池内相间设置有若干个槽钢支架,槽钢支架与槽钢支架之间形成蒸养仓,所述蒸养仓的两端设置有导槽,所述蒸养仓的顶端设置有舱盖,蒸养仓内设置有水泥电杆模具,所述舱盖上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舱盖的底部设置有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的电磁吸附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电控制连接。所述蒸养池设置为地面下沉的矩形蒸养池结构,侧壁使用混凝土浇注而成。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包括耐热橡胶和电磁吸附器,所述耐热橡胶设置于舱盖底部周围一圈,防止热量散失,所述电磁吸附器设置于舱盖底部四个角落,当舱盖需要打开时,电磁吸附器断开电源失去吸附力。所述蒸养池的侧壁与槽钢支架上均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隔墙蒸养池的侧壁等高。所述舱盖与槽钢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盖板连接器活动连接,电动缸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舱盖的顶部。蒸养池内部,根据蒸养池内水泥电杆模具的列数n,安水泥电杆模具外侧设置的跑轮的数量m,在蒸养池内竖直设置m*n对槽钢支架,对水泥电杆模具进行定位放置。进一步地,所述蒸养池内部每个蒸养仓的两个端面均装设1个导槽;导槽将对进入蒸养池内抓放水泥电杆模具的工装夹具进行限位和导行。建造一个下沉的矩形蒸养池,其舱盖顶部与厂区地面齐平;在蒸养池内部,根据池内模具的列数(n)安排及模具跑轮的数量(m),在池内竖直设置m*n对槽钢,对模具进行定位放置;在蒸养池内部每个小仓的两个端面,每端装设1个导槽;导槽将对进入蒸养池内抓放模具的工装夹具起到限位、导行作用。导槽和槽钢支架,用于导引模具落位、固定模具在池中的位置;在上述前提下,蒸养池内的每个蒸养位均是固定的;结合传感器及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模具出入蒸养池的自动控制。在每两列相邻的电杆模具中间,安装带保温隔热功能的隔墙,将蒸养池划分为n个独立舱室,上部安装独立舱盖,每个舱室温湿度独立控制,实现分仓蒸养,提高效率,缩短等待时间。蒸养池各舱盖两两一组,设置成对开形式,通过在舱盖上部安装电动缸,辅以池壁及隔墙顶部的磁力开关,由控制系统实现对各个舱盖的自动开合控制。通过在蒸养池内装设导槽和槽钢支架,固定各模具在蒸养池内的相对位置和行进轨迹。在大池中设置分隔结构,实行小分仓蒸养,提高模具的周转率及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节拍节奏、减少模具使用量;小仓室的盖板采用智能控制,实现由外部系统操作控制,按蒸养制度来实现舱门的开关。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系统控制舱盖电动缸和电磁开关完成仓门的自动开合,并在大池中设置分隔结构实现小分仓蒸养,同时通过安装导槽和槽钢支架的方式,限制模具在蒸养池中的行进轨迹和位置,实现对各模具的有效定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作为实现水泥电杆生产自动控制的基础,应用在水泥电杆生产的蒸养环节中,减少人员投入、提高蒸养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水泥电杆蒸养池正视图。图2是图1的1-1剖面一侧图。图3是图1的1-1剖面另一侧图。图4是本技术的水泥电杆蒸养池侧视图。图中编号:A-蒸养池;B-舱盖;C-电动缸;D-导槽;E-水泥电杆模具;F-槽钢支架;G-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包括蒸养池A,所述蒸养池A内相间设置有若干个槽钢支架F。槽钢支架F与槽钢支架F之间形成蒸养仓,所述蒸养仓的两端设置有导槽D。蒸养仓的顶端设置有舱盖B,蒸养仓内设置有水泥电杆模具E。舱盖B上设置有电动缸C,所述电动缸C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舱盖B的底部设置有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的电磁吸附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电控制连接。蒸养池A,混凝土结构的水泥电杆蒸养池,形式与传统蒸养池相似,建于地面±0.00以下,使用盖板封闭。水泥电杆模具E,作为水泥电杆的载体贯穿于生产过程的浇筑、离心、蒸养各个环节;蒸养过程中水泥电杆全程置于模具内;模具上突出的圆环为跑轮。槽钢支架F,采用槽钢制作,使模具跑轮固定在槽钢里防止移位。导槽D,槽的形式、尺寸与工装夹具的两端头相匹配,在工装夹具出入蒸养池的过程中能起到固定运行轨迹、精准就位的作用。隔墙,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的隔墙,与池壁等高,将蒸养池内的模具分隔为多个独立舱室,每一舱放置一列模具进行独立的蒸养操作。电动缸C,固定于舱盖上部,电动缸采用自动化控制,电动缸的伸缩驱动舱盖的开闭合。盖板连接器,用于链接两块舱盖,使得舱盖在电动缸的驱动下可以翻转。舱盖B,位于蒸养池顶部,用于封闭各个独立舱室。边缘与池壁、隔墙贴合,舱盖与墙的接触部分设置耐热橡胶密封条防止蒸汽外泄,同时在该区域设置磁力开关用于吸紧舱盖。舱盖通过门叠连接,两两成组,通过控制舱盖磁力开关的通断及上部电动缸的伸缩动作,完成舱盖的开合操作。耐热橡胶和电磁吸附器G,耐热橡胶位于舱盖底部周围一圈,作用是防止热量散失,提高蒸养效率,节约能源。电磁吸附器位于舱盖底部四个角落,当一侧舱盖需打开时,电磁吸附器断开电源失去吸附力,另一侧舱盖的电磁吸附器通电使舱盖紧扣在池壁上,通过电动缸的伸缩完成舱盖的打开操作。如图3所示,假设需要将一组待蒸养的模具放入某蒸养池的3号舱室(从图左往右数第三个)蒸养。外部系统控制3号舱盖的磁力开关断开(4号舱盖的磁力开关保持导通),3、4号舱盖间的液压缸收缩,3号舱盖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养池(A),所述蒸养池(A)内相间设置有若干个槽钢支架(F),槽钢支架(F)与槽钢支架(F)之间形成蒸养仓,所述蒸养仓的两端设置有导槽(D),所述蒸养仓的顶端设置有舱盖(B),蒸养仓内设置有水泥电杆模具(E),所述舱盖(B)上设置有电动缸(C),所述电动缸(C)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舱盖(B)的底部设置有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的电磁吸附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电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养池(A),所述蒸养池(A)内相间设置有若干个槽钢支架(F),槽钢支架(F)与槽钢支架(F)之间形成蒸养仓,所述蒸养仓的两端设置有导槽(D),所述蒸养仓的顶端设置有舱盖(B),蒸养仓内设置有水泥电杆模具(E),所述舱盖(B)上设置有电动缸(C),所述电动缸(C)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舱盖(B)的底部设置有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的电磁吸附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电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池(A)设置为地面下沉的矩形蒸养池结构,侧壁使用混凝土浇注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水泥电杆蒸养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耐热橡胶电磁吸附器(G)包括耐热橡胶和电磁吸附器,所述耐热橡胶设置于舱盖(B)底部周围一圈,防止热量散失,所述电磁吸附器设置于舱盖底部四个角落,当舱盖(B)需要打开时,电磁吸附器断开电源失去吸附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思维奇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