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70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包括安装杆和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杆底部一侧,且所述调整组件上方的所述安装杆侧边设置有固定腰部的定位组件,所述安装杆顶端固定有辅助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一矩形框架状导向框,所述导向框内竖向设置有螺杆,且所述螺杆与所述导向框间隙配合。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需要固定的患者术侧肢体进行定位支撑,从而支撑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确保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保持放松的同时限制肢体处于伸直状态,避免患者因睡眠等未主动保持伸直状态而引起的穿刺点出血问题,且适用于多种身高的介入术后患者使用,增加介入术后护理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介入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对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多种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术侧伸直的情况下卧床24小时,所有的基本生活都需要确保术侧肢体处于伸直状态,以避免屈曲压迫纱布移位,因此需要患者按时翻身时术侧肢体及躯干同步进行,目前在介入治疗术后需要患者主动保持伸直,容易在睡眠以及注意力放松时产生屈曲动作,对于穿刺点恢复较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通过对需要固定的患者术侧肢体进行定位支撑,从而支撑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确保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保持放松,同时避免患者因睡眠等未主动保持伸直状态而引起的穿刺点出血问题,增加介入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杆(1)和调整组件(2),所述调整组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杆(1)底部一侧,且所述调整组件(2)上方的所述安装杆(1)侧边设置有固定腰部的定位组件(3),所述安装杆(1)顶端固定有辅助组件(4);/n所述调整组件(2)包括一矩形框架状导向框(201),所述导向框(201)内竖向设置有螺杆(202),且所述螺杆(202)与所述导向框(201)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框(20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203),且所述滑块(203)与所述螺杆(202)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03)远离所述安装杆(1)一侧横向设置有魔术贴(204),且该魔术贴(204)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杆(1)和调整组件(2),所述调整组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杆(1)底部一侧,且所述调整组件(2)上方的所述安装杆(1)侧边设置有固定腰部的定位组件(3),所述安装杆(1)顶端固定有辅助组件(4);
所述调整组件(2)包括一矩形框架状导向框(201),所述导向框(201)内竖向设置有螺杆(202),且所述螺杆(202)与所述导向框(201)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框(20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203),且所述滑块(203)与所述螺杆(202)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03)远离所述安装杆(1)一侧横向设置有魔术贴(204),且该魔术贴(204)两侧分别为刺面和绒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02)上下两端均伸出所述导向框(201),所述螺杆(202)底端固定有旋钮(202a),且所述螺杆(202)顶端固定有挡块(20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辅助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背板(301)和设置于该背板(301)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