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32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两单向预浸料;所述单向预浸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层和碳纤维层;按照第一方向将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去除第一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去除第二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得到碳纤维预浸料。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碳纤维预浸料在多个方向上的取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预浸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预浸料主要是通过碳纤维浸渍于环氧树脂形成碳纤维层,再将形成的碳纤维层沉积于离型层制备得到,常用作为复合制品的增强材料。目前,通用的碳纤维预浸料为单向预浸料,单向预浸料是指碳纤维在一个方向上取向分布的碳纤维预浸料,即为0度方向预浸料。由于最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通常需要碳纤维预浸料在多个方向上达到力学强度,这样,单向预浸料就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实现碳纤维预浸料的多个方向的取向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旨在实现碳纤维预浸料在多个方向上的取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两单向预浸料;其中,所述单向预浸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层和碳纤维层;按照第一方向将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去除第一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去除第二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得到碳纤维预浸料。可选地,所述单向预浸料还包括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二离型层设于碳纤维层背离第一离型层的表面,所述“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的步骤包括:将第一基层贴合于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去除设于第一方向料的第二离型层。可选地,所述“将第一基层贴合于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的步骤包括:对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以使第一基层贴合于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可选地,所述“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的步骤包括:将第二基层贴合于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去除设于第二方向料的第二离型层。可选地,所述“将第二基层贴合于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的步骤包括:对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以使第二基层贴合于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可选地,所述“按照第一方向将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方向在一所述单向预浸料上设置若干剪切线,并使若干所述剪切线沿所述单向预浸料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按照若干所述剪切线剪切所述单向预浸料,得到若干第一方向料单元,将若干所述第一方向料单元沿所述剪切线的延伸方向拼接,得到所述第一方向料。可选地,所述“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二方向在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上设置若干剪切线,并使若干所述剪切线沿所述单向预浸料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按照若干所述剪切线剪切所述单向预浸料,得到若干第二方向料单元,将若干所述第二方向料单元沿所述剪切线的延伸方向拼接,得到所述第二方向料。可选地,所述“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的步骤包括:控制两对压辊的温度和对压压力,将第一方向料和第二方向料引入两对压辊之间,以使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可选地,所述“控制两对压辊的温度和对压压力”的步骤中,两所述对压辊的温度为50℃~60℃,且/或,两所述对压辊的对压压力为4kgf/cm2~6kgf/cm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碳纤维预浸料,所述碳纤维预浸料由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两单向预浸料;其中,所述单向预浸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层和碳纤维层;按照第一方向将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去除第一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去除第二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得到碳纤维预浸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按照第一方向将一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去除第一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去除第二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再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以此使得两个方向取向的碳纤维层夹设于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得到了在两个方向上取向的碳纤维层的碳纤维预浸料,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碳纤维预浸料在多个方向上的取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步骤S23的细化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步骤S33的细化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步骤S21的细化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步骤S31的细化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45°的第一方向料的工艺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45°的半成品料的工艺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45°的第二方向料的工艺流程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45°的半成品料的工艺流程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45°的碳纤维预浸料的工艺流程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45°的碳纤维预浸料中碳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第一离型层200碳纤维层300第二离型层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两单向预浸料;其中,所述单向预浸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层和碳纤维层;/n按照第一方向将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去除第一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n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去除第二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n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得到碳纤维预浸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两单向预浸料;其中,所述单向预浸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层和碳纤维层;
按照第一方向将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一方向料,去除第一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
按照第二方向将另一所述单向预浸料制成第二方向料,去除第二方向料的第一离型层,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
将第一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一基层的表面贴合于第二方向料中碳纤维层背离第二基层的表面,得到碳纤维预浸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预浸料还包括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二离型层设于碳纤维层背离第一离型层的表面,所述“将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一基层”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基层贴合于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去除设于第一方向料的第二离型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基层贴合于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的步骤包括:
对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以使第一基层贴合于第一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转移至第二基层”的步骤包括:
将第二基层贴合于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去除设于第二方向料的第二离型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基层贴合于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的步骤包括:
对第二方向料的碳纤维层背离第二离型层的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税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喜德盛碳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