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32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包括底座和组装在底座上的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两静触点、两动触点、动簧片和导电连接片,每一静触点和一动触点相对,动簧片一端开叉设计并且两个开叉端部皆与导电连接片固定,两动触点固定在导电连接片上且分别与动簧片的两个开叉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功率继电器通过设置导电连接片,确保两动触点的动作稳定性和同步性,避免出现两动触点之间的间距与两静触点之间的间距不一致问题,同时,避免焊接铜编织线,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用的大功率继电器,两动触点安装在开叉设计的动触片上,在组装和运输的过程中,分叉的动触片中间可能发生互卡和变形,导致两动触点间距与两静触点间距不一致,会影响灭弧。动触片开叉设计,两动触点之间通过“U”型的铜编织线连接,而铜编织线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动触片,生产成本高。大功率继电器通过的电流较大,在动触点和静触点分断时会产生电弧,电弧会影响继电器寿命,因此熄弧越快越好,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受空间限制,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灭弧间距有限,熄弧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熄弧效果好,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稳定性好、一致性好,无需焊接铜编织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包括底座和组装在底座上的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两静触点、两动触点、动簧片和导电连接片,每一静触点和一动触点相对,动簧片一端开叉设计并且两个开叉端部皆与导电连接片固定,两动触点固定在导电连接片上且分别与动簧片的两个开叉端部连接。进一步的,电磁组件还包括线圈、铁芯、线圈架、轭铁和衔铁,动簧片固定在衔铁上,线圈配置有两个线圈引脚,底座上设有两引脚插槽供两线圈引脚穿出底座,线圈引脚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引脚插槽过盈配合,线圈引脚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自由端的宽度小于定位部的宽度。进一步的,定位部一端设有抵接至底座内侧面的限位台阶、另一端设有倒刺,倒刺勾住底座外侧面,底座被夹持在限位台阶和倒刺之间。进一步的,衔铁一端通过复位拉簧与轭铁的一侧连接。进一步的,触头组件旁边设有一磁钢,磁钢对着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大功率继电器还包括可拆卸地与底座结合的外壳,电磁组件位于底座和外壳组合成的空腔内,外壳上设有用于容纳磁钢的磁钢插槽。进一步的,磁钢插槽包括定位块和相对的两个L型长条块,定位块与磁钢插槽的开口相对并用于抵接磁钢的一端部,两L型长条块分布在磁钢两侧,磁钢被夹紧在两L型长条块和外壳内壁之间。进一步的,触头组件还包括两个静簧片,两静触点分别固定在两静簧片上,底座上设有两触头插槽,两静簧片分别从两触头插槽穿出底座外作为接线端子。进一步的,底座上对应两接线端子设有两接线槽,采用螺钉穿过接线槽和接线端子上相对准的通孔,并在该螺钉的靠近接线端子一端旋有法兰螺母,螺钉头呈非圆状并置于接线槽中相适配的非圆状通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导电连接片确保两动触点的动作稳定性和同步性,避免出现两动触点之间的间距与两静触点之间的间距不一致问题,同时,避免焊接铜编织线,降低生产成本。2、触头组件旁边设有磁钢,利用磁钢吹弧,拉长电弧,有利于快速灭弧。3、线圈引脚上设置定位部,定位部的宽度大于自由端部的宽度,装配时,避免线圈引脚的自由端部过早与底座发生干涉而导致变形。此外,定位部一端设有抵接至底座内侧面的限位台阶、另一端设有倒刺,底座被夹持在限位台阶和倒刺之间,防止线圈引脚相对底座发生移动,保证线圈引脚的组装精度。4、接线端子处的螺钉的头部设置成非圆形,并卡在底座上的对应孔中而不能转动,接外接导线时更容易操作,增加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大功率继电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大功率继电器去掉外壳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大功率继电器去掉外壳和底座后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大功率继电器去掉外壳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座的立体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的底座的立体图之二;图7是本技术的线圈焊片和线圈引脚的装配图;图8是本技术的线圈引脚和底座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螺钉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外壳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揭示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包括底座1、电磁组件、可拆卸地与底座1结合的外壳2,电磁组件组装在底座1上并且位于底座1和外壳2组合成的空腔内。底座1和外壳2皆为塑料件。如图2至图4所示,电磁组件包括线圈3、铁芯4、线圈架、轭铁5、衔铁6和触头组件,线圈3、铁芯4、线圈架、轭铁5和衔铁6的位置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和原理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至图4所示,触头组件包括两静触点7和两动触点8,每一静触点7和一动触点8相对。触头组件还包括动簧片9和导电连接片10,动簧片9第一端连接在衔铁6上、另一端开叉设计并且两个开叉端部皆与导电连接片10固定,两动触点8固定在导电连接片10上且分别与动簧片9的两个开叉端部连接。导电连接片10确保两动触点8的动作稳定性和同步性,避免出现两动触点8之间的间距与两静触点7之间的间距不一致问题。同时,避免焊接铜编织线,降低生产成本。以相对的一动触点8和一静触点7为一组触点,为避免串弧,两组触点之间的间距应设置得较大些。而现有技术中的大功率继电器由于不具有导电连接片10,动簧片9开叉设计影响稳定性,因此两动触点8之间的距离较小,容易出现串弧问题。如图2和图4所示,为进一步增强熄弧性能,在触头组件旁边设有一磁性件,该磁性件可以为磁钢11或磁铁,本实施例的磁性件以磁钢11为例,磁钢11对着动触点8和静触点7之间的间隙,通过磁钢11的吹弧作用拉长电弧,实现快速灭弧,防止动触点8和静触点7由于电弧而烧毁,提高了动触点8和静触点7的使用寿命。如图10所示,外壳2上设有用于容纳磁钢11的磁钢插槽12,磁钢插槽12包括定位块和相对的两个L型长条块22。定位块与磁钢插槽12的开口相对,用于抵接磁钢11的一端部,以限制磁钢11在磁钢插槽12的深度。两L型长条块22分别包裹磁钢11两侧,磁钢11被夹紧在两L型长条块22和外壳2内壁之间。磁钢插槽12结构简单,利用自身弹性即可夹紧磁钢11,磁钢11组装容易。如图2至图4所示,触头组件还包括两个静簧片13,两静触点7分别固定在两静簧片13上,底座1上设有两触头插槽,两静簧片13分别从两触头插槽穿出底座1外作为接线端子14。如图1、图3、图6和图9所示,底座1上对应两接线端子14设有两接线槽15,采用螺钉17穿过接线槽15和接线端子14上相对准的通孔,并在该螺钉17的靠近接线端子14一端旋有法兰螺母18,螺钉17头部呈非圆状并置于接线槽15中相适配的非圆状通孔16中。螺钉17头部的特殊形状,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组装在底座上的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两静触点、两动触点、动簧片和导电连接片,每一静触点和一动触点相对,动簧片一端开叉设计并且两个开叉端部皆与导电连接片固定,两动触点固定在导电连接片上且分别与动簧片的两个开叉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组装在底座上的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两静触点、两动触点、动簧片和导电连接片,每一静触点和一动触点相对,动簧片一端开叉设计并且两个开叉端部皆与导电连接片固定,两动触点固定在导电连接片上且分别与动簧片的两个开叉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电磁组件还包括线圈、铁芯、线圈架、轭铁和衔铁,动簧片固定在衔铁上,线圈配置有两个线圈引脚,底座上设有两引脚插槽供两线圈引脚穿出底座,线圈引脚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引脚插槽过盈配合,线圈引脚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自由端的宽度小于定位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定位部一端设有抵接至底座内侧面的限位台阶、另一端设有倒刺,倒刺勾住底座外侧面,底座被夹持在限位台阶和倒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衔铁一端通过复位拉簧与轭铁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