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90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属于医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下肢取模时无法准确达到矫正角度的技术问题。该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包括放置患者足部的第一板、与患者小腿抵接的第二板以及套在足第一趾的足趾套,第一板通过转动件铰接于第二板上,足趾套上设有指针,指针的指向与足趾套轴向同向,第一板上设有与指针配合以测量患者足部内旋或者外旋角度的第一刻度。通过上述结构,该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能够精准地测量出患者足部踝关节具体内旋或者外旋的角度,或者足部踝关节具体的跖屈或者背屈的角度,从而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准确地知道应对患者足部进行纠正多少角度,进而使得能够更高效地设计并制作出对应且合格的下肢矫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
技术介绍
矫形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主要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与康复,过去名为支具或夹板的现在都称为矫形器。按国际标准,矫形器分为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三大类。其中,下肢矫形器应用于人体的下肢部位,其按照结构类型可以分为金属下肢矫形器,塑料下肢矫形器和碳纤下肢矫形器,根据应用的部位不同,按国际标准将下肢矫形器所应用部位的关节名称来命名的矫形器如下:足矫形器(FO):应用于踝关节以下的足部;踝足矫形器(AFO):应用于踝关节以下,包含足部;膝踝足矫形器(KAFO):应用于髋关节以下,包含足部;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应用于上部跨过髋关节下部包含足部;膝矫形器(KO):髋关节以下,应用于踝关节以上,跨过膝关节;髋矫形器(HO):膝关节以上,应用于跨过髋关节;髋膝矫形器(HKO):应用于踝关节以上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目前国内对于有相关需求的下肢矫形器患者,在制作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是足部踝关节角度的正确摆问题。在石膏取模环节时,下肢矫形器患者的体位可分为坐位取模、站位取模和平躺位取模,无论是那种体位取模,足部踝关节的角度正确摆放与否,决定了后期下肢矫形器的制作是否顺利以及是否达到相关技术要求。现有技术基本都是人工手法取模,而手法取模在固定过程中对于踝关节的趾屈或背屈角度、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角度以及踝关节的内旋或外旋角度的控制往往是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肉眼进行判断,随后通过手法矫正达到对进行踝关节角度的控制,而这无法准确达到矫正角度,导致后期制作合格的矫形器的时间增加和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下肢取模时无法准确达到矫正角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足部的第一板、与患者小腿抵接的第二板以及用于套在足第一趾的足趾套,所述第一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板的一端,所述足趾套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足趾套的轴向同向,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指针配合以测量患者足部踝关节内旋或者外旋角度的第一刻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脚后跟的定位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的板面上设有自所述第一板一端朝另一端延伸的直滑槽,所述直滑槽中配合安装有滑块,所述定位结构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板之间还安装有控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直滑槽内位置的驱动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沿所述直滑槽长度方向布置的丝杠,所述滑块上设有螺孔,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螺孔中,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插接在所述直滑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并且所述丝杠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上设有能通过所述定位结构的让位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脚后跟形状适配的弧形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具有阻尼的铰链,所述铰链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转动角度的第二刻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板面上均设有防滑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足趾套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结构件,所述足趾套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足趾套的轴向贯穿所述足趾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足趾套为弹性套。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包括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足趾套,第一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铰接于第二板的一端,并且该第一板上设有用于测量角度的第一刻度,足趾套上设有指针且该指针的长度方向与足趾套的轴向同向,使用时,将上述足趾套套在患者的足第一趾上,随后将患者的足部放置在第一板上且使得足部与第一刻度对应(也即正常状态的足部佩戴足趾套时,指针对应上述第一刻度的零刻度),随后将第二板与患者的小腿相贴,借助第一板和第二板对患者腿脚的定位,如果患者的脚有内旋或者外旋的情况,那么指针则会相对于零刻度发生偏移,借助于上述第一刻度,则可以精准地读出指针的转动偏移量,以精准地测量出患者足部踝关节具体内旋或者外旋的角度,从而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准确地知道应对患者足部踝关节进行纠正多少角度,进而使得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高效地设计并制作出对应且合格的下肢矫形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的测量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足趾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板;101-直滑槽;2-第二板;201-让位孔;3-足趾套;301-缺口;4-转动件;5-指针;6-第一刻度;7-定位结构;8-滑块;9-丝杠;10-第二刻度;11-防滑条;12-延展板;13-第三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法取模而在下肢取模时无法准确达到足部踝关节矫正角度的技术问题。该下肢矫形器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以及足趾套3,上述第一板1和第二板2均是平板,而且第一板1的一端和第二板2的一端通过转动件4铰接在一起形成折板结构,此时,第一板1和第二板2形成一整体,上述第一板1的另一端设有可以测量角度的第一刻度6,具体地,该第一刻度6的零刻度设置在第一板1另一端的中心位置,在零刻度两侧均发散地设有与度数对应的刻度。上述足趾套3上设有指针5,并且该指针5的长度方向与上述足趾套3的轴向同向。使用时,将上述足趾套3套在患者足第一趾上且使得指针5朝向远离人体的一侧,随后将患者的足部放置在第一板1上且使得第二板2与患者的小腿抵接,具体地,上述足部的足底与第一板1抵接,对于患者足部踝关节有趾屈或者背屈的具体角度处方要求时,使用第二板2作为参考,使得患者的小腿与患者的足部呈处方所要求的具体角度。在进行该操作之前,需设定第一刻度6的读数基准,即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足部的第一板、与患者小腿抵接的第二板以及用于套在足第一趾的足趾套,所述第一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板的一端,所述足趾套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足趾套的轴向同向,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指针配合以测量患者足部踝关节内旋或者外旋角度的第一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足部的第一板、与患者小腿抵接的第二板以及用于套在足第一趾的足趾套,所述第一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板的一端,所述足趾套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足趾套的轴向同向,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指针配合以测量患者足部踝关节内旋或者外旋角度的第一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脚后跟的定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板面上设有自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铰接的一端朝其另一端延伸的直滑槽,所述直滑槽中配合安装有滑块,所述定位结构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板之间还安装有控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直滑槽内位置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矫形器取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沿所述直滑槽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丝杠,所述滑块上设有螺孔,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螺孔中,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插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有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