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84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工技术领域,提供了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包括:母线槽及取电端子;其中,所述母线槽包括:中空的壳体、设于壳体两侧内壁的多组取电排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插入所述取电端子的取电插槽,所述取电排线包括一基线部以及与之连接且伸出的取电部;所述取电端子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取电插槽的取电主体、设置在所述取电主体两侧的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内设置有取电弹片,所述取电弹片通过所述取电主体与所述取电端子内的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通过旋转使所述横向卡槽卡入所述取电部,使所述取电弹片与所述取电部形成弹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轨道母线取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
本技术属于电工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
技术介绍
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一般包括母线槽及取电端子,用于输送电流。母线槽一般固定于建筑物上,与电源连接,取电端子一般设置在插接箱内,母线槽根据取电需要进行排设到对应的位置。母线槽内一般设置有取电排线,取电端子通过插入母线槽内与取电排线实现电性连接。母线槽内的取电排线一般布置在母线槽的槽壁内,取电端子的主体上设置有电连接部,当取电端子插入母线槽并旋转后,电连接部会与取电排线形成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但是,这种接触通常会因为使用次数过多,发生磨损或变形,导致接触不良,可能造成取电不成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旨在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包括:母线槽及取电端子;其中,所述母线槽包括:中空的壳体、设于壳体两侧内壁的一组或多组取电排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插入所述取电端子的取电插槽,所述取电排线包括一固定在壳体上的基线部以及与之连接且伸出的取电部;所述取电端子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取电插槽的取电主体、设置在所述取电主体两侧的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内设置有取电弹片,所述取电弹片通过所述取电主体与所述取电端子内的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通过旋转使所述横向卡槽卡入所述取电部,使所述取电弹片与所述取电部形成弹性接触。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排线设置槽,所述取电排线固定在所述排线设置槽内。r>优选的,所述母线槽的壳体为金属结构,所述取电排线的基线部与所述排线设置槽之间设置有绝缘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排线设置槽设置有卡合部将所述绝缘橡胶套限制在其内,所述绝缘橡胶套套设在所述基线部上以实现对所述取电排线的固定。优选的,所述排线设置槽两端还设置有挡块以对所述取电排线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对应的顶壁还设置有接地排线,所述取电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与所述取电端子的接地线连接;当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所述接地结构与所述接地排线电性接触连接。优选的,所述接地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取电主体顶端的接地弹簧针,当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所述接地弹簧针与所述取电排线形成弹性接触。优选的,在所述接地排线上设置有以预设距离布置的限位柱,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取电主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取电主体上设置有插入限位部,所述插入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取电插槽的宽度以限制所述取电主体的插入深度。优选的,母线槽的插入面还设置有两平行设置的旋转限位面,所述插入限位部的两个对角为直角边,另两个对角为圆弧边过度,当旋转所述取电主体时,所述旋转限位面对所述直角边形成限位,所述圆弧边可沿所述旋转限位面旋转滑动;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通过旋转所述取电端子,当所述取电弹片与所述取电部形成弹性接触后,所述旋转限位面也对所述插入限位部的直角边形成限位。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由于取电排线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基线部以及伸出的取电部,且取电端子上设置有横向卡槽,横向卡槽内还设置有取电弹片,使得取电端子旋转时,横向卡槽可卡入伸出的取电部,进而使得取电弹片与取电部形成弹性接触,从而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由于通过卡合且弹性接触,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母线槽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电端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一的端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一的槽口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二的端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二的槽口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三的端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三的槽口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四的端面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轨道母线取电组件使用状态四的槽口面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取电端子的弹片结构示意图。其中,取电端子100,取电主体110,横向卡槽120,取电弹片121,斜角123,护套125,插入限位部130,直角边131,圆弧边132,卡合限位部133,接地弹簧针140,导线150;母线槽200,壳体210,排线设置槽211,绝缘橡胶套213,卡合部215,限位墙217,挡块219,取电排线220,基线部221,取电部222,取电插槽230,旋转限位面231,槽口侧壁233,接地排线240,限位柱241,弱线槽26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具体实施例,其包括:母线槽200及取电端子100。其中,所述母线槽200包括:中空的壳体210、设于壳体210两侧内壁的一组或多组取电排线22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0上用于插入所述取电端子的取电插槽230,所述取电排线220包括一固定在壳体上的基线部221以及与之连接且伸出的取电部222;所述取电端子100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取电插槽230的取电主体110、设置在所述取电主体110两侧的横向卡槽120,所述横向卡槽120内设置有取电弹片121,所述取电弹片121通过所述取电主体与所述取电端子内的导线150电性连接;所述取电端子100插入所述取电插槽120后通过旋转使所述横向卡槽120卡入所述取电部222,使所述取电弹片121与所述取电部222形成弹性接触。由于取电排线220包括具有伸出的取电部222,且取电端子上设置有横向卡槽120,使得取电端子旋转时,横向卡槽120可卡入伸出的取电部222,进而使得取电弹片121与取电部222形成弹性接触,从而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由于通过卡合且弹性接触,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母线槽的壳体210内部设置有多个排线设置槽211,所述取电排线220固定在所述排线设置槽211内。通过排线设置槽211可实现对取电排线220的固定与安装,便于后期装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母线槽的壳体210为金属结构,所述取电排线220的基线部221与所述排线设置槽211之间设置有绝缘橡胶套213。金属结构的壳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通过绝缘橡胶套213隔绝取电排线220与壳体210之间,可避免壳体210导电造成危险。本实施例中,取电排线220可为铜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排线设置槽211设置有卡合部215将所述绝缘橡胶套213限制在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槽及取电端子;/n其中,所述母线槽包括:中空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两侧内壁的一组或多组取电排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插入所述取电端子的取电插槽,所述取电排线包括一基线部以及与之连接且伸出的取电部;/n所述取电端子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取电插槽的取电主体、设置在所述取电主体两侧的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内设置有取电弹片,所述取电弹片通过所述取电主体与所述取电端子内的导线电性连接;/n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通过旋转使所述横向卡槽卡入所述取电部,使所述取电弹片与所述取电部形成弹性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槽及取电端子;
其中,所述母线槽包括:中空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两侧内壁的一组或多组取电排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插入所述取电端子的取电插槽,所述取电排线包括一基线部以及与之连接且伸出的取电部;
所述取电端子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取电插槽的取电主体、设置在所述取电主体两侧的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内设置有取电弹片,所述取电弹片通过所述取电主体与所述取电端子内的导线电性连接;
所述取电端子插入所述取电插槽后通过旋转使所述横向卡槽卡入所述取电部,使所述取电弹片与所述取电部形成弹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排线设置槽,所述取电排线固定在所述排线设置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的壳体为金属结构,所述取电排线的基线部与所述排线设置槽之间设置有绝缘橡胶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设置槽设置有卡合部将所述绝缘橡胶套限制在其内,所述绝缘橡胶套套设在所述基线部上以实现对所述取电排线的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母线取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设置槽两端还设置有挡块以对所述取电排线进行限位。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纲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