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38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公开了一种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首先从视频监控系统中采集实时图像,并记录采集操作发起的系统时间即标准时间;然后通过智能识别算法对图像中显示的时间标注字符识别输出时间信息;再与图像采集时刻的标准时间对比,根据设定的时间同步容差阈值,判断并筛选出时间异常的IPC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智能算法与软件程序实现,能够准确发现视频监控系统中与标准时间偏差程度超出容差阈值的IPC设备。具有灵活高效、实施便捷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可用于公共安全和其它行业的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状态的检测。
技术介绍
视频监控设备主要是指IPC(网络摄像机),作为各类视频监控系统中采集图像信息的核心设备,除了要保证图像内容完整与画面质量良好外,时间信息也是监控图像必备的内容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当发生治安或特定事件后,公安部门技侦工作基于多监控图像时序关联的目标追踪需求,或相关行业在对特定业务场景的流程、事件追溯时,都对监控视频和录像的时间准确性有较高要求。很多视频监控系统普遍存在IPC设备时间与系统标准时间之间的偏差,发生该现象的IPC设备比例大约在40%—60%,且伴有随机的不可预知性。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时间偏差值从十多秒到几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这种在监控场景‘平安无事’时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能造成视频监控系统潜在的风险,直接影响就是,‘时间失效’的监控图像提供的证据将大打折扣,甚至因不具备法律法规效力而无法使用的严重后果,极大降低了监控系统的应用价值。目前,视频监控系统中的IPC设备一般可支持基于NTP协议的时间同步功能,但由于IPC设备的时钟信号保持机制本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限,实际同步效果不理想。同时,这种同步方案对实施中的各项部署条件和配套管理措施有较高要求,其整体不经济性,也是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一种灵活高效、实施便捷的方案,能够及时发现视频监控系统中与标准时间偏差程度超出容差阈值的IPC设备,以便辅助人工按需进行校准工作。<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能方便视频监控设备时间是否同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某一时刻,从视频监控系统发起采集某一路监控点位IPC设备的实时图像,同时记录该时刻的视频监控系统时间作为标准时间;步骤b、识别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即设备时间;步骤c、计算所述标准时间与设备时间之间的偏差;步骤d、将所述偏差与视频监控系统指定的时间同步容差阈值比较,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时间同步容差阈值,则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否则认为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同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如果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无法被正常识别,则在延迟某一时段后,返回执行步骤a;如果返回次数超过设定次数,并且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仍无法被正常识别,则直接认定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进一步的,按照步骤a至步骤d的方式,遍历视频监控系统所包含的全部待检监控点位,将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的设备记录入集合S0。更优化的方案是,在下一时段,按照步骤a至步骤d的方式,遍历所述集合S0所包含的监控点位,将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的设备记录入集合S1。最佳的,跟踪从图像采集指令发出到设备图像视频帧形成的耗用时长,记为Tp;所述步骤d修正为:将所述偏差与视频监控系统指定的时间同步容差阈值与Tp之和比较,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时间同步容差阈值与Tp之和,则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否则认为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同步。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纯软件程序实现,无需在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加装显性的硬件设备和辅助仪器,可实现绿色部署。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视频监控图像中标注的时间字符采用图像目标分析技术实现,保障了实施方案的普适性与输出结果的真实性。3)本专利技术在应用时,可与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基于NTP协议的时间同步功能融合并存,是对现有同步效果缺陷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并且实现了“准实时”效果的IPC设备时间异常发现机制,实用价值明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时间段初步检测监控系统全部设备形成疑似不同步设备集合的整体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第二时间段再次检测疑似不同步设备集合中的设备形成确认不同步设备集合的整体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借助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识别算法,通过对视频图像中显示的时间标注字符(该对象由《GA/T751-2008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定义)进行智能识别,从而提供一种对视频监控设备时间信息采集的通用方法,并将其与标准时间对比,以辅助人工对时间同步异常的IPC设备进行按需校准工作。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时间段初步检测监控系统全部设备形成疑似不同步设备集合的整体流程图,主要步骤如下:步骤i、在某一时段,从视频监控系统中采集一路监控点位IPC设备的实时图像,并记录该点位图像采集发起时刻的标准时间;步骤ii、将当前所采集图像输入智能识别算法,识别出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代表的时间信息;步骤iii、判断时间信息是否可识别,如果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无法被正常识别,则在延迟某一时段后,返回执行步骤S1,返回次数加1;如果返回次数不小于设定次数,并且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仍无法被正常识别,则直接认定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将该设备写入疑似时间不同步设备集合S0;步骤iv、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偏差;步骤v、比较视频监控系统指定的时间同步容差阈值,如果偏差超过阈值,则记录的点位IPC设备入疑似时间不同步设备集合S0;步骤vi、判断是否检索到视频监控系统的最后一个设备,如果是,则停止;否则,返回步骤i。这样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全部待检点位的遍历,并得到所有时间偏差超过阈值的点位IPC设备集合S0;由于时间标注字符在背景透明的自然场景图像中,极易受到光线环境变化及关联因素的干扰,需要在多个时段实施检测,以寻求最优识别结果。如图2所示,在第一时段之后的第二时段,依照步骤i至步骤vi的方式,完成对疑似时间不同步设备集合S0监控点位的遍历,得到时间偏差超过阈值的点位IPC设备集合S1,集合S1中的设备为确信时间不同步的IPC设备,需要进行时间校准。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的,步骤i包括如下细分步骤:1-1)在时段1,请求实时视频码流,解码得到1张有效帧图像;1-2)在发出视频请求指令的同一时刻,获取系统时间(即标准时间)T0;T0=2019-10-1009:18:58优选的,跟踪从请求指令发出,到解码所用视频帧形成时刻的耗用时长,记为Tp。Tp=1秒步骤ii包括如下细分步骤:2-1)将采集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在某一时刻,从视频监控系统发起采集某一路监控点位IPC设备的实时图像,同时记录该时刻的视频监控系统时间作为标准时间;/n步骤b、识别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即设备时间;/n步骤c、计算所述标准时间与设备时间之间的偏差;/n步骤d、将所述偏差与视频监控系统指定的时间同步容差阈值比较,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时间同步容差阈值,则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否则认为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同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某一时刻,从视频监控系统发起采集某一路监控点位IPC设备的实时图像,同时记录该时刻的视频监控系统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步骤b、识别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即设备时间;
步骤c、计算所述标准时间与设备时间之间的偏差;
步骤d、将所述偏差与视频监控系统指定的时间同步容差阈值比较,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时间同步容差阈值,则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不同步,否则认为该监控点位IPC设备时间与标准时间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监控设备时间同步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中,如果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无法被正常识别,则在延迟某一时段后,返回执行步骤a;
如果返回次数超过设定次数,并且所述实时图像中的时间标注字符所表达的时间信息仍无法被正常识别,则直接认定该监控点位IPC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晖杨小波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