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及高压配电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9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及高压配电单元,包括弹性垫块和支撑套;所述弹性垫块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套包括套管和固定设于套管一端的挡止部,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能够在现有的高压继电器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达到实现减振降噪的效果,不需要对继电器内部结构进行减振研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及高压配电单元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及高压配电单元。
技术介绍
汽车振动噪声NVH性能是现有用户体验汽车舒适性能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通过高压配电单元内高压继电器触头吸合/断开,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动力流分配,与电池管理系统一起进而实现整车高压上下电及充电的功能。但在车辆上下电过程中,继电器的触点吸合或者断开的撞击会产生“滴答”的噪声,该噪声通过高压配电单元安装的车身传递至乘员舱内,使驾驶员和乘客产生不适,降低整车NVH性能。现有技术中新研发的低噪声继电器无法满足车规级低噪声高压继电器的需求,而若对继电器的整体结构进行减振降噪研发,需要复杂的研发工序以及生产验证成本,且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能够在现有的高压继电器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达到实现减振降噪的效果,不需要对继电器内部结构进行减振研发;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配电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包括弹性垫块和支撑套;所述弹性垫块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套包括套管和固定设于套管一端的挡止部,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挡止部抵触;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二端部设有多个第二凸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垫块的外表面设有凹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垫块为弹性柱,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设在弹性柱的两端,所述安装孔为圆柱孔,所述凹槽为设在弹性柱外表面的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垫块、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凹槽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管的长度为所述安装孔长度的94%~9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管为圆柱管,所述挡止部沿所述套管端部的纵向延伸,所述套管和所述挡止部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分别设在弹性垫块外表面相对的两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长槽。一种高压配电单元,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高压继电器,以及车身的支架,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上述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所述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包括弹性垫块和支撑套,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弹性垫块上,所述支撑套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一端的挡止部,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二端部,所述套管内安装有穿过所述套管和所述车身的支架的紧固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垫块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设有与所述弹性垫块外表面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卡止的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包括弹性垫块和支撑套,支撑套的套管插装在弹性垫块的安装孔内,且套管的长度小于安装孔的长度,利用紧固件将弹性垫块与车辆的车身连接,高压继电器所属的高压配电单元连接在弹性垫块上,这样高压继电器内的触头的吸合或者断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首先传递到弹性垫块上,利用弹性垫块的弹性减振性能降低振动和噪声,降低传递到乘员舱内的噪声和振动,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提高整车NVH性能。本技术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的弹性垫块用于弹性减振降噪,支撑套用于刚性支撑弹性垫块,避免弹性垫块受到较大压力失效,同时套管的长度小于安装孔的长度,设置套管合适的长度来限制弹性垫块的压缩变形程度。本技术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只需要在现有的高压配电单元的基础上直接通过减振结构与车身连接,便能够实现降低高压继电器的触头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需要对继电器内部结构进行减振降噪研发,降低研发成本。本技术的高压配电单元的壳体与弹性垫块连接,利用紧固件将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连接到支架上,实现了通过减振结构将高压配电单元固定到支架上的目的,将高压继电器的触头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传递至减振结构进行减振降噪,降低传递至乘员舱内的噪声和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的弹性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的支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压配电单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压配电单元的壳体与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性垫块;11、安装孔;12、第一凸台;13、第二凸台;14、凹槽;15、长槽;2、支撑套;21、套管;22、挡止部;3、紧固件;4、壳体;41、伸出部;42、安装槽;43、凸起;5、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本技术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示,包括弹性垫块1和支撑套2,弹性垫块1的材料为橡塑材料,使弹性垫块1具有弹性收缩功能;弹性垫块1内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沿弹性垫块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沿弹性垫块1的受力方向布置,安装孔11为通孔,支撑套2包括套管21和挡止部22,套管21与安装孔11匹配,套管21自弹性垫块1第一端部的安装孔11的开口插装到安装孔11内,直至挡止部22挡止在弹性垫块1的第一端部上,同时套管21的长度小于弹性垫块1的长度,利用紧固件3插入套管21内,紧固件3一端帽抵接在挡止部22上,紧固件3伸出安装孔11的端部插入到对应的需要连接的支架或者壳体上,并用锁紧件锁紧,同时将高压继电器外部的壳体连接到弹性垫块1上,这样在高压继电器内的触头的吸合或者断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首先传递到弹性垫块1上,利用弹性垫块1的弹性减振性能降低振动和噪声,降低传递到乘员舱内的噪声和振动,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提高整车NVH性能。其中,本申请中,支撑套2为刚性材料,用于刚性支撑弹性垫块1,并由于套管21的长度小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垫块和支撑套;/n所述弹性垫块设有安装孔;/n所述支撑套包括套管和固定设于套管一端的挡止部,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垫块和支撑套;
所述弹性垫块设有安装孔;
所述支撑套包括套管和固定设于套管一端的挡止部,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一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挡止部抵触;所述弹性垫块的第二端部设有多个第二凸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的外表面设有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为弹性柱,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设在弹性柱的两端,所述安装孔为圆柱孔,所述凹槽为设在弹性柱外表面的环形凹槽;
所述弹性垫块、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凹槽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长度为所述安装孔长度的94%~98%。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浩谢应芳陈伟张坤李昌明唐湘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