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02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养殖池;(2)养殖池处理;(3)投放幼苗;(4)投喂;(5)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草的种植以及虾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管理进行了合理的设置,通过设置泥埂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种植水草为小龙虾提供躲避敌害侵袭及栖息的场所,使得小龙虾的成长环境更加适宜,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小龙虾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淡水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能量、有营养的保健食品,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虾类,在18世纪就成为欧洲人民的重要食物源。我国食用淡水小龙虾的历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消费者对淡水小龙虾的认识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推广,淡水小龙虾食品已普遍进入饭店、宾馆、超级市场、烧烤店和家庭餐桌,小龙虾需求十分旺盛。但由于过度捕捞,小龙虾资源严重缺乏,商品小龙虾的品质参差不齐;就西南地区来说,小龙虾货源不足,在冬季基本无成品虾;而小龙虾养殖模式多数为挖沟式粗放养殖,稻田共养等,亩产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长方体,池深1-1.3m,池埂有20-25°的斜度,池埂宽1.6-1.8米,在池埂四周设置有防逃板,池底设置有出水口,池埂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池中间搭建有泥埂,泥埂的两端与池埂不相连,池埂处种植有水草;(2)养殖池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冲洗干净后暴晒干,再用生石灰水喷洒作消毒处理,再蓄水;(3)投放幼苗: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动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养殖池中;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3-4万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每亩放养规格为1-1.2厘米的虾苗2.5-3万尾;冬春放养在12月份,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种为主,每亩放养1.5-2万尾;(4)投喂:饲料投在池埂浅水中,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饵量占全日饵料的65%-75%,投饵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5)管理:每天保持2小时的曝气机增氧,天气有变时增加曝气机增氧时间;每12-14天换水一次,每15天杀菌一次,每年夏至时节到来前就用正规厂家的改良剂调节水质,改良底部的亚销酸盐和氨氮等,给小龙虾过夏提供保障。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泥埂宽1-1.5米,埂高出水面5-10厘米,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水草为轮叶黑藻、凤眼莲、水花生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组合。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防逃板为高0.5米且内壁光滑的塑料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草的种植以及虾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管理进行了合理的设置,通过设置泥埂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种植水草为小龙虾提供躲避敌害侵袭及栖息的场所,使得小龙虾的成长环境更加适宜,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长方体,池深1m,池埂有20°的斜度,池埂宽1.6-1.8米,在池埂四周设置有防逃板,池底设置有出水口,池埂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池中间搭建有泥埂,泥埂的两端与池埂不相连,池埂处种植有水草;(2)养殖池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冲洗干净后暴晒干,再用生石灰水喷洒作消毒处理,再蓄水;(3)投放幼苗: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动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养殖池中;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3-4万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每亩放养规格为1-1.2厘米的虾苗2.5-3万尾;冬春放养在12月份,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种为主,每亩放养1.5-2万尾;(4)投喂:饲料投在池埂浅水中,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饵量占全日饵料的65%,投饵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5)管理:每天保持2小时的曝气机增氧,天气有变时增加曝气机增氧时间;每12天换水一次,每15天杀菌一次,每年夏至时节到来前就用正规厂家的改良剂调节水质,改良底部的亚销酸盐和氨氮等,给小龙虾过夏提供保障。实施例2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长方体,池深1.3m,池埂有25°的斜度,池埂宽1.6-1.8米,在池埂四周设置有防逃板,池底设置有出水口,池埂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池中间搭建有泥埂,泥埂的两端与池埂不相连,池埂处种植有水草;(2)养殖池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冲洗干净后暴晒干,再用生石灰水喷洒作消毒处理,再蓄水;(3)投放幼苗: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动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养殖池中;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3-4万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每亩放养规格为1-1.2厘米的虾苗2.5-3万尾;冬春放养在12月份,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种为主,每亩放养1.5-2万尾;(4)投喂:饲料投在池埂浅水中,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饵量占全日饵料的75%,投饵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5)管理:每天保持2小时的曝气机增氧,天气有变时增加曝气机增氧时间;每14天换水一次,每15天杀菌一次,每年夏至时节到来前就用正规厂家的改良剂调节水质,改良底部的亚销酸盐和氨氮等,给小龙虾过夏提供保障。本专利技术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草的种植以及虾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管理进行了合理的设置,通过设置泥埂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种植水草为小龙虾提供躲避敌害侵袭及栖息的场所,使得小龙虾的成长环境更加适宜,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长方体,池深1-1.3m,池埂有20-25°的斜度,池埂宽1.6-1.8米,在池埂四周设置有防逃板,池底设置有出水口,池埂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池中间搭建有泥埂,泥埂的两端与池埂不相连,池埂处种植有水草;/n(2)养殖池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冲洗干净后暴晒干,再用生石灰水喷洒作消毒处理,再蓄水;/n(3)投放幼苗: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动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养殖池中;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3-4万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每亩放养规格为1-1.2厘米的虾苗2.5-3万尾;冬春放养在12月份,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种为主,每亩放养1.5-2万尾;/n(4)投喂:饲料投在池埂浅水中,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饵量占全日饵料的65%-75%,投饵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n(5)管理:每天保持2小时的曝气机增氧,天气有变时增加曝气机增氧时间;每12-14天换水一次,每15天杀菌一次,每年夏至时节到来前就用正规厂家的改良剂调节水质,改良底部的亚销酸盐和氨氮等,给小龙虾过夏提供保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长方体,池深1-1.3m,池埂有20-25°的斜度,池埂宽1.6-1.8米,在池埂四周设置有防逃板,池底设置有出水口,池埂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池中间搭建有泥埂,泥埂的两端与池埂不相连,池埂处种植有水草;
(2)养殖池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冲洗干净后暴晒干,再用生石灰水喷洒作消毒处理,再蓄水;
(3)投放幼苗: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动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养殖池中;夏季放养以放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亩放养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稚虾3-4万尾;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每亩放养规格为1-1.2厘米的虾苗2.5-3万尾;冬春放养在12月份,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种为主,每亩放养1.5-2万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泽志向明芝
申请(专利权)人:余庆县兴民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