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桂有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33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其结构包括漏斗辊、冷却型传墨辊、印版辊、凹凸轮、扇形块,漏斗辊和冷却型传墨辊相贴合,冷却型传墨辊位于印版辊的斜上方,印版辊和冷却型传墨辊相贴合,冷却型传墨辊和扇形块通过连杆机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散发机构和进水管相互配合,以从换热器交换后的温度低的冷却水由流通主管进入,而后从两侧的倾斜支管排出,直接对着筒体内壁,作用在筒体上,迅速降低筒体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更进一步的是,倾斜支管尺寸变化设计,随着冷却水的输送,到流通主管另一端还能直接输送至筒体内壁上,达到冷却面积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印刷机分为凹版印刷机和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在印刷完后会出现印刷水纹,主要是压版机构的印刷版雕刻的凹版在压印的过程中冷却水的温度太高,起不到冷却效果的作用,造成传墨辊表面的温度过高,油墨的粘性下降,油墨无法沾染在凹版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其结构包括漏斗辊、冷却型传墨辊、印版辊、凹凸轮、扇形块,所述漏斗辊和冷却型传墨辊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位于印版辊的斜上方,所述印版辊和冷却型传墨辊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和扇形块通过连杆机械连接,所述扇形块和凹凸轮机械连接,所述冷却型传墨辊包括换热器、小管、散发机构、筒体、排出口、进水管,所述换热器位于筒体和漏斗辊之间,所述筒体内部安装有散发机构,所述筒体偏离圆心的位置设有两个排出口,所述筒体的这个端面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筒体机械连接,所述排出口和进水管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水管和排出口都是通过小管和漏斗辊机械连接,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筒体内部的散发机构,而后再慢慢散开,作用在筒体的内壁,筒体降温后,冷却水慢慢沿着筒体内壁下滑,从两个排出口排出,一倍的进水量,两倍的出水量,增强冷却水的流通性,迅速降低筒体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散发机构包括流动腔、流通主管、倾斜支管,所述筒体内部正中间垂直设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正中间设有流通主管,所述流通主管其中一端水平固定在筒体内壁上,所述流通主管另一端和进水管机械连接,所述流通主管的两侧设有两个以上的、倾斜支管,两侧的倾斜支管关于流通主管中心对称,所述倾斜支管的末端靠近筒体内壁,从换热器交换后的温度低的冷却水由流通主管进入,而后从两侧的倾斜支管排出,直接对着筒体内壁,作用在筒体上,迅速降低筒体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斜支管靠近进水管的这端靠近的长度往另一端逐渐增大,随着冷却水的输送,到流通主管远离,便于集中出水,直接面对面输送至筒体内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水管和排出口处安装有绕转杆,所述绕转杆由尖管、衔接口、限制块组成,所述尖管贯穿进水管或排出口,所述尖管位于筒体的外部和限制块固定,所述限制块和尖管互相垂直,所述尖管和限制块相连接的位置处开有一个衔接口,所述衔接口和小管机械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其中一个端面正中间设有主轴,所述筒体和主轴水平固定,所述筒体另一个端面偏离圆心的位置则安装有转轴块,所述主轴和转轴块皆是与印刷机机械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斜支管的末端为倾斜端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换热器、小管、排出口和进水管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一倍的进水量,两倍的出水量,增强冷却水的流通性,迅速降低筒体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散发机构和进水管相互配合,以从换热器交换后的温度低的冷却水由流通主管进入,而后从两侧的倾斜支管排出,直接对着筒体内壁,作用在筒体上,迅速降低筒体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更进一步的是,倾斜支管尺寸变化设计,随着冷却水的输送,到流通主管另一端还能直接输送至筒体内壁上,达到冷却面积大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倾斜支管的末端为倾斜端面,便于冷却水流出,直接对着筒体内壁,加快其精准流出,提高冷却效果,且绕转杆的设计,筒体转动从漏斗辊处传墨后,小管输送冷却水,却不会受到干扰,绕转杆跟着进行同步转动,不会绕轴缠绕,造成不良的影响。4.本专利技术通过主轴和转轴块的不对称设计,确保筒体转动的时候,不会受到小管的连接而无法自动旋转,导致筒体传墨不均匀。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型传墨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型传墨辊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筒体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漏斗辊1、冷却型传墨辊2、印版辊3、凹凸轮4、扇形块5、换热器21、小管22、散发机构24、筒体25、排出口26、进水管27、流动腔291、流通主管292、倾斜支管293、绕转杆294、尖管2-1、衔接口2-2、限制块2-3、主轴28、转轴块2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4,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其结构包括漏斗辊1、冷却型传墨辊2、印版辊3、凹凸轮4、扇形块5,所述漏斗辊1和冷却型传墨辊2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位于印版辊3的斜上方,所述印版辊3和冷却型传墨辊2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和扇形块5通过连杆机械连接,所述扇形块5和凹凸轮4机械连接,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包括换热器21、小管22、散发机构24、筒体25、排出口26、进水管27,所述换热器21位于筒体25和漏斗辊1之间,所述筒体25内部安装有散发机构24,所述筒体25偏离圆心的位置设有两个排出口26,所述筒体25的这个端面设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和筒体25机械连接,所述排出口26和进水管27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水管27和排出口26都是通过小管22和漏斗辊1机械连接,冷却水从进水管27进入筒体25内部的散发机构24,而后再慢慢散开,作用在筒体25的内壁,筒体25降温后,冷却水慢慢沿着筒体25内壁下滑,从两个排出口26排出,一倍的进水量,两倍的出水量,增强冷却水的流通性,迅速降低筒体25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所述散发机构24包括流动腔291、流通主管292、倾斜支管293,所述筒体25内部正中间垂直设有流动腔291,所述流动腔291正中间设有流通主管292,所述流通主管292其中一端水平固定在筒体25内壁上,所述流通主管292另一端和进水管27机械连接,所述流通主管292的两侧设有两个以上的、倾斜支管293,两侧的倾斜支管293关于流通主管292中心对称,所述倾斜支管293的末端靠近筒体25内壁,从换热器21交换后的温度低的冷却水由流通主管292进入,而后从两侧的倾斜支管293排出,直接对着筒体25内壁,作用在筒体25上,迅速降低筒体25上的温度,确保油墨的温度不会升高,粘性更高。所述倾斜支管293靠近进水管27的这端靠近的长度往另一端逐渐增大,随着冷却水的输送,到流通主管292远离,便于集中出水,直接面对面输送至筒体25内壁上。在使用时,首先冷却水从进水管27进入筒体25内部的散发机构24,而后再慢慢散开,作用在筒体25的内壁,筒体25降温后,冷却水慢慢沿着筒体25内壁下滑,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漏斗辊(1)、冷却型传墨辊(2)、印版辊(3)、凹凸轮(4)、扇形块(5),所述漏斗辊(1)和冷却型传墨辊(2)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位于印版辊(3)的斜上方,所述印版辊(3)和冷却型传墨辊(2)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和扇形块(5)通过连杆机械连接,所述扇形块(5)和凹凸轮(4)机械连接;/n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包括换热器(21)、小管(22)、散发机构(24)、筒体(25)、排出口(26)、进水管(27),所述换热器(21)位于筒体(25)和漏斗辊(1)之间,所述筒体(25)内部安装有散发机构(24),所述筒体(25)偏离圆心的位置设有两个排出口(26),所述筒体(25)的这个端面设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和筒体(25)机械连接,所述排出口(26)和进水管(27)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水管(27)和排出口(26)都是通过小管(22)和漏斗辊(1)机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漏斗辊(1)、冷却型传墨辊(2)、印版辊(3)、凹凸轮(4)、扇形块(5),所述漏斗辊(1)和冷却型传墨辊(2)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位于印版辊(3)的斜上方,所述印版辊(3)和冷却型传墨辊(2)相贴合,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和扇形块(5)通过连杆机械连接,所述扇形块(5)和凹凸轮(4)机械连接;
所述冷却型传墨辊(2)包括换热器(21)、小管(22)、散发机构(24)、筒体(25)、排出口(26)、进水管(27),所述换热器(21)位于筒体(25)和漏斗辊(1)之间,所述筒体(25)内部安装有散发机构(24),所述筒体(25)偏离圆心的位置设有两个排出口(26),所述筒体(25)的这个端面设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和筒体(25)机械连接,所述排出口(26)和进水管(27)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水管(27)和排出口(26)都是通过小管(22)和漏斗辊(1)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压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发机构(24)包括流动腔(291)、流通主管(292)、倾斜支管(293),所述筒体(25)内部正中间垂直设有流动腔(291),所述流动腔(291)正中间设有流通主管(292),所述流通主管(292)其中一端水平固定在筒体(25)内壁上,所述流通主管(292)另一端和进水管(27)机械连接,所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桂有
申请(专利权)人:毕桂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