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94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包括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中壳、充电板、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上端一侧轴接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之间卡固充电座中壳,充电座中壳内卡接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内固定充电板,所述主机主要包括主机上壳、主板、隔热支架、发热片、正极片、负极片、底盖、主机下壳,所述主机上壳内锁接主板,主板外侧设有发热片,发热片外侧依次设有正极片、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通过人体导通,形成回路,所述负极片外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开口端处的底盖,底盖外侧罩扣主机下壳,主机下壳固定在主机上壳上。通过电加热、红外加热、微电流的方式共同作用于人的穴位,提高穴位吸收药性,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热微型艾灸仪,都是仅仅通过加热艾绒作用于穴位上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不足之处是吸收效果不好,不能把药效更好吸收。我们针对市场上的产品的缺陷在产品上增加了微电流,微电流透过艾绒把药性通过穴位导入人体,同时增加红外线有利于促进皮肤吸收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方便,通过电加热、红外加热、微电流的方式共同作用于人的穴位,提高穴位吸收药性,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包括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中壳、充电板、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上端一侧轴接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之间卡固充电座中壳,充电座中壳内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卡槽,卡槽内卡接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内固定充电板,充电板用于连接电源,并将电送入卡槽内的主机,所述主机主要包括主机上壳、主板、隔热支架、发热片、正极片、负极片、底盖、主机下壳,所述主机上壳内锁接主板,主板外侧设有发热片,发热片外侧依次设有正极片、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通过人体导通,形成回路,所述负极片外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开口端处的底盖,底盖外侧罩扣主机下壳,主机下壳固定在主机上壳上。所述负极片为环形结构,负极片上均匀分布多个空心结构的立柱,与立柱一一相对所述底盖上设有底盖凸槽孔,与底盖凸槽孔一一相对所述主机下壳上设有下壳槽孔,所述立柱穿过底盖凸槽孔,并从下壳槽孔延伸出来,所述立柱内套接艾灸片,艾灸片与立柱内壁之间设有隔电层,防止艾灸片与立柱内壁之间导电,艾灸片外端延伸到立柱末端,艾灸片内端与正极片接触并导通,所述艾灸片外端及立柱末端分别与人体穴位接触,使得电流经过正极片,再流经艾灸片,再流经人体,再流向负极片完成一个回路。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分别通过线路连接到主板,主板控制负极片、正极片,正极片的作用就是接触艾灸片,艾灸片再接触人体,人体再接触负极片的立柱末端,这样就为电流流动形成一个回路,让电流经过正极片,再流经艾灸片,再流经人体,再流向负极片完成一个回路。所述主板上设有近红外灯,近红外灯与空心结构的立柱一一相对,且艾灸片为空心结构,近红外灯发出的光穿过空心结构的艾灸片照射在人体穴位。所述主板内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内的电池,主板与电池之间设有EVA泡棉,所述主板连通到电池,电池为主板提供电能。所述发热片固定在隔热支架一侧,隔热支架锁接在主机上壳上,所述隔热支架与发热片之间设有隔热棉,所述发热片通过线路连通到主板,主板控制发热片发热。所述主机上壳一侧设有主机充电口,主机充电口内穿套主机充电探针,主机充电探针连通到电池,通过主机充电探针将充电板连通到电池,进而为电池充电。所述主机上壳一侧设有主机电量指示灯,用于显示主机电量。所述主机上壳一侧设有主机开关。所述充电座下壳外侧设有充电指示灯,用于显示主机的充电状态。所述充电座下壳一端设有电源接口,充电板一端设有的充电板电源快接头延伸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充电铜针,充电铜针穿过卡槽底部的开口后延伸到卡槽内,并连接到卡槽内的主机,进而为主机充电。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方便,通过电加热、红外加热、微电流的方式共同作用于人的穴位,提高穴位吸收药性,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产品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充电座上壳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主机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主机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主机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主机下壳分开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充电座的分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的主机的分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具体结构如图1-8所示,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包括充电座下壳1、充电座上壳2、充电座中壳5、充电板6、主机10,所述充电座下壳1上端一侧轴接充电座上壳2,充电座下壳1、充电座上壳2之间卡固充电座中壳5,充电座中壳5内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卡槽7,卡槽7内卡接主机10,所述充电座下壳1内固定充电板6,充电板6用于连接电源,并将电送入卡槽7内的主机10,所述主机10主要包括主机上壳11、主板14、隔热支架15、发热片17、正极片18、负极片19、底盖20、主机下壳21,所述主机上壳11内通过螺丝锁接主板14,主板14外侧设有发热片17,发热片17用于发热,发热片17外侧依次设有正极片18、负极片19,所述正极片18、负极片19通过人体导通,形成回路,实现微电流导入药性,所述负极片19外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11开口端处的底盖20,底盖20外侧罩扣主机下壳21,主机下壳21通过螺丝锁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主机上壳11上,所述主板14上设置近红外灯,近红外灯用于发出红外光,照射穴位。所述负极片19为环形结构,负极片19上均匀分布多个空心结构的立柱23,与立柱23一一相对所述底盖20上设有底盖凸槽孔25,与底盖凸槽孔25一一相对所述主机下壳21上设有下壳槽孔26,所述立柱23穿过底盖凸槽孔25,并从下壳槽孔26延伸出来,所述立柱23内套接艾灸片,艾灸片与立柱23内壁之间设有隔电层,防止艾灸片与立柱23内壁之间导电,艾灸片外端延伸到立柱23末端,艾灸片内端与正极片18接触并导通,所述艾灸片外端及立柱23末端分别与人体穴位接触,使得电流经过正极片18,再流经艾灸片,再流经人体,再流向负极片19完成一个回路。所述主板14上的近红外灯与空心结构的立柱23一一相对,且艾灸片为空心结构,近红外灯发出的光穿过空心结构的立柱23、艾灸片照射在人体穴位。所述近红外灯为850NM的近红外灯,当开机的时候,红外灯发出不可见光(通过摄像机可观察到)照射人体皮肤。所述主板14内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11内的电池12,主板14与电池12之间设有EVA泡棉13,所述主板14连通到电池12,电池12为主板14提供电能。所述发热片17固定在隔热支架15一侧,隔热支架15锁接在主机上壳11上,所述隔热支架15与发热片17之间设有隔热棉16,用于隔热,所述发热片17通过线路连通到主板14,主板14控制发热片17发热。所述正极片18、负极片19分别通过线路连接到主板14,主板14控制负极片19、正极片18,正极片18的作用就是接触艾灸片,艾灸片再接触人体,人体再接触负极片19的立柱23末端,这样就为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中壳、充电板、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上端一侧轴接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之间卡固充电座中壳,充电座中壳内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卡槽,卡槽内卡接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内固定充电板,充电板用于连接电源,并将电送入卡槽内的主机,所述主机主要包括主机上壳、主板、隔热支架、发热片、正极片、负极片、底盖、主机下壳,所述主机上壳内锁接主板,主板外侧设有发热片,发热片外侧依次设有正极片、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通过人体导通,形成回路,所述负极片外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开口端处的底盖,底盖外侧罩扣主机下壳,主机下壳固定在主机上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中壳、充电板、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上端一侧轴接充电座上壳,充电座下壳、充电座上壳之间卡固充电座中壳,充电座中壳内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卡槽,卡槽内卡接主机,所述充电座下壳内固定充电板,充电板用于连接电源,并将电送入卡槽内的主机,所述主机主要包括主机上壳、主板、隔热支架、发热片、正极片、负极片、底盖、主机下壳,所述主机上壳内锁接主板,主板外侧设有发热片,发热片外侧依次设有正极片、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通过人体导通,形成回路,所述负极片外侧设有固定在主机上壳开口端处的底盖,底盖外侧罩扣主机下壳,主机下壳固定在主机上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为环形结构,负极片上均匀分布多个空心结构的立柱,与立柱一一相对所述底盖上设有底盖凸槽孔,与底盖凸槽孔一一相对所述主机下壳上设有下壳槽孔,所述立柱穿过底盖凸槽孔,并从下壳槽孔延伸出来,所述立柱内套接艾灸片,艾灸片与立柱内壁之间设有隔电层,防止艾灸片与立柱内壁之间导电,艾灸片外端延伸到立柱末端,艾灸片内端与正极片接触并导通,所述艾灸片外端及立柱末端分别与人体穴位接触,使得电流经过正极片,再流经艾灸片,再流经人体,再流向负极片完成一个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分别通过线路连接到主板,主板控制负极片、正极片,正极片的作用就是接触艾灸片,艾灸片再接触人体,人体再接触负极片的立柱末端,这样就为电流流动形成一个回路,让电流经过正极片,再流经艾灸片,再流经人体,再流向负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波王小彬黄灿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