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20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1)机械加工过程:1.1使用铰刀铰支架上的2个ΦA孔;1.2精加工支架上的2个ΦA孔;1.3使用第一同轴度芯棒测量支架上2个ΦA孔间的同轴度;(2)焊接过程:2.1将开口挡圈、轴承装入摇臂的轴承孔内形成摇臂组件;2.2使用第二同轴度芯棒将步骤2.1形成的摇臂组件和调整片穿入支架内进行预装配;2.3将第二同轴度芯棒穿入夹具上的安装孔左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具有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容易的特点,能提高同轴度合格率、能提高生产效率、能保证各零件以传动轴为中心旋转时,转动灵活性好,使整个产品的性能指标得到提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度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零组件的装配、使用过程中,存在零组件装配后需要满足转动灵活性的要求,由于该零组件是由机加零件、轴承等零件通过焊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涉及机加、焊接、装配等环节,并且批量大。公司多年来长时间未能有效解决该零组件转动灵活性不好导致产品性能差的问题,被用户多次反馈产品存在故障。所以我公司的工程师通过对产品设计图的研究,发现造成该零组件转动灵活性差、多次反馈产品存在故障的原因是产品设计图中没有规定转动灵活性或同轴度的要求;机加、焊接过程中对多孔零组件间同轴度的要求未识别、未有效控制,如果机械加工过程、焊接过程对零组件间的同轴度控制不好,在装配传动轴后摇臂将会产生转动不灵活的问题。所以为了保证装配后零组件的转动灵活性,经过观察制造过程,从而研发出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具有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容易的特点,能提高同轴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机械加工过程:/n1.1使用铰刀铰支架(4)上的2个ΦA孔(8);/n1.2精加工支架(4)上的2个ΦA孔(8);/n1.3使用第一同轴度芯棒(9)测量支架(4)上2个ΦA孔(8)间的同轴度;/n(2)焊接过程:/n2.1将开口挡圈(6)、轴承(5)装入摇臂(1)的轴承孔内形成摇臂组件;/n2.2使用第二同轴度芯棒(10)将步骤2.1形成的摇臂组件和调整片(7)穿入支架(4)内进行预装配;/n2.3将第二同轴度芯棒(10)穿入夹具上的安装孔左孔内,并依次穿过摇臂组件中支架(4)上左边的ΦA孔(8)、左边的左调整片(7)、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组件间同轴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机械加工过程:
1.1使用铰刀铰支架(4)上的2个ΦA孔(8);
1.2精加工支架(4)上的2个ΦA孔(8);
1.3使用第一同轴度芯棒(9)测量支架(4)上2个ΦA孔(8)间的同轴度;
(2)焊接过程:
2.1将开口挡圈(6)、轴承(5)装入摇臂(1)的轴承孔内形成摇臂组件;
2.2使用第二同轴度芯棒(10)将步骤2.1形成的摇臂组件和调整片(7)穿入支架(4)内进行预装配;
2.3将第二同轴度芯棒(10)穿入夹具上的安装孔左孔内,并依次穿过摇臂组件中支架(4)上左边的ΦA孔(8)、左边的左调整片(7)、轴承(5)内孔、右边的调整片(7)、右边的ΦA孔(8),从夹具上的安装孔右孔穿出,然后依次将衬套(3)压入支架(4)中、导套(2)压入衬套(3)中;
2.4使用第二同轴度芯棒(10)将步骤2.3形成的组件固定在一起,在焊接机上依次将衬套(3)焊接在支架(4)上、导套(2)与衬套(3)焊接在一起,形成零组件;
2.5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力杨一峰黄建斌钱春旸李剑段志杰王家谨李怡单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