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93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以及RJ45接口,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3.3V电源,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和第8引脚之间以及第3和第1引脚之间均连接有ESD二极管,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6引脚和第8引脚均连接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连接至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LAN8720A是低功耗的10/100M以太网PHY层芯片,提高了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的抗干扰性和隔离性,适用于工业级百兆以太网通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
本技术属于以太网通信
,具体涉及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工业以太网是基于IEEE802.3(Ethernet)的强大的区域和单元网络。继10M波特率以太网成功运行之后,具有交换功能,全双工和自适应的100M波特率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符合IEEE802.3u的标准)也已成功运行多年。在工业环境复杂的现场,不可避免地出现比较复杂的电磁干扰,尤其是无线通信更容易受到各种电磁干扰的影响,为了增强工控以太网通讯设备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对工业级百兆以太网通讯装置提供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适用于工业级百兆以太网通讯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以及RJ45接口,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3.3V电源,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0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8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3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2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3引脚,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和第8引脚之间以及第3和第1引脚之间均连接有ESD二极管,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6引脚和第8引脚均连接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连接至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进一步地,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并联的电容C7、C8和C9到地GND,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感连接3.3V电源,3.3V电源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C6到地GND。进一步地,所述ESD二极管采用UDD32C03L01。进一步地,所述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实现+5V电源转3.3V电源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同步降压调节器SY8088ACC,+5V电源连接同步降压调节器SY8088ACC的第4引脚输入端,SY8088ACC的第1引脚使能端通过电阻R47连接至+5V电源,SY8088ACC的第3引脚连接功率电感的一端,功率电感的另一端输出3.3V电源,Y8088ACC的第5引脚通过电容C39连接到输出的3.3V电源,输出的3.3V电源连接滤波电容到地GND。进一步地,所述功率电感为HPC3015F-2R2M。进一步地,所述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采用11FB-05NL或者WE-7090-37。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LAN8720A是低功耗的10/100M以太网PHY层芯片,I/O引脚电压符合IEEE802.3-2005标准,支持通过RMII接口与以太网MAC层通信,内置10-BASE-T/100BASE-TX全双工传输模块,支持10Mbps和100Mbps;本技术采用了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提高了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的抗干扰性和隔离性,适用于工业级百兆以太网通讯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电压转换电路,适用于输入电源为5V的应用场景,使该接口电路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同步降压调节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以及RJ45接口,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3.3V电源,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0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8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3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1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2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3引脚,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6和第8引脚之间以及第3和第1引脚之间均连接有ESD二极管,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6引脚和第8引脚均连接有上拉电阻,如图1所示,上拉电阻分别为R3、R4、R5和R6,阻值为49.9R,上拉电阻连接至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本实施例中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采用11FB-05NL,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WE-7090-37。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11FB-05NL具有PoE功能,符合IEEE802.3af(功率12.95W)标准,电流可达350mA;100Base-TX,100M网络首选。其温度范围为:工业级(-40℃~+85℃),非商业级(0℃~+70℃)。本实施例中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如图3所示,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并联的电容C7、C8和C9到地GND,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感连接3.3V电源,3.3V电源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C6到地GND。本实施例中,所述ESD二极管采用UDD32C03L01。实施例二、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实现+5V电源转3.3V电源的电压转换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同步降压调节器SY8088ACC,+5V电源连接同步降压调节器SY8088ACC的第4引脚输入端,SY8088ACC的第1引脚使能端通过电阻R47连接至+5V电源,SY8088ACC的第3引脚连接功率电感的一端,功率电感的另一端输出3.3V电源,Y8088ACC的第5引脚通过电容C39连接到输出的3.3V电源,输出的3.3V电源连接滤波电容到地GND。在本实施例中电阻R47阻值为10K,功率电感为HPC3015F-2R2M,电容C39的值为20pF。本技术还提供了电压转换电路,适用于输入电源为5V的应用场景,使该接口电路适用范围更广。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以及RJ45 接口,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3.3V电源,LAN8720A 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 的第20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8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 的第23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 的第22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3引脚,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和第8引脚之间以及第3和第1引脚之间均连接有ESD二极管,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6引脚和第8引脚均连接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连接至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 的电源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以及RJ45接口,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3.3V电源,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0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8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3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引脚,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第22引脚连接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3引脚,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6和第8引脚之间以及第3和第1引脚之间均连接有ESD二极管,以太网网络隔离变压器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6引脚和第8引脚均连接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连接至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控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以太网PHY层芯片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并联的电容C7、C8和C9到地GND,LAN8720A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浦涛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