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57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扶垄塑沟对滨海退化湿地中的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进行微地形改造,通过人为定量化增加地表地形的复杂度和异质性来增大土壤表层的粗糙度,从而增强对潮汐水动力的干扰,增加盐地碱蓬种子的有效截留量;通过扶垄塑沟形成的规则起伏状土壤地形地貌,既可以储存水分、缓解水盐胁迫,又可以拦截潮汐中的种子流和营养物质,促使种子萌发,最终起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机械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近自然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滨海湿地分布于海陆交界处和淡咸水交汇处的沿海地带,通常位于海岸带或河口附近。受海陆交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为动态的、复杂的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资源供给、调节大气环境、蓄洪防旱、污染物降解、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社会文化载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滨海盐沼湿地占据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关键界面,提供多种生态和经济功能,如:为濒危鸟类、底栖生物和鱼类提供生活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固碳、释放氧气等)。尽管全球各个国家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近几十年来,滨海湿地盐沼生态系统还是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和丧失。其退化和丧失的主要驱动力为: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对湿地的侵蚀和淹没;人为活动如围填海活动(修建港口、筑坝修路、石油开采、农田及养殖、工业及居民用地)和污染(石油污染事件、养殖废水排放、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排水、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生物入侵和生物干扰(如互花米草入侵、动物植食);极端气候事件(极端干旱和风暴潮)以及水文连通受阻、减弱和时空分布不均衡等。以上原因共同导致滨海湿地的退化和大面积丧失。而重要物种的恢复和修复是使退化湿地重新展示其生态功能的重要有力措施之一。盐地碱蓬作为中国北方滩涂湿地的明星物种,在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栖息地结构和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近年来,滨海湿地盐地碱蓬面积出现大幅度萎缩,其中高、中潮位的盐地碱蓬群落退化尤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水文连通格局在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发生改变,导致盐地碱蓬大面积萎缩和丧失。尤其是在中、高潮滩,由于潮汐淹没频率较低,太阳辐射导致的水分蒸发强度大,形成大面积裸斑区域,目前针对盐地碱蓬的退化并没有较好的修复方法,主要还是保持不干扰,遵循自然修复的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够有效修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简单易行,生态效益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落地时期或落地后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中的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所述修复的方法为:在待修复区域地表进行扶垄塑沟。优选的,所述修复的施工时间为11月底~12月底。优选的,所述修复的施工时间为两次大潮的中间时段。优选的,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的中、高潮滩区域。优选的,当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的中潮滩区域时,所述扶垄塑沟的垄高为20~30cm,垄宽为50~80cm,沟深为5~8cm。优选的,当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的高潮滩区域时,所述扶垄塑沟的垄高为20~30cm,垄宽为50~80cm,沟深为10~15cm。优选的,所述扶垄塑沟的模式包括三种,分别为:仅平行于潮汐方向扶垄塑沟、仅垂直于潮汐方向扶垄塑沟、在平行于潮汐方向和垂直于潮汐方向上交错扶垄塑沟。优选的,所述扶垄塑沟使用犁耕机进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落地时期或落地后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中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所述修复的方法为:在待修复区域地表进行扶垄塑沟。本专利技术通过扶垄塑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微地形改造,通过人为定量化增加地表地形的复杂度和异质性来增大土壤表层的粗糙度,从而增强对潮汐水动力的干扰,增加盐地碱蓬种子的有效截留量。本专利技术通过扶垄塑沟人工构造规则的起伏状土壤地形地貌,既可以储存水分、缓解水盐胁迫,又可以拦截潮汐中的种子流和营养物质,促使种子萌发,最终起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根据待修复区域的潮位特征选择合适的修复参数,构建合适的沟垄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修复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修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态效益好,后期维护方便,便于大规模机械作业,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修复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广泛应用于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近自然修复。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够提高表层土壤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且能够大幅度增加原有盐地碱蓬的密度和覆盖率,明显提高退化区域盐地碱蓬的生物量和种子源强度,并能聚集螃蟹等底栖生物的定居,增加修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扶垄塑沟修复方法的概念图,其中左侧的图为扶垄塑沟修复方法的三维常规概念图,右侧的图为高、低潮位下扶垄塑沟修复方法的二维剖面概念图;图2为不同扶垄塑沟模式和参数修复下的盐地碱蓬群落密度对比柱状图;图3为不同扶垄塑沟模式和参数修复下的盐地碱蓬覆盖度对比柱状图;图4为不同起垄模式和参数修复下盐地碱蓬群落内螃蟹洞数量的对比柱状图;图5为不同起垄模式和参数修复下区域的土壤盐度变化对比柱状图;图6是不同起垄模式和参数修复下的区域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对比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术语进行解释:盐地碱蓬(Suaedasalsa):为藜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肉质,耐盐碱,是中国北方滩涂湿地重要的植被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而且具有较好的耐盐碱特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退化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潮滩湿地先锋物种的盐地碱蓬,其生境是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白鹭、鹬等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同时还具有维持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防风固堤、调节气候等多种重要生态作用。盐地碱蓬常分布于海陆交互作用的潮滩地带,大面积盐地碱蓬在潮滩分布形成奇特壮丽的“红地毯”景观,例如我国北方的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地。水文连通:是指以水为介质的物质、能量及生物在水文循环各要素内或各要素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落地时期或落地后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中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所述修复的方法为:在待修复区域地表进行扶垄塑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修复的施工时间为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落地时期或落地后期,具体优选为11月底~12月底,且在施工时需尽量避免较大潮汐时间的干扰,优选在两次大潮的中间时段进行施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中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所述滨海退化湿地具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连通受阻的滨海湿地,所述裸斑区域具体是指由高盐胁迫导致的盐地碱蓬裸斑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待修复区域优选为滨海退化湿地的中、高潮滩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落地时期或落地后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中的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所述修复的方法为:在待修复区域地表进行扶垄塑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退化湿地盐地碱蓬的扶垄塑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落地时期或落地后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中的盐地碱蓬种群退化区域或裸斑区域;所述修复的方法为:在待修复区域地表进行扶垄塑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的施工时间为11月底~12月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的施工时间为两次大潮的中间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区域为滨海退化湿地的中、高潮滩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保山马旭隋皓辰王青邱冬冬刘泽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