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2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包括座椅板,座椅板有凸块,左侧凸块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有连接块,连接块有头枕,第二转动杆有第三齿圈,右侧凸块有多边形杆,多边形杆有圆环,圆环有环形槽,圆环有腿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有高度调节结构,高度调节结构有腿部固定结构,多边形杆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有第一齿圈,驱动电机有第二齿圈,第一齿圈、第二齿圈和第三齿圈有链条,座椅板有滑槽,座椅板有直板,直板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有第三螺纹槽,第三转动杆有T形板,T形板有手部固定结构,T形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常常会有自虐或者自杀倾向,在限制病人时常常需要用到特定的病床对病人的行为进行限制固定,现有的约束装置对患者手脚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约束装置无法进行调节至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同时,约束装置结构单一,不方便调节其他形式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现有的约束装置无法进行调节至适合不同体型的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包括座椅板(1)和驱动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1)的左右侧壁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凸块(2),左侧所述凸块(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4)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5),所述头枕(5),所述第二转动杆(24)的中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齿圈(23),右侧所述凸块(2)内壁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多边形杆(14),所述多边形杆(14)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有圆环(31),所述圆环(31)外壁开设有环形槽(30),所述圆环(31)底部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板(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患者自残的精神科临床约束装置,包括座椅板(1)和驱动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1)的左右侧壁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凸块(2),左侧所述凸块(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4)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5),所述头枕(5),所述第二转动杆(24)的中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齿圈(23),右侧所述凸块(2)内壁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多边形杆(14),所述多边形杆(14)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有圆环(31),所述圆环(31)外壁开设有环形槽(30),所述圆环(31)底部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板(11),所述腿部支撑板(11)连接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连接有腿部固定结构(16),所述多边形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5),所述第一转动杆(15)的中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19),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圈(20),所述第一齿圈(19)、第二齿圈(20)和第三齿圈(23)啮合连接有链条(22),所述座椅板(1)对称开设有滑槽(9),所述座椅板(1)在滑槽(9)的底部外端固定连接有直板(10),所述直板(10)内壁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26),所述第三转动杆(26)上对称开设有第三螺纹槽(27),所述第三转动杆(26)通过第三螺纹槽(27)对称螺纹连接有T形板(7),所述T形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结构(12),所述T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振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日照市荣军康复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