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9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和第一半环固定板,第一导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半环固定板,第一半环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导杆,第一导杆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半环形针座,第一导杆的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半环固定板,第二半环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环形针座,第二半环形针座内有针座滑槽,使用者可旋转旋转螺帽使得夹针器与针座滑槽连接松动,并手动移动夹针器到固定位置,使得夹针器在针座滑槽内移动,方便调整针件插入位置,连接板其垂直设置在半弧板的中间,方便使用者依据连接板的位置来依次的调整夹针器的角度,适用于骨折复位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科医疗
,具体为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对于长管状骨折的复位主要通过牵引后复位并固定,在稳定状态下进行内固定治疗,既往的骨折复位器主要针对短缩成角畸形进行,复位后难以稳定固定,甚至影响内固定植入过程中的操作空间。传统的骨折复位技巧一般是对骨折部位进行闭合复位,且采用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灯等多种手法,多是人工进行控制,而采用这些手法复位往往存在着复位不精确,力度难以掌握,不易进行细微调整等缺点,使骨折断段不能达到解剖学复位,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功能复位也不能满足,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且目前骨折复位治疗上也有采取以外固定器作为复位机的治疗方式,但此种外固定器又存在复位移动范围小、使用灵活度不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固定效果不佳、灵活性不强、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和第一半环固定板,所述第一导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半环固定板,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的内壁与第一导杆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外壁与第一半环固定板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导杆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半环形针座,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的内壁与第一导杆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导杆的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半环固定板,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板的内壁与第一导杆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环形针座,所述第二半环形针座的底部与第二半环固定板的顶部搭接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与第一半环固定板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的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洞孔,所述第一洞孔的底部与第一半环固定板的内壁相连,所述滑槽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底部与滑槽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与第一半环形针座的外壁相连,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洞孔,所述第二洞孔的外壁与连接块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块的一侧紧密焊接有第一板半弧板,所述第一板半弧板的一端与连接块的表面相连,所述第一板半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弧板,所述第二半弧板的一侧与第一板半弧板内侧搭接相连,所述连接块另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内壁与连接块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第一导杆的内壁相连,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与固定杆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外壁与连接套筒的内部相连,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嵌入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与连接套筒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壁与连接套筒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连接块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半弧板的中间部位紧密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第二半弧板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弧针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针座滑槽,所述针座滑槽的外壁与第一半弧针座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针座滑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螺帽,所述旋转螺帽的底部与针座滑槽的顶部相连,所述旋转螺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壁与旋转螺帽外壁相连,所述螺纹部的底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的内部与螺纹部的底部相连,所述固定螺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固定螺帽的底部嵌入连接有夹针器,所述夹针器的内壁与固定螺帽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形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内壁与第一半环形固定板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表面一侧的滑槽,第一半环固定板表面另一侧的第一洞孔和滑槽顶部的固定螺母共同组成肢体调节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一侧的连接块,连接块顶部的第二洞孔,连接块一侧紧密焊接的第一板半弧板,第一板半弧板底部的第二半弧板和连接块另一侧的第二螺栓共同组成针座调节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底部的固定杆,固定杆顶部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部的滑动槽,连接套筒顶部的伸缩杆和连接套筒一侧的第一螺栓共同组成伸展调节机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板15,在第二半弧板17的中间部位安装连接板15,连接板15其垂直设置在半弧板的中间,方便使用者依据连接板15的位置来依次的调整夹针器21的角度,且连接板15起到阻挡作用,避免两夹针器21间的距离过近,使得难以观察患者骨骼连接情况。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针座滑槽18,在第一半弧针座4的表面设置针座滑槽18,夹针器21可沿着针座滑槽18的弯弧进行移动,方便各种位置的调整固定,使得复位更加灵活。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旋转螺帽19,使用者可旋转旋转螺帽19使得夹针器21与针座滑槽18连接松动,并手动移动夹针器21到固定位置,使得夹针器21在针座滑槽18内移动,方便使用者将夹针器21进行轴向的移动,同时再次旋转旋转螺帽19使得夹针器21稳定固定住。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卡块23,在夹针器21顶部设置有卡块23,卡块23有凸起的卡板,可卡在卡槽28内,使得夹针器21被固定在固定螺帽20内,避免因调整穿插的位置而带动夹针器21抖动,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细节性。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夹针器21,在固定螺帽20的底部安装夹针器21,夹针器21的内部有槽孔,可将针件插入到夹针器21的内部,使得针件固定住。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保护层12,在第一半环形固定板6的内侧设置保护层12,保护层12有一定韧性,使得在固定患者肢体时,使患者适用舒适。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肢体固定机构,在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表面一侧设置滑槽13,滑槽13可穿入第二导杆2,同时通过固定螺母5固定住在第一半环固定板6,第二导杆2可在滑槽13内滑动,方便调整两导杆间的位置,便于调整到适合大小,使肢体固定更牢固,并旋转固定螺母5将调整好的导杆固定住。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固定机构,在第一半环形针座4一侧设置连接块27,连接块27表面有第二洞孔14,第二洞孔14可使导杆穿入,可通过手动移动第一半环形针座4在导杆上进行上下的移动,同时在连接块27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26,可旋转第二螺栓26将移动后的第一半环形针座4固定住,同时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板半弧板16,第一板半弧板16与第二半弧板17之间形成针座滑槽18,方便夹针器21在针座滑槽18上穿入固定。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伸展调节机构,使用者可通过旋转第一螺栓8,使得连接套筒10放松,并手动拉伸伸缩杆3,使得伸缩杆3在连接套筒10内部的滑动槽22移动,使得第一导杆1拉长或缩短,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便于调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包括第一导杆(1)、第二导杆(2)和第一半环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半环固定板(6),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与第一导杆(1)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导杆(2),所述第二导杆(2)的外壁与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导杆(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半环形针座(4),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4)的内壁与第一导杆(1)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导杆(1)的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半环固定板(9),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板(9)的内壁与第一导杆(1)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环形针座(29),所述第二半环形针座(29)的底部与第二半环固定板(9)的顶部搭接相连。/n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底部与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洞孔(11),所述第一洞孔(11)的底部与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相连,所述滑槽(13)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螺母(5),所述固定螺母(5)的底部与滑槽(13)的顶部相连。/n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的外壁与第一半环形针座(4)的外壁相连,所述连接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洞孔(14),所述第二洞孔(14)的外壁与连接块(27)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块(27)的一侧紧密焊接有第一板半弧板(16),所述第一板半弧板(16)的一端与连接块(27)的表面相连,所述第一板半弧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弧板(17),所述第二半弧板(17)的一侧与第一板半弧板(16)内侧搭接相连,所述连接块(27)另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二螺栓(26),所述第二螺栓(26)的内壁与连接块(27)的一侧相连。/n所述第一导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顶部与第一导杆(1)的内壁相连,所述固定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的内壁与固定杆(7)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套筒(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22),所述滑动槽(22)的外壁与连接套筒(10)的内部相连,所述连接套筒(10)的顶部嵌入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外壁与连接套筒(10)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套筒(10)的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一螺栓(8),所述第一螺栓(8)的外壁与连接套筒(10)的内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包括第一导杆(1)、第二导杆(2)和第一半环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半环固定板(6),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与第一导杆(1)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导杆(2),所述第二导杆(2)的外壁与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导杆(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半环形针座(4),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4)的内壁与第一导杆(1)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导杆(1)的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半环固定板(9),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板(9)的内壁与第一导杆(1)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环形针座(29),所述第二半环形针座(29)的底部与第二半环固定板(9)的顶部搭接相连。
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底部与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洞孔(11),所述第一洞孔(11)的底部与第一半环固定板(6)的内壁相连,所述滑槽(13)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螺母(5),所述固定螺母(5)的底部与滑槽(13)的顶部相连。
所述第一半环形针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的外壁与第一半环形针座(4)的外壁相连,所述连接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洞孔(14),所述第二洞孔(14)的外壁与连接块(27)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块(27)的一侧紧密焊接有第一板半弧板(16),所述第一板半弧板(16)的一端与连接块(27)的表面相连,所述第一板半弧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弧板(17),所述第二半弧板(17)的一侧与第一板半弧板(16)内侧搭接相连,所述连接块(27)另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二螺栓(26),所述第二螺栓(26)的内壁与连接块(27)的一侧相连。
所述第一导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顶部与第一导杆(1)的内壁相连,所述固定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的内壁与固定杆(7)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套筒(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22),所述滑动槽(22)的外壁与连接套筒(10)的内部相连,所述连接套筒(10)的顶部嵌入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外壁与连接套筒(10)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套筒(10)的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一螺栓(8),所述第一螺栓(8)的外壁与连接套筒(10)的内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加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