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6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力供给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能够减小从其保持器到其壳体的外力。该电力供给装置包括壳体(22)、插头、保持器(5)和附接构件(3)。该壳体(22)容纳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用于向用作可移动物体的驱动源的蓄电池输出用于充电的电力。该保持器(5)用于在插头未使用时保持该插头。该附接构件(3)待附接到安装表面。该附接构件(3)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该壳体(22)附接到该第一部分(31),该保持器(5)附接到该第二部分(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供给装置
本公开涉及电力供给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能够保持用于对可移动物体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插头的电力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文献1(WO2009/047988A1)公开了一种传统的电力供给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包括充电桨和桨附接部。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桨连接到车辆并向车辆供给电力。在非充电过程中,充电桨被附接到桨附接部。在文献1所公开的电力供给装置中,桨附接部被附接到壳体的侧表面。在文献1所公开的电力供给装置中,桨附接部附接到壳体的侧表面。因此,当在不使用充电桨的情况下将充电桨附接到桨附接部时,桨附接部和充电桨的载荷被施加到壳体的侧表面。另外,在将附接到桨附接部的充电桨从桨附接部卸下时,在某些情况下,充电桨不能被顺利地卸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从桨附接部向壳体的侧表面施加外力。因此,在文献1的电力供给装置中,施加在外壳上的外力可能引起壳体的变形或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鉴于上述不足,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力供给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能够减小从其保持器到其壳体的外力。<br>解决技术问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其包括:/n壳体,其容纳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用作可移动物体的驱动源的蓄电池输出充电电力;/n插头,其通过电力线缆连接到所述充电单元,并且可连接到所述可移动物体的充电端口;/n保持器,其用于在所述插头未使用时保持所述插头;以及/n附接构件,其待附接到安装表面,/n所述附接构件包括:/n第一部分,所述壳体附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以及/n第二部分,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第二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JP 2019-0692111.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其包括:
壳体,其容纳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用作可移动物体的驱动源的蓄电池输出充电电力;
插头,其通过电力线缆连接到所述充电单元,并且可连接到所述可移动物体的充电端口;
保持器,其用于在所述插头未使用时保持所述插头;以及
附接构件,其待附接到安装表面,
所述附接构件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壳体附接到所述第一部分,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保持器附接到所述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附接构件比所述壳体具有更高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附接构件由金属制成;并且
所述壳体由树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附接构件包括第三部分,允许插入所述电力线缆的电力线缆保护管附接到所述第三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用于支撑所述电力线缆的电力线缆支撑件附接到所述第三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部分沿着与所述安装表面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昌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