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9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包括:上盖、托底、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上盖设置在托底的上方,托底上设置有通孔;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设置在上盖和托底之间,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相对设置,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相对设置;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设置为镂空结构,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的相向面设置有插槽,第二侧体上插槽的位置与第四侧体上插槽的位置相适配,硅片插入插槽内水平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刻蚀过程中水平放置硅片,提高硅片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性,减少硅片槽内的异物残留,有效保证刻蚀效果,避免二次刻蚀,提高刻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光通信系统中,光模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硅基衬底(硅片)在集成封装方面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传统技术中采用槽式碱法刻蚀工艺,常用的腐蚀载具的片槽是竖立的,这样硅片就会竖立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由于液体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和浓度不均匀,硅片深度不均匀(硅片表面有槽),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有气体和K2SiO3生成。由于K2SiO3的低溶解性,K2SiO3容易附着在硅片反应面,导致腐蚀出来的硅片侧体和底部不平整,这对硅片后续的组装和寿命产生影响,硅片品质得不到保证,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腐蚀刻蚀,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能够减少硅片槽内的异物残留,有效保证刻蚀效果,避免二次刻蚀,提高刻蚀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包括:上盖、托底、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托底的上方,所述托底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托底之间,所述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设置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的相向面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侧体上插槽的位置与第四侧体上插槽的位置相适配,硅片插入插槽内水平放置。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与上盖设置为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第一侧体与上盖、托底、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均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与所述第一侧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上,所述第一侧体插设在所述卡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侧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体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侧体、第三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第四侧体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设置有边沿,所述上盖与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的边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在刻蚀过程中水平放置硅片,提高硅片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性,减少硅片槽内的异物残留,有效保证刻蚀效果,避免二次刻蚀,提高刻蚀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上盖1、提手11、螺栓12、托底2、通孔21、第一侧体3、把手31、第二侧体4、第三侧体5、第四侧体6、插槽61、卡槽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附图,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包括:上盖1、托底2、第一侧体3、第二侧体4、第三侧体5和第四侧体6。托底2上设置有通孔21,用于液体的渗入。上盖1设置在托底2的上方,为了便于整个载具的提放,上盖1上设置有提手11,提手11与上盖1设置为一体成型,避免提手11从上盖1上脱落,摔坏载具。上盖1与侧体相连接,为了更好地连接上盖1与侧体,上盖1与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之间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连接牢固且可靠性高,防止在周转时载具发生摇晃。例如,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靠近上盖1的一端设置有边沿,边沿为设置在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上的凸块,上盖1与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通过螺栓12连接,螺栓12穿过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的边沿。第一侧体3、第二侧体4、第三侧体5和第四侧体6设置在上盖1和托底2之间,第一侧体3和第三侧体5相对设置,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相对设置。第一侧体3、第二侧体4、第三侧体5和第四侧体6之间设置有容纳空腔,待刻蚀硅片放置在该容纳空腔内。第一侧体3、第三侧体5与第二侧体4、第四侧体6垂直设置,即该容纳空腔为方形,这样更有助于固定支撑硅片,避免在刻蚀过程中硅片发生移动。第一侧体3和第三侧体5设置为镂空结构,充分保证液体的流入和流出。第一侧体3和第三侧体5可以设置为相同的镂空结构,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镂空结构。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的相向面设置有多个插槽61,第二侧体4上插槽61的位置与第四侧体6上插槽61的位置相适配,即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的插槽61成对设置,同一对插槽6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确保硅片插入插槽61内为水平放置,防止硅片插斜。第一侧体3作为开启与关闭该载具的零部件,第一侧体3与上盖1、托底2、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均为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侧体3与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为卡接,具体地,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与第一侧体3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槽62,卡槽62竖直设置在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上,第一侧体3插设在卡槽62内,第一侧体3可以在第二侧体4和第四侧体6的卡槽62内上下移动。为了便于第一侧体3插进和取出,即便于该载具的关闭与开启,第一侧体3上设置有把手31,把手31设置在第一侧体3靠近上盖1的一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拉取出载具的第一侧体3,将待刻蚀硅片插进插槽61内,并不是每一个插槽61内都放置硅片,可以间隔放置,也就是硅片与硅片之间留有空隙,有利于让反应的气体带着K2SiO3及时冒出。放置好待刻蚀硅片之后将第一侧体3卡入卡槽62内,防止硅片在周转时从载具内掉落。将装有硅片的载具缓缓的放进加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腐蚀,托底2上的通孔21以及第一侧体3和第三侧体5上的镂空结构让液体更快的进入载具漫过硅片。此时硅片水平放置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每片硅片接触到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一致。一段时间后,硅片腐蚀达到所需标准,再进行高压喷洗,洗掉残留的化学品和部分异物。将载具放进水槽进行高压喷洗,利用水的压力再次将异物冲掉,此时的硅片就会干净平整无异物残留。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托底、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托底的上方,所述托底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托底之间,所述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设置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的相向面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侧体上插槽的位置与第四侧体上插槽的位置相适配,硅片插入插槽内水平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托底、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托底的上方,所述托底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和第四侧体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托底之间,所述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体和第三侧体设置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的相向面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侧体上插槽的位置与第四侧体上插槽的位置相适配,硅片插入插槽内水平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与上盖设置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硅片刻蚀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体与上盖、托底、第二侧体和第四侧体均为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奎王秀云王正兴秦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辉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