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45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送料系统,设置在基座上部用于存储钛空轮部件的机构,包括若干料仓,所述料仓底部均设置有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中部设置有物料停留腔;工位变换系统,设置在送料系统下方的流水线机构,包括输送带组件和设置在输送带组件上的定位装置;装配系统,设置在送料系统和工位变换系统之间的用于拼装钛空轮部件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底部的冲压装置组。由送料系统、工位变换系统和装配系统共同配合的全自动钛空轮自动组装机通过流水线式组装工序实现钛空轮的全自动组装,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
本实用车轮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只有半自动钛空轮组装机,普遍具有精度低、废品率高、原材料利用率低,而且不能大批量生产,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无焊接汽车轮毂冲压成型装置”,其公告号“CN204866993U”,包括上板,及设置在上板下方的下板,及设置在上板四个角落的滑轨,及设置在滑轨下方的滑套,所述上板下方的中央设置有上模板与成型切刀,所述下板上方的中央设置有下模板与冲压台,且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紧固孔与顶板,所述滑套的内部设置有滑道与液压弹簧,且滑套的底部与下板相连,所述上模板位于成型切刀的中央,所述冲压台位于下模板的中央。这种组装机虽然能够将车轮轮毂进行冲压成型,但耗时、耗力、且无法形成全自动生产、安装一体化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钛空轮组装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钛空轮自动组装机,具体的说是由送料系统、工位变换系统和装配系统共同配合的全自动钛空轮自动组装机,可通过流水线式组装工序实现钛空轮的全自动组装,满足用户的组装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送料系统,设置在基座上部用于存储钛空轮部件的机构,包括若干料仓,所述料仓底部均设置有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中部设置有物料停留腔;工位变换系统,设置在送料系统下方的流水线机构,包括输送带组件和设置在输送带组件上的定位装置;装配系统,设置在送料系统和工位变换系统之间的用于拼装钛空轮部件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底部的冲压装置组。所述送料系统用于储存钛空轮的各零部件,沿工位变换系统设置的每个料仓内分别按照组装顺序储存有不同的钛空轮零部件,而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用于向工位变换系统逐个运送零部件,具备“一动一件”的输件节奏;所述工位变换系统用于确保每个钛空轮能够在装配过程中准确到达工位,以确保自动化装配顺利进行;所述装配系统负责完成钛空轮各零部件的组合连接,通过冲压装置组的压合组装工位变换系统上的钛空轮。作为优选,所述送料系统外侧还设置有辅助送料机构,所述辅助送料机构包括振动板、从动轴和连接于从动轴的偏心轮,所述振动板一端与偏心轮外缘靠接,所述振动板上设置有套接于料仓的过孔,所述振动板远离偏心轮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辅助传动带,所述辅助传动带与输送带组件连接。所述振动板套接在料仓外部,当输送带组件工作时,所述辅助传动带带动从动轴转动,设置在从动轴上的偏心轮转动并靠合振动板水平运动,当偏心轮运动到远端时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振动板复位并持续贴合偏心轮外缘,使得振动板持续进行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料仓被持续振动,有效避免料仓内零部件相互卡死而无法落入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的情况出现。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电机、连接于电机的传动轴组和设置在传动轴组上的主传送带,所述辅助传动带与传动轴组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传动轴组转动并使得绕接在传动轴组上的主传送带持续工作,使得工位变换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所述定位装置配合工位变换系统确保组装过程中的钛空轮到达目标料仓下方,进而通过装配系统完成模板料仓内零部件的组装。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定位支架等距设置在主传送带上,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基座上。依照钛空轮中轴心、轮毂组以及轮胎的结构特点,所述定位支架用于套接钛空轮的各零部件并完成定心限位,使得每组钛空轮组件的位置被确定,再通过设置在基座上的光电传感器确保每组钛空轮组件的位置精准正确,能够与装配系统高度配合完成组装。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变换系统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基座侧下方,所述挡板对应输送带组件的传送末端设置。所述挡板用于导引组装完毕的钛空轮组件行至工位变换系统末尾后由于重力掉落时到达收集处,避免组装完毕的钛空轮散落。作为优选,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上设置有上气缸和下气缸,所述上气缸设置在料仓底部,所述下气缸设置在上气缸下方,所述物料停留腔为上气缸与下气缸之间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送料系统、工位变换系统和装配系统连接。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包括上气缸、下气缸和设置在上、下两气缸之间的物料停留腔,当送料系统开始工作时,工位变换系统同步启动,此时首个定位装置还未到达沿主传送带的第一个料仓下方,此时所有料仓下方的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得上气缸伸出,下气缸收缩,上方料仓内的一个零部件落入物料停留腔内;此时工位变换系统继续运动,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首个定位装置的位置处于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的预设位置时,下气缸伸出,物料停留腔内的零部件落入定位装置,由于首个料仓下方无装配系统,因此公卫系统变换系统继续运动直至下个料仓的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下方的预设位置,在该运动过程中首个料仓下方的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得上气缸伸出,下气缸收缩,上方料仓内的一个零部件落入物料停留腔内,循环进行该工序;除第一料仓外其余料仓下方均设置有冲压装置组,当本工位所储存的零部件落入定位装置后,冲压装置施压使得该零部件与钛空轮组装,当通过最后一个料仓后,钛空轮组装完毕,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与冲压装置组、工位变换系统配合得到全自动连续式钛空轮组装方案。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送料系统、工位变换系统和装配系统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连接并控制各系统,使得系统之间彼此协作,做到每个工位的组装操作顺利进行。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送料系统、工位变换系统和装配系统共同配合的全自动钛空轮自动组装机通过流水线式组装工序实现钛空轮的全自动组装,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2)利用工位变换系统工作带动从动轴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从动轴上的偏心轮配合振动板对料仓进行振动,使得料仓内零部件流通性保持流畅;(3)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具备“一动一件”的特点,能够将料仓内的零部件逐个运送至工位变换系统处,精准高效;(4)机器自动化装配生产的节拍很短,可以达到较高的生产率,同时机器可以连续运行,因而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5)产品质量具有高度重复性、一致性,能够大幅降低不合格率,提高产品精度,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上采用了各种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进给、调整、检测、视觉系统等组件,保证产品装配生产的高精度,减少废品数量;(6)组装机器的自动化可以极大地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能够使企业实现快速交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使用的数量,节约资源,降低流动资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送料系统,21、料仓,3、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1、物料停留腔,32、送料管道,33、上气缸,34、下气缸,4、工位变换系统,41、挡板,5、输送带组件,51、定位装置,511、定位支架,512、光电传感器,52、电机,53、传动轴组,54、主传送带,6、装配系统,61、冲压装置组,7、辅助送料机构,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还包括,/n送料系统(2),设置在基座(1)上部用于存储钛空轮部件的机构,包括若干料仓(21),所述料仓(21)底部均设置有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中部设置有物料停留腔(31);/n工位变换系统(4),设置在送料系统(2)下方的流水线机构,包括输送带组件(5)和设置在输送带组件(5)上的定位装置(51);/n装配系统(6),设置在送料系统(2)和工位变换系统(4)之间的用于拼装钛空轮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底部的冲压装置组(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还包括,
送料系统(2),设置在基座(1)上部用于存储钛空轮部件的机构,包括若干料仓(21),所述料仓(21)底部均设置有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所述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中部设置有物料停留腔(31);
工位变换系统(4),设置在送料系统(2)下方的流水线机构,包括输送带组件(5)和设置在输送带组件(5)上的定位装置(51);
装配系统(6),设置在送料系统(2)和工位变换系统(4)之间的用于拼装钛空轮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双层阻留式送料机构(3)底部的冲压装置组(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送料系统(2)外侧还设置有辅助送料机构(7),所述辅助送料机构(7)包括振动板(71)、从动轴(72)和连接于从动轴(72)的偏心轮(73),所述振动板(71)一端与偏心轮(73)外缘靠接,所述振动板(71)上设置有套接于料仓(21)的过孔,所述振动板(71)远离偏心轮(73)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711),所述从动轴(72)上设置有辅助传动带(721),所述辅助传动带(721)与输送带组件(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空轮组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带组件(5)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电机(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升张晓玲何彦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