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装卸系统及建筑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041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1
本公开涉及一种货物装卸系统及建筑物,该货物装卸系统包括起降平台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运输装置和传送通道,所述传送通道从所述起降平台延伸到至少一个货物收发点,所述运输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传送通道中,用于在所述起降平台和所述货物收发点之间转运货物,所述起降平台包括位置校正装置和用于供无人机停放的停放区,所述停放区开设有允许所述货物通过的装卸口,所述装卸口与所述传送通道对应设置,所述位置校正装置用于将所述无人机推正到对齐所述装卸口,所述起降平台包括门板总成,所述门板总成用于选择性地敞开或封闭所述装卸口。起降平台的装卸口处设置有门板总成,使无人机可以提前安全降落,提高整体的货物配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物装卸系统及建筑物
本公开涉及无人配送
,具体地,涉及一种货物装卸系统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货物装卸系统包括起降平台和传送机构,在起降平台上开设有装卸口,在无人机降落前,传送机构移动到起降平台的装卸口处与起降平台平齐,使无人机顺利降落;传送机构接收到货物并转运到货物收发点,接着返回至起降平台,以使下一架无人机降落,整个过程比较费时,装卸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装卸系统及建筑物,该货物装卸系统配送效率高且安全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包括起降平台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运输装置和传送通道,所述传送通道从所述起降平台延伸到至少一个货物收发点,所述运输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传送通道中,用于在所述起降平台和所述货物收发点之间转运货物,所述起降平台包括位置校正装置和用于供无人机停放的停放区,所述停放区开设有允许所述货物通过的装卸口,所述装卸口与所述传送通道对应设置,所述位置校正装置用于将所述无人机推正到对齐所述装卸口,所述起降平台包括门板总成,所述门板总成用于选择性地敞开或封闭所述装卸口。可选地,所述门板总成包括门板、铰接结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门板通过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装卸口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门板向下转动打开。可选地,所述门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门板封闭所述装卸口且与所述起降平台的上表面平齐,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门板从上往下以远离所述装卸口的中心线的方向朝向所述传送通道的外周缘倾斜延伸布置。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起降平台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器,所述直线驱动器包括可伸缩的杆状主体,所述杆状主体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起降平台的下方,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门板的内壁上。可选地,所述起降平台还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侧边围绕所述装卸口的周缘固定,并且所述导向板从上往下以远离所述装卸口的中心线的方向朝向所述传送通道的外周缘倾斜延伸布置,所述导向板形成有避让所述门板的第一避让口。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货物的置货台,所述置货台包括托板和止挡板,所述托板用于承放所述货物,所述止挡板沿所述托板的周缘固定,且凸出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布置,所述止挡板还形成有允许所述货物进出所述托板的至少一个第二避让口,所述置货台还包括可解锁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口处的锁止件。可选地,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本体和锁舌,所述锁本体对应所述第二避让口设置在所述托板的下方,所述锁舌包括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舌在所述第二避让口处凸出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舌缩回至所述锁本体。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底盘和伸缩机构,所述底盘用于与所述传送通道配合,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置货台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底盘与所述置货台之间的间距。可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多根导向柱和第二驱动机构,多根所述导向柱围绕所述传送通道的中心轴线间隔布置,每根导向柱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多组行走轮,每组所述行走轮与每个所述导向滑槽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导向滑槽移动。可选地,每根所述导向柱包括多级柱单元,每级柱单元的两端具有可拆装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沿所述导向柱延伸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多级传动单元,每级传动单元的两端具有可拆装的第二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传动件、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轮组和第二驱动轮组,所述第一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导向柱靠近所述起降平台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起降平台的一端,所述底盘包括设置在其上侧的第一连接结构和设置在其下侧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传动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结构上,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驱动轮组、所述第二驱动轮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组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轮组转动。可选地,所述传动件为传动带,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包括固定压板和预紧轮,所述传动带的端部经由所述预紧轮与固定压板压接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所述传动件同步转动。可选地,所述导向柱为直线型导向柱,所述传动件为具有带接头的开口传动带或开口链。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建筑物主体,还包括安装在该建筑物主体上的如上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货物装卸系统通过起降平台对接无人机,然后通过运输装置实现起降平台和货物收发点之间的货物转运,则货物能够全程实现无人配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配送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其中,起降平台的装卸口处设置有门板总成,当运输装置在传送货物的过程中,门板总成可以封闭装卸口,以使无人机提前降落,当运输装置到达装卸口处时,无人机已经降落完毕并提前做好了与运输装置的对接准备,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没有门板总成的升降平台,本公开中通过在装卸口处设置门板总成能够节约无人机降落的时间和难度,提高整体的货物配送效率,同时提高无人机降落的安全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装卸口处设置门板总成,还能防止尘土或雨水进入装卸口,有利于维持传送通道的清洁和干燥。此外,在起降平台上还设置有位置校正装置,以将无人机推正到对齐装卸口,保证无人机与运输装置的顺利对接,该位置校正装置也可以降低对无人机的降落精度要求。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货物装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货物装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门板总成和位置校正装置;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起降平台的仰视图;图4是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门板处于第一位置;图5是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门板处于第二位置;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起降平台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运输装置与导向柱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其中,隐藏了其中一根导向柱;图10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运输装置位于传送通道的顶部;图11是图10中的运输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送机构的横向剖视图;图1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送机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图1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货物装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门板处于第一位置以供无人机降落;图1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降平台(100)和传送机构(200),所述传送机构(200)包括运输装置(1)和传送通道(2),所述传送通道(2)从所述起降平台(100)延伸到至少一个货物收发点,所述运输装置(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传送通道(2)中,用于在所述起降平台(100)和所述货物收发点之间转运货物(300),所述起降平台(100)包括位置校正装置(3)和用于供无人机停放的停放区(4),所述停放区(4)开设有允许所述货物(300)通过的装卸口(5),所述装卸口(5)与所述传送通道(2)对应设置,所述位置校正装置(3)用于将所述无人机推正到对齐所述装卸口(5),所述起降平台(100)包括门板总成(6),所述门板总成(6)用于选择性地敞开或封闭所述装卸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降平台(100)和传送机构(200),所述传送机构(200)包括运输装置(1)和传送通道(2),所述传送通道(2)从所述起降平台(100)延伸到至少一个货物收发点,所述运输装置(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传送通道(2)中,用于在所述起降平台(100)和所述货物收发点之间转运货物(300),所述起降平台(100)包括位置校正装置(3)和用于供无人机停放的停放区(4),所述停放区(4)开设有允许所述货物(300)通过的装卸口(5),所述装卸口(5)与所述传送通道(2)对应设置,所述位置校正装置(3)用于将所述无人机推正到对齐所述装卸口(5),所述起降平台(100)包括门板总成(6),所述门板总成(6)用于选择性地敞开或封闭所述装卸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总成(6)包括门板(61)、铰接结构(62)和第一驱动机构(63),所述门板(61)通过所述铰接结构(62)设置在所述装卸口(5)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用于驱动所述门板(61)向下转动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6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门板(61)封闭所述装卸口(5)且与所述起降平台(100)的上表面平齐,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门板(61)从上往下以远离所述装卸口(5)的中心线(C)的方向朝向所述传送通道(2)的外周缘倾斜延伸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设置在所述起降平台(100)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为直线驱动器,所述直线驱动器包括可伸缩的杆状主体(631),所述杆状主体(63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起降平台(100)的下方,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门板(6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100)还设置有导向板(7),所述导向板(7)的上侧边围绕所述装卸口(5)的周缘固定,并且所述导向板(7)从上往下以远离所述装卸口(5)的中心线(C)的方向朝向所述传送通道(2)的外周缘倾斜延伸布置,所述导向板(7)形成有避让所述门板(61)的第一避让口(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货物(300)的置货台(11),所述置货台(11)包括托板(111)和止挡板(112),所述托板(111)用于承放所述货物(300),所述止挡板(112)沿所述托板(111)的周缘固定,且凸出于所述托板(111)的上表面布置,所述止挡板(112)还形成有允许所述货物(300)进出所述托板(111)的至少一个第二避让口(113),所述置货台(11)还包括可解锁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口(113)处的锁止件(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12)包括锁本体(121)和锁舌(122),所述锁本体(121)对应所述第二避让口(113)设置在所述托板(111)的下方,所述锁舌(122)包括锁止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申龚玉帅初征冯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