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71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它包括呈九宫格排列划分土地;修筑田埂;开挖鱼塘,搭建鸭棚和鹅棚;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定期抽取鱼塘内的水灌溉土地,鸭毛、鹅毛混合巨大芽孢杆菌均匀投入到土地;投入粉碎的石灰岩和玄武岩;利用自然循环使得能量、矿物质在板结土地上流转,减少化肥农药的介入;通过草本植物扎根,辅以天然矿物岩石粉末、腐烂的蛋白质等物质,快速恢复板结土地的土壤微观生态,使其具有分解、流动、转化矿物质的能力,大大提升土壤活性。在修复土壤的同时还可以获取一定的鸭、鹅、鱼、田螺等农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尤其是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
技术介绍
工业化农业以来,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田出现土壤板结、酸性化等后果。部分农业专家采用了自然农法进行耕作,以期利用自然农法(冈田茂吉提出的自然农法:依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物)耕作方式使得农业摆脱化肥农药的束缚。然而长期实践后发现,该类耕作方式固然起到一定的土壤修复作用,然而产量断崖式下跌,显然不是现代农业可以承受的。其主要原因是一般的土壤难以承受现在作物对于肥力的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依赖化肥农药且肥力具有一定保证的土壤修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修复土地划分为尺寸相同的9块,且这9块土地呈九宫格排列,分别标号为1-9号;2)在1-4、7-9号土地的边缘修筑田埂,所述田埂高度为0.5米;3)在5号土地开挖鱼塘,鱼塘深度2米,并投入罗非鱼、草鱼鱼苗和田螺,在6号土地搭建鸭棚和鹅棚,6号土地与5号土地交界处设置便于鸭子、鹅进入鱼塘的栈道,并且在5和6号土地外周搭建护栏,防止鸭子、鹅逃跑;4)在1-4、7-9号土地上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开始计时;5)当计时满6个月后,开始将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割取投入5号土地的鱼塘和6号土地的鸭棚、鹅棚;与此同时往鱼塘内投入水葫芦幼苗,按照每亩投放2市斤的量进行投放,可进一步降低鱼塘含氮量;6)将6号土地产生的所有粪便投入5号土地的鱼塘内;7)当计时满10个月后开始定期抽取5号土地鱼塘内的水灌溉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开始定期将6号土地产生的鸭毛、鹅毛混合巨大芽孢杆菌后均匀投入到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将鱼塘内产出的水葫芦打捞出三分之二均匀埋入1-4、7-9号土地中;由于水葫芦本身透气性极佳,埋入土中后可作为生物肥,且自身缓慢分解的纤维可进一步改善土壤的板结,并且使得土壤长时间处于较为透气的状态;8)当计时满12个月后开始定期挖取5号土地鱼塘内的淤泥均匀投入到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开始定期投入粉碎的石灰岩和玄武岩到1-4、7-9号土地;9)当计时满60个月后土壤修复完毕,1-4、7-9号土地可用于自然农法耕作。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1-9号土地面积均为1亩,本专利技术依赖于各个区域的相互配合,过大则难以操作,过小则无法达到规模效应,难以实现动植物稳定。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1-4、7-9号土地的田埂均设有排水渠通向5号土地的鱼塘。当雨水过多时,可向鱼塘排水。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种植方式为撒播种子,上述三者的种子按照重量比2:1:2进行称取并混合,按照每亩15市斤的量进行均匀撒播。具体的,所述步骤5)中,1-4、7-9号土地的植物按照土地标号顺序割,第一天割1号土地,第二天割2号土地,以此类推,且每次只割一块土地上的七分之一植株。保证可持续种植。具体的,所述步骤7)中,巨大芽孢杆菌重量是鸭毛、鹅毛重量之和的百分之一,每周操作一次。控制分解速度。具体的,所述步骤8)中,石灰岩和玄武岩的重量比为2:1,每亩单次投入5公斤,每月操作一次。循序渐进的改进土壤疏松度,持续投入矿物质,配合各种植物提高土壤肥力。进一步地,所述巨大芽孢杆菌采用包覆法处理,以减缓释放速度,所述包覆法包括以下步骤:生物质组合物包含具有一定颗粒大小分布的固体生物质颗粒,生物质颗粒为混合有巨大芽孢杆菌的奶酪,所述颗粒大小小于180μm,通过最小化较大颗粒组分的比例利用窄的颗粒大小分布,生物质组合物能够形成更为稳定的浆料悬液;这对确保生物质组合物具有均匀的组成从而使得包覆颗粒显示出一致的抗结块性能是重要的。进一步地,所述包覆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计,将聚(α-苹果酸)50~80份、聚乙二醇20~30份混合后分散于三氯甲烷300~400份中,升温搅拌,再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5~8份,边搅拌边反应,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加入至石油醚300~400份,滤取沉淀物,用水冲洗沉淀物,再进行干燥后,得到基体材料;将尿素20~30份、磷酸铵10~20份、硫酸铵10~20份分散于100~120份水中,再升温后,加入淀粉30~40份,搅拌均匀后,冷却后,将析出的固体物滤出,得到淀粉包覆的肥料晶体;将基体材料、淀粉包覆的肥料晶体与水100~200份混合,再边搅拌边滴加由环糊精配置成的水溶液,滴加完毕后,进行超声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至少10小时,将生物质组合物嵌入肥料晶体中成为被包覆的生物缓释组合物。具有长时间增殖、释放和为土地增肥的作用。进一步地的,所述升温搅拌的步骤中,升温温度是40~50℃,搅拌时间0.5~1小时,反应时间是35~45℃,反应时间1~2小时,干燥时间是110~120℃,干燥时间4~6小时,升温温度是80~90℃,冷却温度1~3℃,超声反应时间是20~40min,反应时间温度10~20℃,环糊精是指β环糊精,由环糊精配置成的水溶液的浓度是50~80g/L。本专利技术的土壤修复原理:先利用根系发达的各种草本植物改造板结土地,利用鱼塘为草本植物提供必要的氮肥,而鸭、鹅与草本植物一道为鱼塘提供食物;再通过鸭、鹅为板结土地提供腐化的蛋白质(混合有巨大芽孢杆菌的鸭毛、鹅毛可快速腐烂,提供蛋白质),加上草本植物繁茂的根须,大大提高土壤的活性,繁育出大量土壤细菌,又进一步促进了土壤的肥力;最后投入矿物岩石粉末,在丰富的细菌环境中,各类细菌参与矿物质的流通、转化,土壤充满活性,具备了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是为活性土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自然循环使得能量、矿物质在板结土地上流转,减少化肥农药的介入;通过草本植物扎根,辅以天然矿物岩石粉末、腐烂的蛋白质等物质,快速恢复板结土地的土壤微观生态,使其具有分解、流动、转化矿物质的能力,大大提升土壤活性。在修复土壤的同时还可以获取一定的鸭、鹅、鱼、田螺等农副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土地划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修复土地划分为尺寸相同的9块,且这9块土地呈九宫格排列,分别标号为1-9号;2)在1-4、7-9号土地的边缘修筑田埂,所述田埂高度为0.5米;3)在5号土地开挖鱼塘,鱼塘深度2米,并投入罗非鱼、草鱼鱼苗和田螺,在6号土地搭建鸭棚和鹅棚,6号土地与5号土地交界处设置便于鸭子、鹅进入鱼塘的栈道,并且在5和6号土地外周搭建护栏,防止鸭子、鹅逃跑;4)在1-4、7-9号土地上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开始计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1)将待修复土地划分为尺寸相同的9块,且这9块土地呈九宫格排列,分别标号为1-9号;/n2)在1-4、7-9号土地的边缘修筑田埂,所述田埂高度为0.5米;/n3)在5号土地开挖鱼塘,鱼塘深度2米,并投入罗非鱼、草鱼鱼苗和田螺,在6号土地搭建鸭棚和鹅棚,6号土地与5号土地交界处设置便于鸭子、鹅进入鱼塘的栈道,并且在5和6号土地外周搭建护栏;/n4)在1-4、7-9号土地上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开始计时;/n5)当计时满6个月后,开始将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割取投入5号土地的鱼塘和6号土地的鸭棚、鹅棚;与此同时往鱼塘内投入水葫芦幼苗,按照每亩投放2市斤的量进行投放;/n6)将6号土地产生的所有粪便投入5号土地的鱼塘内;/n7)当计时满10个月后开始定期抽取5号土地鱼塘内的水灌溉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开始定期将6号土地产生的鸭毛、鹅毛混合巨大芽孢杆菌后均匀投入到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将鱼塘内产出的水葫芦打捞出三分之二均匀埋入1-4、7-9号土地中;/n8)当计时满12个月后开始定期挖取5号土地鱼塘内的淤泥均匀投入到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开始定期投入粉碎的石灰岩和玄武岩到1-4、7-9号土地;/n9)当计时满60个月后土壤修复完毕。/n...

【技术特征摘要】
1.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修复土地划分为尺寸相同的9块,且这9块土地呈九宫格排列,分别标号为1-9号;
2)在1-4、7-9号土地的边缘修筑田埂,所述田埂高度为0.5米;
3)在5号土地开挖鱼塘,鱼塘深度2米,并投入罗非鱼、草鱼鱼苗和田螺,在6号土地搭建鸭棚和鹅棚,6号土地与5号土地交界处设置便于鸭子、鹅进入鱼塘的栈道,并且在5和6号土地外周搭建护栏;
4)在1-4、7-9号土地上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开始计时;
5)当计时满6个月后,开始将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割取投入5号土地的鱼塘和6号土地的鸭棚、鹅棚;与此同时往鱼塘内投入水葫芦幼苗,按照每亩投放2市斤的量进行投放;
6)将6号土地产生的所有粪便投入5号土地的鱼塘内;
7)当计时满10个月后开始定期抽取5号土地鱼塘内的水灌溉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开始定期将6号土地产生的鸭毛、鹅毛混合巨大芽孢杆菌后均匀投入到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将鱼塘内产出的水葫芦打捞出三分之二均匀埋入1-4、7-9号土地中;
8)当计时满12个月后开始定期挖取5号土地鱼塘内的淤泥均匀投入到1-4、7-9号土地,与此同时,开始定期投入粉碎的石灰岩和玄武岩到1-4、7-9号土地;
9)当计时满60个月后土壤修复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1-9号土地面积均为1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1-4、7-9号土地的田埂均设有排水渠通向5号土地的鱼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种植方式为撒播种子,上述三者的种子按照重量比2:1:2进行称取并混合,按照每亩15市斤的量进行均匀撒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农法活性土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1-4、7-9号土地的植物按照土地标号顺序割,第一天割1号土地,第二天割2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品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