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的蒸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28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的蒸养方法,向蒸压釜内通入蒸汽使蒸压釜内部的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蒸汽与物料的热交换产生冷凝水,将蒸压釜内的一部分冷凝水排出,另一部分则预留在蒸压釜内,预留在蒸压釜内的冷凝水的温度随着蒸汽的输入而上升;使蒸压釜的压力获得保持以形成恒压过程;将蒸压釜内的蒸汽排出,使蒸压釜内的压力降低,当蒸压釜内的压力降至第二压力,开始将蒸压釜内的冷凝水抽出并又送回到蒸压釜内并作用于物料上对物料进行降温,随着排汽的持续进行,冷凝水的温度随之降低,使用这样的冷凝水如此循环地对物料持续进行降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大余汽回收量,可使物料降温冷却,并且无温差裂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的蒸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的蒸养方法。
技术介绍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在釜内完成CaO—Si02—H2O的水热反应。同时还广泛适用于橡胶制品、木材干燥和防腐处理、重金属冶炼、耐火砖侵油渗煤、符合玻璃蒸养、化纤产品高压处理、食品罐头高温高压处理、纸浆蒸煮、电缆硫化、渔网定型以及化工、医药、航空航天工业、保温材料、纺工、军工等需压力蒸养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项目。由此可见,在蒸压釜内所能蒸养的物料是多样化的。通常,物料(例如上述建筑材料)在蒸压釜内完成的蒸养过程为:升温、恒温和降温几个阶段才能达到预期的工程强度。完成放料、升温、恒温、排汽降温(CN203370523U记载了一台直径2米、长31米的蒸压釜所需时间通常在1.5至2.5小时不等)以及取料的这个过程为一个蒸养周期。通常,放料和取料的时间对蒸养周期的影响不大,如果需要缩短蒸养周期,则需要在升温、恒温、排汽降温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手段。现有的降温方法是采用将位于蒸压釜外部的冷却介质通入到蒸压釜内,这些冷却介质作用于蒸养物料的表面,从而使物料加速降温,将蒸养好的物料取出后,进行下一批物料蒸养,显然,使冷却介质作用于物料上加快物料冷却,有助于节省蒸养周期,以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假如,恒温结束后蒸养物料的温度为184℃,如果这时采用的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例如为自来水)与蒸养物料的温差显然太大,冷却介质对蒸养物料形成急冷,导致蒸养物料开裂,影响物料的质量。另外,现有技术中,蒸压釜在升温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冷凝水,现有技术中往往将这些冷凝水通过管道排放到蒸压釜的外部。显然,这种做法对于热能而言是一种损失。此外,现有技术中通入到蒸压釜内的冷却介质是自来水,由于是将自来水喷淋到物料上对物料进行降温,由于自来水遇热汽化,在蒸汽的作用下很容易使自来水中的沉淀物结成水垢并集结在喷淋器的喷嘴上,从而导致喷嘴堵塞,降低冷却的速度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余汽回收并用于物料降温冷却的冷凝水物料的蒸养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物料的蒸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送料:将需要蒸养的物料送入蒸压釜内;S2,升温升压:向蒸压釜内通入蒸汽使蒸压釜内部的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蒸汽与物料的热交换产生冷凝水,将蒸压釜内的一部分冷凝水排出,另一部分则预留在蒸压釜内,预留在蒸压釜内的冷凝水的温度随着蒸汽的输入而上升,当蒸压釜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时升温升压结束;S3,恒压:升温升压结束后,使蒸压釜的压力获得保持以形成恒压过程;S4,排汽降温:保温保压结束后,将蒸压釜内的蒸汽排出使蒸压釜内的压力降低,冷凝水的温度降低以用作冷凝水,当蒸压釜内的压力降至第二压力,开始将蒸压釜内的冷凝水抽出并又送回到蒸压釜内作用于物料上对物料进行降温,随着排汽的持续进行,冷凝水的温度随之降低,使用这样的冷凝水如此循环地对物料持续进行降温。在蒸压釜升温过程中,随着蒸汽的不断加热,蒸压釜内会不断产生冷凝水,刚开始的冷凝水温度会比较低,较低的冷凝水回收利用的价值并不大,因此将较低温度的冷凝水从蒸压釜内排出,较高温度的冷凝水将留存于蒸压釜内,随着蒸压釜的升温同时升温。当蒸压釜降温时,蒸压釜内的冷凝水将产生闪蒸,冷凝水的温度与蒸压釜内的蒸汽压力的对应的饱和温度基本一致,稍微略高于饱和温度,但高出的值并不大,但蒸压釜内产品(物料)由于得不到冷却,其温度会高于蒸压釜内饱和蒸汽温度,随着蒸压釜内蒸汽的排放,使得蒸压釜的冷凝水的温度和物料的温度降低,但冷凝水降温速度要快于物料降温的速度,二者的温度差值,会随着蒸压釜内压力的下降越来越大,因此,将蒸压釜内的冷凝水的温度转换为冷却物料的冷却水使用,这样,通过抽吸装置(例如水泵)抽吸蒸压釜内的冷凝水再回喷到蒸压釜内的物料上对物料进行冷却,冷凝水与较热的物料发生接触,将产生汽化成蒸汽,同时蒸压釜内物料的温度也会下降,相当于用冷凝水来转换物料内的热量,达到节能目的,同时使物料降温。另外的好处是,冷凝水的温度与物料的温度差是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不会因冷凝水与物料之间的温差过大导致物料产生开裂的质量问题,用温度大于100度的冷凝水对物料进行冷却,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较低温度的水喷淋降温产生的蒸汽量更多,更安全。另外,上述的冷凝水也无需采用另外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对蒸汽回收而用于物料的冷却,具有起到节能的优点。此外,将冷凝水转换成用于冷却物料的冷却水,冷凝水也会被加热产生新的蒸汽,新的蒸汽排出后可以用于其它地方的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物料的蒸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为蒸压釜,2为蒸汽导入组件,3为第一阀门,4为温度传感器,5为液位传感器,6为循环水泵,7为第一管道,8为第二阀门,9为喷水管,10为第一水箱,11为第三阀门,12为第四阀门,13为第二水箱,14为第五阀门,15为第六阀门,16为集水罐,17为第一压力表,18为温度计,A为物料,B为排汽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物料的蒸养装置,包括:将升温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留存下来以在排汽时作为物料A降温的冷凝水的蒸压釜1;将蒸汽导入到蒸压釜1内的蒸汽导入组件2,蒸汽导入组件2包括导入管以及安装在导入管上的控制阀门。第一阀门3,第一阀门3的一端与蒸压釜1连接;将留存在蒸压釜内的冷凝水抽出并送回到蒸压釜内以对物料A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凝水输送组件,冷凝水输送组件的一端与第一阀门的另一端连接,冷凝水输送组件的另一端与蒸压釜连接;检测液相和/或气相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通过温度传感器4对液相和/或气相温度进行检测,以便对蒸养时的升温,以及冷却时的降温进行控制。温度传感器4优先与蒸压釜1连接。检测冷凝水液位的液位传感器5,通过液位传感器5以便对蒸压釜1内的冷凝水的量进行控制。液位传感器5可以安装在蒸压釜1上。冷凝水输送组件包括:循环水泵6、第一管道7、第二阀门8、至少一部分位于蒸压釜内的喷水管9,循环水泵6的一端与第一阀门3连接,第一管道7的一端与循环水泵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门8的一端与第一管道7的另一端连接,喷水管9与第二阀门8的另一端连接,喷水管9优先设置于蒸压釜1的顶部。当恒压结束且排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循环水泵6将蒸压釜1内的冷凝水抽出,并将冷凝水依次通过第一管道7、第二阀门8、喷水管9喷到物料A上,以对物料A进行冷却,喷水管9上设有若干的喷水孔或喷淋头,冷凝水从喷水孔或喷淋头中均匀喷出。优选地,物料A的蒸养装置还包括收纳具有第三温度冷凝水的第一储水组件,第一储水组件与第一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储水组件包括第一水箱10、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的一端与第一水箱10连接,第三阀门11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物料的蒸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送料:将需要蒸养的物料送入蒸压釜内;/nS2,升温升压:向蒸压釜内通入蒸汽使蒸压釜内部的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蒸汽与物料的热交换产生冷凝水,将蒸压釜内的一部分冷凝水排出,另一部分则预留在蒸压釜内,预留在蒸压釜内的冷凝水的温度随着蒸汽的输入而上升,当蒸压釜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时升温升压结束;/nS3,恒压:升温升压结束后,使蒸压釜的压力获得保持以形成恒压过程;/nS4,排汽降温:保温保压结束后,将蒸压釜内的蒸汽排出,使蒸压釜内的压力降低,当蒸压釜内的压力降至第二压力,开始将蒸压釜内的冷凝水抽出并又送回到蒸压釜内并作用于物料上对物料进行降温,随着排汽的持续进行,冷凝水的温度随之降低,使用这样的冷凝水如此循环地对物料持续进行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料的蒸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送料:将需要蒸养的物料送入蒸压釜内;
S2,升温升压:向蒸压釜内通入蒸汽使蒸压釜内部的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蒸汽与物料的热交换产生冷凝水,将蒸压釜内的一部分冷凝水排出,另一部分则预留在蒸压釜内,预留在蒸压釜内的冷凝水的温度随着蒸汽的输入而上升,当蒸压釜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时升温升压结束;
S3,恒压:升温升压结束后,使蒸压釜的压力获得保持以形成恒压过程;
S4,排汽降温:保温保压结束后,将蒸压釜内的蒸汽排出,使蒸压釜内的压力降低,当蒸压釜内的压力降至第二压力,开始将蒸压釜内的冷凝水抽出并又送回到蒸压釜内并作用于物料上对物料进行降温,随着排汽的持续进行,冷凝水的温度随之降低,使用这样的冷凝水如此循环地对物料持续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的蒸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留在蒸压釜内的冷凝水为升温时产生冷凝水总量的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的蒸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蒸压釜内排出的冷凝水具有第三温度,具有第三温度的冷凝水释放到第一水箱并保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的蒸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汽降温过程中,当降温后的冷凝水与第三温度的温差为A2时,通过抽吸将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送入蒸压釜内,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周奇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力锅炉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