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系统以及除去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03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材制造系统具备:增材制造装置,使作为造形物的基材的浆料固化而对造形物进行造形;和除去装置,将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除去,除去装置具有:容器,具有旋转轴,在周壁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部能够固定造形物;和驱动部,使容器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材制造系统以及除去方法
本公开涉及增材制造系统以及除去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层叠来制造三维造形物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层形成部在工作台上形成层,通过粘合液施加单元和紫外线照射单元使层固化。由此,获得埋没在层叠体中的状态的造形物。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6-2034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作为造形物的基材,可以考虑使用作为粒子悬浮的流体的浆料。在以浆料为基材形成造形物的情况下,以埋没在未固化的浆料中的状态得到造形物。然后,将埋没在未固化的浆料中的造形物取出时,存在未固化的浆料附着于造形物的情况。附着于造形物的未固化的浆料需要被清洗和除去。例如,可以考虑操作人员通过手动作业来清洗和除去未固化的浆料。然而,在操作人员的手动作业中,存在无法有效地除去附着于复杂形状的造形物的未固化的浆料的担忧。另外,在造形物的种类增多,或造形物的个数增多的情况下,存在需要更多的作业时间的担忧。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的增材制造系统和除去方法。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增材制造系统具备:增材制造装置,使作为造形物的基材的浆料固化而对造形物进行造形;和除去装置,将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除去,除去装置具有:容器,具有旋转轴,在周壁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部能够固定造形物;和驱动部,使容器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该增材制造系统中,通过增材制造装置使浆料固化而对造形物造形。造形物固定在容器的内部。容器具有旋转轴并借助驱动部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与作为造形物而固化的浆料相比结合力较弱,因此借助在容器的内部产生的离心力,上述浆料从造形物分离。分离的浆料经由设置于容器周壁的多个小孔移送至外部。由此,该增材制造系统能够在容器的内部,容易地获得浆料的附着得到减轻的造形物。因此,根据该增材制造系统,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除去装置可以具有:存积部,具有将外部与内部连通的排出口,将容器收容于内部,将经由小孔而移送到容器外部的浆料存积于内部;和振动部,使存积部振动,使存积部内的浆料从排出口排出。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容器收容在存积部的内部,从造形物分离的浆料经由设置于容器周壁的多个小孔而存积于存积部的内部。振动部使存积部振动,由此存积于存积部内的浆料的流动性增大,因此浆料向排出口的移动变得容易。因此,该增材制造系统能够容易地使从造形物分离的存积部内的浆料从排出口排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除去装置可以具有朝向容器的内表面供给液体或气体的喷嘴。即使在造形物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使容器旋转,供给的液体或气体通过离心力而容易侵入造形物的细节部分。因此,造形物的清洗工序中的工时变短。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的流动性比造形物高,因此上述浆料与供给的液体或气体混合,容易从造形物分离。这样,该增材制造系统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除去方法将附着于由增材制造装置造形的造形物的浆料除去,上述除去方法具有:固定步骤,将造形物固定于具有旋转轴并在周壁设置有多个小孔的容器的内部;和旋转步骤,使在内部固定有造形物的容器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该除去方法中,在固定步骤中,造形物固定在具有旋转轴的容器的内部。在旋转步骤中,容器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与作为造形物固化的浆料相比结合力较弱,因此上述浆料通过在容器内部产生的离心力而从造形物分离。分离出来的浆料经由设置于容器周壁的多个小孔被移送至外部。由此,该除去方法能够在容器的内部容易地获得浆料的附着得到减轻的造形物。因此,该除去方法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除去方法可以具有:存积步骤,将经由容器的小孔而移送到容器的外部的浆料存积于存积部的内部,其中,存积部具有将外部与内部连通的排出口并将容器收容于内部;和排出步骤,使存积部振动,将存积部内的浆料从排出口排出。在存积步骤中,通过将容器收容在存积部的内部,从造形物分离出来的浆料经由设置于容器周壁的多个小孔而存积于存积部的内部。在排出步骤中,通过使存积部振动,存积于存积部内的浆料的流动性增大,因此浆料向排出口的移动变得容易。因此,该除去方法能够容易地使从造形物分离出来的存积部内的浆料从排出口排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除去方法可以具有朝向容器的内表面供给液体或气体的步骤。即使在造形物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使容器旋转,供给的液体或气体也通过离心力而容易侵入造形物的细节部分。因此,造形物的清洗工序中的工时变短。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的流动性比造形物高,因此上述浆料与供给的液体或气体混合,容易从造形物分离。这样,该除去方法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除去方法可以在固定步骤之前具有将造形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模按压于造形物的步骤。在按压的步骤中,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凹模的按压而被除去。由此,在按压的步骤之后的除去方法中需除去的浆料的量减少,因此该除去方法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增材制造系统和除去方法,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于造形物的浆料。附图说明图1是附着有浆料的造形物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系统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系统的控制器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去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去方法中的按压的步骤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增材制造系统;2…增材制造装置;3…除去装置;5…控制器;6…驱动控制部;7…振动控制部;10…容器;11…底部;11a…上表面;11b…下表面;12…周壁;13…小孔;14…固定部件;20…驱动部;21…杆;22…驱动源;30…存积部;32…排出口;34…开口部;36…杆收容筒;40…振动部;45…连通口;50…凹模;60…支承部件;61…保持部;62…主体部;81…喷嘴;82…清洗管;83…清洗泵;100…造形物;110…浆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不反复进行重复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不一定与说明的尺寸比率一致。术语“上”“下”“左”“右”基于图示的状态,是为了方便起见。图1是附着有浆料的造形物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造形物100由增材制造装置进行造形。造形物100是通过层叠而造形的三维的立体物。造形物100的一层例如通过向浆料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而获得。浆料是造形物100的基材。浆料例如是将紫外线固化树脂与陶瓷粉或金属粉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粘度。在从增材制造装置取出造形物100时,存在造形物100在其表面附着有未固化的浆料110的情况。具体而言,存在下述情况,在增材制造装置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n增材制造装置,使作为造形物的基材的浆料固化而对所述造形物进行造形;和/n除去装置,将附着于所述造形物的所述浆料除去,/n所述除去装置具有:/n容器,具有旋转轴,在周壁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部能够固定所述造形物;和/n驱动部,使所述容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JP 2019-0673041.一种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增材制造装置,使作为造形物的基材的浆料固化而对所述造形物进行造形;和
除去装置,将附着于所述造形物的所述浆料除去,
所述除去装置具有:
容器,具有旋转轴,在周壁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部能够固定所述造形物;和
驱动部,使所述容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去装置具有:
存积部,具有将外部与内部连通的排出口,将所述容器收容于内部,将经由所述小孔而移送到所述容器的外部的所述浆料存积于内部;和
振动部,使所述存积部振动,使所述存积部内的所述浆料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去装置具有朝向所述容器的内表面供给液体或气体的喷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田浩二小岛和哉中根孝弥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