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05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包括有圆柱槽体腔,所述圆柱槽体腔外表面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与第三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外顶部,所述第二加强环与卸料锥顶部连接处等高设置,在所述圆柱槽体腔外表面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矩形筋板;所述第三加强环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外底部,在所述圆柱槽体腔外表面第二加强环与第三加强环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梯形筋板;若干所述梯形筋板与若干矩形筋板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支撑设置;通过设置矩形筋板与梯形筋板对圆柱槽体腔起到受力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圆柱槽体腔长久使用而不会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澄清器,尤其涉及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
技术介绍
澄清器用于混合溶液的分离,使混合溶液中的溶液与不溶物沉淀分离出来。现有的澄清器的槽体受力强度差,澄清器的槽体易受力发生形变,不利于槽体的安装、运输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包括有圆柱槽体腔和卸料锥,所述卸料锥顶部从圆柱槽体腔底部向上伸入并固定在圆柱槽体腔内;所述圆柱槽体腔外表面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与第三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外顶部,所述第二加强环与卸料锥顶部连接处等高设置,在所述圆柱槽体腔外表面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矩形筋板,所述矩形筋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上;所述第三加强环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外底部,在所述圆柱槽体腔外表面第二加强环与第三加强环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梯形筋板,所述梯形筋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环与第三加强环;若干所述梯形筋板与若干矩形筋板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支撑设置;通过设置矩形筋板与梯形筋板对圆柱槽体腔起到受力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圆柱槽体腔长久使用而不会发生形变。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卸料锥外表面与圆柱槽体腔内底部之间环设有若干三角加强板,若干所述三角加强板与梯形筋板一一对应设置,且三角加强板与对应的梯形筋板同平面设置。更进一步地,包括濯板,所述濯板呈“L”状设置,若干所述濯板依次呈环状固定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内腔侧壁上,并与圆柱槽体腔内壁形成溢流槽;溢流管连通设置在溢流槽底部。更进一步地,所述濯板上固定设置有堰板,所述堰板顶部呈锯齿状设置。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溢流管和反冲管,所述溢流管与反冲管分别通过筋板水平支撑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外侧壁;所述溢流管与反冲管分别与圆柱槽体腔内腔连通设置;所述圆柱槽体腔内环设有过滤器支撑板,所述溢流管与圆柱槽体腔内腔连通部位设置在过滤器支撑板上方靠近圆柱槽体腔顶部,所述反冲管与圆柱槽体腔内腔连通部位设置在过滤器支撑板下方靠近圆柱槽体腔底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冲管的出液端悬空设置在圆柱槽体腔内腔,且在反冲管的出液端与进液端分别设置有开关阀。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通过在圆柱槽体腔外侧壁设置有矩形筋板与梯形筋板,并通过梯形筋板与若干矩形筋板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支撑设置;从而有利于增强圆柱槽体腔受力强度,保障圆柱槽体腔不易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澄清器的槽体能够长久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澄清器槽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澄清器槽体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附图2中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濯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堰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反冲孔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7所示的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包括有圆柱槽体腔1和卸料锥2,所述卸料锥2顶部从圆柱槽体腔1底部向上伸入并固定在圆柱槽体腔1内;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环3、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所述第一加强环3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顶部,所述第二加强环4与卸料锥2顶部连接处等高设置,在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矩形筋板6,所述矩形筋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上;所述第三加强环5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底部,在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梯形筋板7,所述梯形筋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在圆柱槽体腔1外侧壁设置有矩形筋板6与梯形筋板7,并通过梯形筋板7与若干矩形筋板6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支撑设置;从而有利于增强圆柱槽体腔1受力强度,保障圆柱槽体腔1不易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澄清器的槽体结构能够长久使用。在所述卸料锥2外表面与圆柱槽体腔1内底部之间环设有若干三角加强板8,若干所述三角加强板8与梯形筋板7一一对应设置,且三角加强板8与对应的梯形筋板7同平面设置,这样设置三角加强板8有利于增强卸料锥2与圆柱槽体腔1的连接稳定。还包括有溢流管11和反冲管12,所述溢流管11的出液端设置有开关阀15;所述反冲管12的出液端悬空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内腔,且在反冲管12的出液端与进液端分别设置有开关阀15,这样在通过反冲管12向圆柱槽体腔1内反冲注水清洗时,反冲管12内的水会完全进入到圆柱槽体腔1,而不易发生泄漏。所述溢流管11与反冲管12分别通过筋板13水平支撑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侧壁,这样有利于维持溢流管11与反冲管12的稳定;所述溢流管11与反冲管12分别与圆柱槽体腔1内腔连通设置;所述圆柱槽体腔1内环设有过滤器支撑板14,所述溢流管11与圆柱槽体腔1内腔连通部位设置在过滤器支撑板14上方靠近圆柱槽体腔1顶部,所述反冲管12与圆柱槽体腔1内腔连通部位设置在过滤器支撑板14下方靠近圆柱槽体腔1底部;这样圆柱槽体腔内侧通过过滤器进行分离,上层液体从溢流管11内流出,下层液体从卸料锥2内流出;同时通过反冲管12对圆柱槽体腔1进行反向冲洗。包括濯板9,所述濯板9呈“L”状设置,若干所述濯板9依次呈环状固定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内腔侧壁上,并与圆柱槽体腔1内壁形成溢流槽16;溢流管11连通设置在溢流槽16底部,这样上层溶液通过溢流槽16进入到溢流管11内,能够使得圆柱槽体腔1出液均匀。所述濯板9上固定设置有堰板10,所述堰板10顶部呈锯齿状设置,齿形堰板10起到分液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柱槽体腔(1)和卸料锥(2),所述卸料锥(2)顶部从圆柱槽体腔(1)底部向上伸入并固定在圆柱槽体腔(1)内;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环(3)、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所述第一加强环(3)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顶部,所述第二加强环(4)与卸料锥(2)顶部连接处等高设置,在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矩形筋板(6),所述矩形筋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上;所述第三加强环(5)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底部,在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梯形筋板(7),所述梯形筋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若干所述梯形筋板(7)与若干矩形筋板(6)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支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柱槽体腔(1)和卸料锥(2),所述卸料锥(2)顶部从圆柱槽体腔(1)底部向上伸入并固定在圆柱槽体腔(1)内;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环(3)、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所述第一加强环(3)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顶部,所述第二加强环(4)与卸料锥(2)顶部连接处等高设置,在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矩形筋板(6),所述矩形筋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上;所述第三加强环(5)设置在圆柱槽体腔(1)外底部,在所述圆柱槽体腔(1)外表面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之间圆周设置有若干梯形筋板(7),所述梯形筋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若干所述梯形筋板(7)与若干矩形筋板(6)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支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澄清器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锥(2)外表面与圆柱槽体腔(1)内底部之间环设有若干三角加强板(8),若干所述三角加强板(8)与梯形筋板(7)一一对应设置,且三角加强板(8)与对应的梯形筋板(7)同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琰吴斌钱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强联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