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625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苗种繁育技术领域。首先选购或通过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对采集的抱卵虾进行选择和分类,随后进行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最后对获取的离体受精卵胚胎进行集中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保证循环水水质的处理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离体孵化培育进行室内可控工厂化规模化繁育,显著提高了人工育苗的生产效率,实现克氏原螯虾室内人工规模化育苗的可控性和生产的计划性,创新了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和养成模式,有效促进了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及养殖模式的升级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具体涉及克氏原螯虾的工厂规模化人工育苗,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苗种繁育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蝲蛄科,原产于北美,1929年由日本引入我国,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河沟池塘和各大水系中,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及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经济品种。随着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工养殖尤其是稻虾种养模式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养殖规模和产量日趋扩大,因而规模化养殖所需的优质稳定的苗种配套问题日益突出。此外,常规养殖模式成品虾季节性集中上市也极大制约了该产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目前克氏原螯虾苗种主要来自稻田、池塘自繁自育方式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由于该虾先天抱卵量少、自残率高、苗种运输成活率低,因此这种常规育苗方式产量、效率低,效益差,如一般稻田、池塘育苗亩产仅有数万尾,产量仅为二、三百斤左右,只能适合小规模就地养殖,无法适应规模化专业化大生产,而克氏原螯虾至今没有象河蟹、罗氏沼虾一样工厂化专业化育苗场、良种场,工厂化、规模化离体育苗技术模式目前还是空白,因此如何提高人工育苗产量和效率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此外在成品虾方面,由于克氏原螯虾养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养殖期一般为每年4-5月投苗饲养45-60天到5-7月份起捕上市销售,这种单一的养殖模式导致成品虾季节性集中上市,市场价格大幅回落,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而在一年中的春季和秋冬季两端(11月至翌年4月)因成品虾稀少而价格大幅攀升,即市场有虾的时候价格过低,而有行情的时候市场却没有成品虾供应,这种现状极大制约了产业进一步良性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人工离体育苗的方法,通过获得批量抱卵虾(采购或专池培育),进行抱卵虾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人工或化学处理技术)和在可控条件下离体受精卵胚胎发育(专用孵化发育装置设备),以及全程循环水水质处理控制,实现抱卵虾胚胎发育到孵化出苗过程的可控化,从而进行克氏原螯虾高效人工育苗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首先选购或通过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对采集的抱卵虾进行选择和分类,随后进行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最后对获取的离体受精卵胚胎进行集中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保证循环水水质的处理控制。进一步地,采用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时,所用亲本虾规格范围为雌虾20-30g,雄虾25-35g。进一步地,采用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时,所述亲虾交配产卵繁育池面积为5-10亩,池深1.5-1.8m,水深0.6-1m,池内设有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进一步地,所述亲虾交配产卵繁育池设置于温室或露天土池。进一步地,对获取的抱卵虾选择和分类时,收集的抱卵虾按受精卵胚胎发育程度分为3类:第一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灰白半透明;第二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黑色或褐色;第三类是腹部受精卵已破膜;进行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时,采用人工或化学脱卵技术对第一类抱卵虾进行受精卵离体操作,收集的受精卵进行前处理后进入专用可控孵化设备进行离体胚胎发育孵化管理;第二类抱卵虾移入亲虾培育池继续专池培育,根据生产计划利用水温控制受精卵胚胎发育速度;第三类抱卵虾移入幼体培育池直接进行幼体培育。进一步地,对获取的离体受精卵胚胎发育孵化时,采用离体孵化设备及循环水处理工艺(即对孵化用水进行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加温等处理工艺),孵化设备水温调节范围为16-32℃。进一步地,通过专用孵化设备,按照1-2℃/天的升温速率将孵化水温从室温逐渐加温至25-30℃。受精卵胚胎孵化出膜后经3次脱壳成为成品离体苗,其规格为体长0.7-0.9cm,体重6-8万尾/kg,即可进入虾苗标粗阶段即中间培育或直接放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设施条件优良,工厂化育苗车间占地面积小,育苗生产效率高;应用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显著提高了抱卵虾培育效率;育苗水体通过自动处理循环利用,每个育苗单元系统用水量很少仅几个立方,水温、水质自动监控实现精准可控,使得可控性和管理效率极大提高。本专利技术通过专用离体孵化装置设施进行受精卵胚胎孵化发育,幼体出苗的同步性和规格整齐性大大提高,有效减少苗种培育过程中的自残率,从而提高苗种的育成率;通过温控等措施可对受精卵胚胎孵化发育进行有计划控制,可延长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期,育苗期从一般常规方式的10-11月可延长至12-1月,大大提高了育苗产量,同时可以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育苗生产,创新了人工育苗模式,可进行早繁苗生产,实现克氏原螯虾反季节养殖生产和商品虾均衡上市,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有效促进了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及养殖模式升级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专用可控孵化设备购自上海泓循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包括抱卵虾获得(集中批量采购或专池培育)、抱卵虾选择和分类、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受精卵胚胎孵化发育和循环水水质处理控制。所述亲本虾交配产卵池(温室或露天土池)面积为5-10亩,池深1.5-1.8m,水深0.6-1m,池内设有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50-100只/亩。所述培育抱卵虾所用亲本虾规格范围为雌虾20-30g,雄虾25-35g。所述的抱卵虾按受精卵胚胎发育程度分为3类:第一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灰白半透明即将于近期破膜;第二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黑色或褐色,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胚胎发育;第三类是腹部受精卵已破膜。将第一类抱卵虾进行受精卵离体操作,采用人工或化学脱卵技术进行脱卵离体操作,收集的受精卵经消毒等措施处理后进入专用可控孵化设备进行离体胚胎发育管理;第二类抱卵虾移入亲虾培育池继续培育,根据生产计划制定温控计划(利用水温控制受精卵胚胎发育速度);第三类抱卵虾移入幼体培育池直接进行幼体培育。所述离体受精卵胚胎孵化发育采用专用离体孵化设备及循环水处理工艺,孵化设备水温调节范围为16-32℃,将孵化水温从当时室温逐渐加温至25-30℃(每日升温2℃)。所述受精卵胚胎孵化出膜后经3次脱壳成为成品离体苗,其规格为体长0.7-0.9cm,体重6-8万尾/kg,即可进入标粗阶段(中间培育)或直接放养。实施例2露天亲虾交配产卵池面积为10亩,池深1.8m,水深0.8-1m,池内设置专用人工虾巢50-100只/亩。培育抱卵虾所用亲本虾规格范围为雌虾20-30g,雄虾25-35g,雌雄性比2-3:1。将抱卵虾按受精卵胚胎发育程度分为3类:第一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灰白半透明即将于近期破膜;第二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黑色或褐色,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胚胎发育;第三类是腹部受精卵已破膜。将第一类抱卵虾进行受精卵离体操作,采用人工或化学脱卵技术进行脱卵离体操作,收集的受精卵经消毒等措施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购或通过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对采集的抱卵虾进行选择和分类,随后进行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最后对获取的离体受精卵胚胎进行集中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保证循环水水质的处理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购或通过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对采集的抱卵虾进行选择和分类,随后进行受精卵胚胎离体操作,最后对获取的离体受精卵胚胎进行集中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保证循环水水质的处理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时,所用亲本虾规格范围为雌虾20-30g,雄虾25-35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专池培育获取抱卵虾时,所述亲虾交配产卵繁育池面积为5-10亩,池深1.5-1.8m,水深0.6-1m,池内设有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亲虾交配产卵繁育池设置于温室或露天土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离体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对获取的抱卵虾选择和分类时,收集的抱卵虾按受精卵胚胎发育程度分为3类:第一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灰白半透明;第二类是未破膜,受精卵胚胎颜色呈黑色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增洪许洪杰陈浩王根林刘国锋水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