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69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底座、立杆、横杆以及防护板;所述立杆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顶端,所述横杆两端通过支撑件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横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杆件和防护板件均为玻纤钢材料采用高温高压压铸成型,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和韧性好的特点,可以用于建筑施工外墙防护、道路抢修、安全隔离的场所,防护安全性能更可靠。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支架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外墙防护、道路抢修、安全隔离等场所大多使用传统塑料防护板或网状防护网,传统塑料防护板或网状防护网,易碎易破,长久风吹日晒容易分化,强度低,防护安全性能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底座、立杆、横杆以及防护板;所述立杆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顶端,所述横杆两端通过支撑件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横杆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个角端设有定位螺杆孔,所述底板顶端设有立杆座,所述立杆底端连接于所述立杆座内,所述立杆座侧端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立杆座和立杆设置,所述立杆座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对向布置。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防护板侧端设有第一固定环,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平行设置,所述横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内,所述横杆两端伸出所述防护板设置。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套环,所述支撑套环套接于所述立杆上,所述支撑套环侧端设有卡槽板,所述卡槽板垂直于所述防护板侧端设置,所述支撑套环邻近卡槽板的另一个侧端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支撑套环和所述立杆设置,所述卡槽板远离支撑套环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设有卡槽,所述横杆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横杆端部伸出所述卡槽设置,所述连接耳上套设有锁定块。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锁定块靠近所述卡槽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贴合所述横杆外壁,所述锁定块对应所述连接耳位置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耳插入所述连接孔,所述锁定块侧端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贯穿所述连接孔和连接耳设置。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脚手板,所述脚手板设于所述防护板底端,且所述脚手板垂直于所述防护板设置;所述脚手板侧端设有两条第二固定环,两条所述第二固定环平行设置,脚手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内,所述脚手支架两端伸出所述脚手板设置,所述脚手支架两端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立杆上,所述脚手支架两端设有固定卡套,所述固定卡套靠近所述卡槽设置,所述脚手板顶端设有防滑凸点。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环包括:扣环,所述扣环设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扣环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手板侧端,所述扣环另一端铰接有压环的一个侧端,所述压环另一个侧端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连接于所述扣环,所述脚手支架夹设于所述扣环和压环之间,所述压环底端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贯穿所述压环设置,且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压环螺纹连接。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电机室,所述电机室设于所述防护板下方位置,所述电机室内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转动腔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一个端部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转动杆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一斜齿轮;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通过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齿轮,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电机室外壁设置,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防护板;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传动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有绕线盘,所述转动电机的启动开关设于所述防护板上,所述转动电机与启动开关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信号线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所述信号线通过线管伸入第二转动腔中,且缠绕于所述绕线盘,所述信号线另一端通过线管伸出所述第二转动腔连接于启动开关。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转动电机底端设有固定板,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壁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固定板侧端位置设有两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固定板侧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壁,所述气缸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侧端,所述第一主动轮靠近转动电机端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从动轮侧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安全灯,所述安全灯包括外壳、照明模块,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横板、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通过伸缩杆和多个竖直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所述第二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镂空导流板,所述镂空导流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横向弹簧,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上顶条,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多个凸出条,所述照明模块设置在多个所述凸出条上,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外壳的内顶面通过多个上弹簧连接有第三横板,所述第三横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下的凸角,所述凸角搭接在所述镂空导流板的上端,所述第三横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管对应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设置有离心电扇;其中,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照明模块对应的照明孔,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雾化嘴,所述第二横板内设置有导流室,并且所述第二横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室连通的第二雾化嘴,所述第一横板下方设置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雾化嘴连通的第一供液部、与所述导流室连接的第二供液部,所述离心电扇的下方设置有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导电座、设置在所述导电柱下表面的两个第一导电杆、两个第二导电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电杆上设置有第二导电板,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板用于导通所述第一供液部,两个所述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二导电板用于导通第二供液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护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套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定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脚手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脚手板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A在图6位置的详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机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安全灯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立杆(2)、横杆(3)以及防护板(5);/n所述立杆(2)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1)顶端,所述横杆(3)两端通过支撑件(4)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杆(2)之间,所述防护板(5)与所述横杆(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立杆(2)、横杆(3)以及防护板(5);
所述立杆(2)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1)顶端,所述横杆(3)两端通过支撑件(4)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杆(2)之间,所述防护板(5)与所述横杆(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四个角端设有定位螺杆孔(102),所述底板(101)顶端设有立杆座(103),所述立杆(2)底端连接于所述立杆座(103)内,所述立杆座(103)侧端设有第一螺栓(104),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立杆座(103)和立杆(2)设置,所述立杆座(103)底端与所述底板(101)连接处设有两块支撑板(105),两块所述支撑板(105)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侧端设有第一固定环(50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501)平行设置,所述横杆(3)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01)内,所述横杆(3)两端伸出所述防护板(5)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包括支撑套环(6),所述支撑套环(6)套接于所述立杆(2)上,所述支撑套环(6)侧端设有卡槽板(601),所述卡槽板(601)垂直于所述防护板(5)侧端设置,所述支撑套环(6)邻近卡槽板(601)的另一个侧端设有第二螺栓(602),所述第二螺栓(602)贯穿所述支撑套环(6)和所述立杆(2)设置,所述卡槽板(601)远离支撑套环(6)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耳(603),两个所述连接耳(603)之间设有卡槽(604),所述横杆(3)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卡槽(604)内,所述横杆(3)端部伸出所述卡槽(604)设置,所述连接耳(603)上套设有锁定块(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7)靠近所述卡槽(604)端设有凹槽(701),所述凹槽(701)贴合所述横杆(3)外壁,所述锁定块(7)对应所述连接耳(603)位置设有两个连接孔(702),所述连接耳(603)插入所述连接孔(702),所述锁定块(7)侧端设有第三螺栓(703),所述第三螺栓(703)贯穿所述连接孔(702)和连接耳(60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脚手板(9),所述脚手板(9)设于所述防护板(5)底端,且所述脚手板(9)垂直于所述防护板(5)设置;所述脚手板(9)侧端设有两条第二固定环(901),两条所述第二固定环(901)平行设置,脚手支架(10)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环(901)内,所述脚手支架(10)两端伸出所述脚手板(9)设置,所述脚手支架(10)两端通过所述支撑件(4)连接于所述立杆(2)上,所述脚手支架(10)两端设有固定卡套(8),所述固定卡套(8)靠近所述卡槽(604)设置,所述脚手板(9)顶端设有防滑凸点(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901)包括:扣环(1201),所述扣环(1201)设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扣环(120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手板(9)侧端,所述扣环(1201)另一端铰接有压环(1202)的一个侧端,所述压环(1202)另一个侧端通过固定螺栓(1203)活动连接于所述扣环(1201),所述脚手支架(10)夹设于所述扣环(1201)和压环(1202)之间,所述压环(1202)底端设有限位螺栓(1204),所述限位螺栓(1204)贯穿所述压环(1202)设置,且所述限位螺栓(1204)与所述压环(120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纤钢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室(13),所述电机室(13)设于所述防护板(5)下方位置,所述电机室(13)内设有第一转动腔(1301),所述第一转动腔(1301)中设有转动电机(1302),所述转动电机(1302)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303);
第一转动杆(1304),所述第一转动杆(1304)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孙明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