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26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2
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包括可分离式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内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在下壳体内设有多个驱动装置和安装除锈装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壳体上的电缸,电缸活塞杆与设置在上壳体内的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两端分别通过顶板与第一槽轮铰接,各块顶板均通过减震器与上壳体铰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壳体内减速电机和安装在下壳体内的第二槽轮,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与第二槽轮传动连接;所述除锈装置包括机械臂和激光除锈机,机械臂安装在下壳体上,激光除锈机子机安装在机械臂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输电杆塔拉线除锈技术中除锈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无法全方位除锈和涂漆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
技术介绍
输电杆塔的拉线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的有重要作用。杆塔拉线通常由拉线盘、拉线U型挂环、拉线棒、UT型线夹、钢绞线、楔型线夹上把、拉线抱箍(杆上挂点)等组成,而由于钢绞线和拉线连接金具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直接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锈蚀,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和杆塔的安全运行。因此,如何对输电杆塔拉线采取针对性的除锈措施,对保证输电线路和杆塔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线路的耗材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技术中,输电杆塔拉线锈蚀后,往往是等待拉线锈蚀到一定程度后,直接更换整条严重锈蚀的拉线。这将严重缩短拉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更换拉线的过程中还需设置临时拉线,替换工作繁琐复杂。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0953302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工牵引并配备钢丝刷对杆塔拉线进行除锈和防腐的装置,该装置必须通过人工拉动绳索,通过钢丝刷与拉线表面相互摩擦达到除锈的目的,但由于拉线表面并非为光面,钢丝刷无法对拉线表面进行全方位除锈,同时利用毛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式连接的上壳体(3)和下壳体(4),在上壳体(3)内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在下壳体(4)内设有多个驱动装置和安装除锈装置;/n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壳体(3)上的电缸(5),电缸(5)活塞杆与设置在上壳体(3)内的称重传感器(16)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16)两端分别通过顶板(15)与第一槽轮(13)铰接,各块顶板(15)均通过减震器(12)与上壳体(3)铰接;/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壳体(4)内减速电机(10)和安装在下壳体(4)内的第二槽轮(11),减速电机(10)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6)与第二槽轮(11)传动连接;/n所述除锈装置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式连接的上壳体(3)和下壳体(4),在上壳体(3)内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在下壳体(4)内设有多个驱动装置和安装除锈装置;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壳体(3)上的电缸(5),电缸(5)活塞杆与设置在上壳体(3)内的称重传感器(16)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16)两端分别通过顶板(15)与第一槽轮(13)铰接,各块顶板(15)均通过减震器(12)与上壳体(3)铰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壳体(4)内减速电机(10)和安装在下壳体(4)内的第二槽轮(11),减速电机(10)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6)与第二槽轮(11)传动连接;
所述除锈装置包括机械臂(7)和激光除锈机(8),机械臂(7)安装在下壳体(4)上,激光除锈机(8)子机安装在机械臂(7)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杆拉线除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思琦刘钢张望谢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