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62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适宜平板式稻田,人工带水插秧;步骤2:水稻收割后经10~15个晴天曝晒,挺立稻茬表面微微发黄,粉碎秸秆全部枯黄后开始田面上水;步骤3:散落在田间破碎秸秆基本分解后,稻田发酵有机肥;将有机肥耙匀,并为将来水稻的生长留下底肥;步骤4:施肥后在稻田引入水蚯蚓;步骤5: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步骤6:根据水草覆盖率程度和留田小龙虾繁育的早苗数量,适时补投优质小龙虾苗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稻收割后将水稻秸秆全部还田,不影响小龙虾生长;从而达到在平板式稻田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小龙虾并清除杂草稻的目的,提高稻田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养生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龙虾隶属节支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原螯虾属,又名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以下统称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稻虾养殖多采用在稻田挖沟,并且在养殖的过程中向内投放饵料,杂草重生,无疑增加了龙虾养殖的成本,还影响了水稻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通过平板式稻田的选择;水稻收割后秸秆的处理;在散落在田间破碎秸秆基本分解后,稻田每亩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150kg;施肥后在稻田引入水蚯蚓,提供优质蛋白质饵料源;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水草品种组合营造更好生态条件;在伊乐藻和小米草覆盖率达到60%~70%时,投放优质小龙虾苗种,充分发挥小米草对小龙虾的促生长作用;查看稻田伊乐藻、小米草和水蚯蚓生物量变动情况;通过以上综合手段,构建稻田良好的生态系统,并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不投喂颗粒饲料,养成的小龙虾体表干净,在市场上价高畅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适宜平板式稻田,人工带水插秧,自然选择,防止小龙虾种质迅速退化,繁育更早的虾苗;步骤2:水稻收割后经10~15个晴天曝晒,挺立稻茬表面微微发黄,粉碎秸秆全部枯黄后开始田面上水;步骤3:散落在田间破碎秸秆基本分解后,稻田每亩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150kg;将有机肥耙匀,使栽种的水草能旺盛生长,并为将来水稻的生长留下底肥;步骤4:施肥后在稻田引入水蚯蚓,提供优质蛋白质饵料源;步骤5: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水草和旱草品种组合营造更好生态条件;步骤6:根据水草覆盖率程度和留田小龙虾繁育的早苗数量,适时补投优质小龙虾苗种。进一步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在水网地区选择种植一季水稻冬季空闲的稻田,稻田面积5~15亩,四周原有的田埂比较牢固,平均高度50cm~60cm,田埂上部宽度40cm~50cm;稻田四周临近田埂的一侧比较低洼,比大田低20cm~30cm,在稻田原有进排水口装上小龙虾防逃网。进一步地,步骤1中人工带水插秧,繁育更早的虾苗;当5月份小龙虾成虾捕捞销售快结束时,保持稻田水位15cm~20cm,人工栽插40日龄左右的秧苗。进一步地,步骤1中人工带水插秧,自然选择,插秧时田面水位维持在15cm~20cm。进一步地,步骤2水稻成熟时,将田面全面排水晒干,然后用收割机收割水稻,保留稻茬高度45cm以上,水稻收割后经10~15个晴天曝晒,挺立稻茬表面微微发黄,覆盖在稻茬上的碎秸秆全部枯黄,稻田开始第一次全面上水,保持田面水位10cm~15cm,让散落在田面的碎秸秆缓慢分解,当碎秸秆初步分解基本结束(第一次上水大约15天后),第二次上水,保持田面水位20cm~25cm,让稻茬浸泡在水中部分秸秆缓慢分解;稻茬浸泡在水中部分变色分解时,再次加水,保持田面水位20cm~25cm,并一致保持该水位至第二年的3月份。进一步地,对收割机出草口进行改造,在出草口加装一片出草引导片,斜45℃角向上,引导上部打碎的秸秆覆盖在挺立稻茬上,将上部打碎的秸秆覆盖在挺立稻茬上,引导片采用普通不锈钢制作。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有机肥以选用鸡粪为主,加EM菌等生物制剂,经过充分发酵杀灭有机肥中的病原菌后,均匀施入翻耕后的稻田中,并用机械耙匀。进一步地,步骤4在稻田翻耕施肥后,当气温降至25℃引水蚯蚓入田,将采回的蚓种均匀撒在稻田肥泥上就告完成,每平方米培养面积按300~500克接种。进一步地,步骤5首次在稻田组合种植水草伊乐藻+旱生植物小米草,伊乐藻栽种区,稻田四周按条状栽种伊乐藻,条带宽2~3米;稻田中间伊乐藻条带和小米草条带间隔栽种,大田中间留3~5条无草投饵区;伊乐藻覆盖面积50%,小米草覆盖面积20%。进一步地,步骤6在伊乐藻和小米草覆盖率达到60%~70%时,投放优质小龙虾苗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平板式稻田的选择,不需要在稻田挖沟就可进行小龙虾的养殖。2、水稻收割后秸秆的处理,让水稻秸秆缓慢分解被水草和浮游生物利用,做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而导致稻田水质迅速恶化,通过水草和浮游生物等生物链途径转化为小龙虾水产品。3、在散落在田间破碎秸秆基本分解后,稻田每亩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150kg;使稻田肥力持续均匀。施肥后在稻田引入水蚯蚓,提供优质蛋白质饵料源。4、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水草品种组合营造更好生态条件,在伊乐藻和小米草覆盖率达到60%~70%时,投放优质小龙虾苗种,充分发挥小米草对小龙虾的促生长作用,查看稻田伊乐藻、小米草和水蚯蚓生物量变动情况,不投喂饲料诱导、迫使小龙虾用有力的大螯和饥额的本能去利用、清除稻田散落的水稻种子、杂草稻种子,给水稻生长留下一个“无杂草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宜平板式稻田,人工带水插秧,自然选择,防止小龙虾种质迅速退化,繁育更早的虾苗;在水网地区选择种植一季水稻冬季空闲的稻田,稻田面积一般5~15亩,四周原有的田埂比较牢固,平均高度达50cm~60cm,田埂上部宽度达40cm~50cm;稻田四周临近田埂的一侧比较低洼,比大田低20cm~30cm,这种低洼面积合计占稻田1%~2%;稻田土壤为粘壤土,不漏水;遇到干旱季节连续30天不下雨,能保持四周低洼地方有水和田面湿润;在稻田原有进排水口装上小龙虾防逃网即可;选择好这样的稻田可以直接用来养殖小龙虾,不需要开挖四周环沟,不需稻渔工程;选择原有田埂较高牢固四周1%~2%低洼面积的平板式稻田直接养殖小龙虾,不需要对稻田改造,保持稻田原有地貌和结构。人工带水插秧,繁育更早的虾苗;当5月份小龙虾成虾捕捞销售快结束时,保持稻田水位15cm~20cm,人工栽插40日龄左右的秧苗,一方面秧苗较老,稻田没有捕尽的小龙虾不会夹断秧苗,另一方面秧苗能迅速活棵返青分蘖,将田面封闭起到遮阴作用,使稻田6~8月水温相对较低,利于留田小龙虾生长、性腺发育,早交配、早繁殖;最早7月份就能见到第一批虾苗,为第二年早上市打下苗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选择适宜平板式稻田,人工带水插秧,自然选择,防止小龙虾种质迅速退化,繁育更早的虾苗;/n步骤2:水稻收割后经10~15个晴天曝晒,挺立稻茬表面微微发黄,粉碎秸秆全部枯黄后开始田面上水;/n步骤3:散落在田间破碎秸秆基本分解后,稻田每亩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150kg;将有机肥耙匀,使栽种的水草能旺盛生长,并为将来水稻的生长留下底肥;/n步骤4:施肥后在稻田引入水蚯蚓,提供优质蛋白质饵料源;/n步骤5: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水草和旱草品种组合营造更好生态条件;/n步骤6:根据水草覆盖率程度和留田小龙虾繁育的早苗数量,适时补投优质小龙虾苗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适宜平板式稻田,人工带水插秧,自然选择,防止小龙虾种质迅速退化,繁育更早的虾苗;
步骤2:水稻收割后经10~15个晴天曝晒,挺立稻茬表面微微发黄,粉碎秸秆全部枯黄后开始田面上水;
步骤3:散落在田间破碎秸秆基本分解后,稻田每亩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150kg;将有机肥耙匀,使栽种的水草能旺盛生长,并为将来水稻的生长留下底肥;
步骤4:施肥后在稻田引入水蚯蚓,提供优质蛋白质饵料源;
步骤5:分区条块状栽种伊乐藻和小米草,水草和旱草品种组合营造更好生态条件;
步骤6:根据水草覆盖率程度和留田小龙虾繁育的早苗数量,适时补投优质小龙虾苗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
在水网地区选择种植一季水稻冬季空闲的稻田,稻田面积5~15亩,四周原有的田埂比较牢固,平均高度50cm~60cm,田埂上部宽度40cm~50cm;稻田四周临近田埂的一侧比较低洼,比大田低20cm~30cm,在稻田原有进排水口装上小龙虾防逃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人工带水插秧,繁育更早的虾苗;当5月份小龙虾成虾捕捞销售快结束时,保持稻田水位15cm~20cm,人工栽插40日龄左右的秧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人工带水插秧,自然选择,插秧时田面水位维持在15cm~2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水稻成熟时,将田面全面排水晒干,然后用收割机收割水稻,保留稻茬高度45cm以上,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业文朱祖荣陈虎王如峰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