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缆索的船舶自动泊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407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芯缆索的船舶自动泊位系统,用于船舶停靠使用,其工作效率高;它包括缆索拖拽机构、锚墩、缆索、卷扬机;其工作原理是:船舶进入港口码头停泊后,总控台测量船舶的准确位置后指令各个卷扬机松开缆索,并指令缆索拖拽机构A、缆索拖拽机构B、缆索拖拽机构C、缆索拖拽机构D的充气囊充气,再指令各个缆索拖拽机构的方向舵和螺旋桨工作,各个缆索拖拽机构牵引各自的缆索驶向船舶的各自位置,并指令缆索拖拽机构各自的电磁铁吸盘通电吸住船舶的外壳,然后总控台指令各个卷扬机紧缆或者松缆的相互配合,将船舶拖拽至指定位置,当船舶装卸货物完后要驶离时总控台指令各个卷扬机紧缆,各个缆索拖拽机构由各自的缆索牵引至起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芯缆索的船舶自动泊位系统
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交通运输领域船舶停靠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停靠码头主要是将船上的缆索系在码头的缆桩上,再拉动缆索及配合船舶的动力停靠码头,如果在装卸过程中需要移动船舶,船上工作人员及码头工作人员还需相互配合才能准确移动,这样的停泊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船上工作人员及码头工作人员都不能休息,尤其是船上工作人员在长途航行后还要配合装卸货物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它通过多个缆索拖拽机构牵引缆索并吸住船舶,再拉动多个缆索移动船舶至准确的停泊点,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工作效率高,节省劳力;它主要包括缆索拖拽机构A(1)、缆索拖拽机构B(2)、缆索拖拽机构C(3)、缆索拖拽机构D(4)、缆索拖拽机构E(5)、缆索拖拽机构F(6)、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缆索A(11)、缆索B(12)、缆索C(13)、缆索D(14)、缆索E(15)、缆索F(16)、卷扬机A(20)、卷扬机B(21)、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E(24)、卷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芯缆索的船舶自动泊位系统,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缆索拖拽机构A(1)、缆索拖拽机构B(2)、缆索拖拽机构C(3)、缆索拖拽机构D(4)、缆索拖拽机构E(5)、缆索拖拽机构F(6)、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缆索A(11)、缆索B(12)、缆索C(13)、缆索D(14)、缆索E(15)、缆索F(16)、卷扬机A(20)、卷扬机B(21)、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E(24)、卷扬机F(25);码头(34)的正前方分别布置锚墩B(8)、锚墩C(9),码头(34)的前方左右两侧分别布置锚墩A(7)、锚墩D(10),锚墩A(7)、锚墩B(8)、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缆索的船舶自动泊位系统,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缆索拖拽机构A(1)、缆索拖拽机构B(2)、缆索拖拽机构C(3)、缆索拖拽机构D(4)、缆索拖拽机构E(5)、缆索拖拽机构F(6)、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缆索A(11)、缆索B(12)、缆索C(13)、缆索D(14)、缆索E(15)、缆索F(16)、卷扬机A(20)、卷扬机B(21)、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E(24)、卷扬机F(25);码头(34)的正前方分别布置锚墩B(8)、锚墩C(9),码头(34)的前方左右两侧分别布置锚墩A(7)、锚墩D(10),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均固定的海床上,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的高度不影响船舶的正常通行,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上均安装有定滑轮A(18)、定滑轮B(32),定滑轮A(18)、定滑轮B(32)相互垂直并通过滑轮支架(33)连接成滑轮组,卷扬机A(20)、卷扬机B(21)、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E(24)、卷扬机F(25)均安装在码头(34)内且均配备有绞盘(40)、放线轱辘(42)及固定架(44),放线轱辘(42)的外周安装有多个辊轮(43),卷扬机B(21)、卷扬机E(24)处于高位,卷扬机A(20)、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F(25)处于低位,缆索A(11)、缆索C(13)、缆索D(14)、缆索E(15)分别于各自的锚墩A(7)、锚墩B(8)、锚墩C(9)、锚墩D(10)及各自的卷扬机A(20)、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F(25)相配套也处于低位且在不牵引船舶的情况下不影响船舶的正常通行,缆索B(12)、缆索F(16)分别于卷扬机B(21)、卷扬机E(24)相配套也处于高位且在海平面上,卷扬机A(20)、卷扬机B(21)、卷扬机C(22)、卷扬机D(23)、卷扬机E(24)、卷扬机F(25)均由码头(34)上的总控台控制其工作,总控台配备有船舶位置监测系统并指令各个缆索拖拽机构的控制系统工作;缆索拖拽机构D(4)主要包括缆索E(15)、电磁铁吸盘(27)、方向舵(28)、密封舱(29)、支架(30)、螺旋桨(31)、托盘(36),缆索E(15)是包芯的,缆索E(15)的最里层橡胶充气管(17),其次是波纹衬管(37),再其次是电缆(19),最外层是编织钢缆(38),橡胶充气管(17)、波纹衬管(37)、电缆(19)、编织钢缆(38)由里及外是层层包围的,缆索E(15)的前端进入密封舱(29)后其橡胶充气管(17)、电缆(19)、编织钢缆(38)是分开的,橡胶充气管(17)与充气囊(26)接通,电缆(19)分别与电磁铁吸盘(27)及螺旋桨(31)连接并为其供电,编织钢缆(38)与电磁铁吸盘(27)连接,缆索E(15)的后端穿过托盘(36)下部的多个穿线环(39)后再分别绕过锚墩D(10)的定滑轮A(18)、定滑轮B(32)后再绕在卷扬机F(25)的绞盘(40)上且其末端固定在卷扬机F(25)的绞盘(40)的固定点(45)上,然后编织钢缆(38)与橡胶充气管(17)、波纹衬管(37)、电缆(19)剥离后编织钢缆(38)与绞盘(40)固定,由橡胶充气管(17)、波纹衬管(37)、电缆(19)组成的复合管(41)先绕在绞盘(40)上再绕在放线轱辘(42)上其绕出端与固定架(44)固定,然后复合管(41)的橡胶充气管(17)、波纹衬管(37)与电缆(19)分离,波纹衬管(37)及橡胶充气管(17)与码头(34)的空压机接通,电缆(19)与码头(34)的配电柜连接,支架(30)的一端与电磁铁吸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思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