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美玲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7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页接件、挡板、箱体、接电端座、安装架、防电晕装置、第二页接件、锁具、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箱体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连套作为相连触动块与导接线的中部连接元件,通电后使得触动块摩擦运动,静电发生层在通电后的摩擦运动下,赋予了其可转移绝缘子表面电荷的静电,引接线将绝缘子表面电荷进行转移,经由导接线直接送出接地头开口外,能够避免电荷在绝缘子表面形成电场而出现电晕现象,从而降低绝缘子工作时对周围电子元件的引流扰乱影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属于电力箱防护

技术介绍
电力箱里的绝缘子是用来支持和固定裸载流导体,并使裸载流导体与地绝缘,或使装置中处于不同电位的载流导体之间绝缘的电力配件。绝缘子在长期的工作中在表层会形成电荷层,对电力箱内部空气中的浮尘等有一定的吸引力,灰尘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形成通路,绝缘子表面附近的空气分子被游离为离子,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紫蓝色的电晕,容易对周围的电气元件的电场造成引流扰乱,导致电力箱内部电子元件发生故障的几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以解决绝缘子在长期的工作中在表层会形成电荷层,对电力箱内部空气中的浮尘等有一定的吸引力,灰尘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形成通路,绝缘子表面附近的空气分子被游离为离子,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紫蓝色的电晕,容易对周围的电气元件的电场造成引流扰乱,导致电力箱内部电子元件发生故障的几率大大提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页接件、挡板、箱体、接电端座、安装架、防电晕装置、第二页接件、锁具、箱门,所述箱体上设内嵌式高度固定不变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前壁配设直线相平行的接电端座,所述箱体前壁一侧配设上下相间隔的第二页接件、第一页接件,所述箱体内设可单侧活动的挡板,所述箱体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防电晕装置包括接地头、导接线、连套、触动块、静电发生层、引接线、绝缘子,所述接地头开口端一侧相连导接线,所述导接线内接两端相贯通的连套,所述连套壁接触动块对应开口上,所述触动块上设内嵌式静电发生层,所述静电发生层直线相连引接线,所述引接线前端相间隔对应绝缘子表面,且可转移电荷,所述绝缘子安装在箱体凹槽上部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页接件、第一页接件相绞合箱门。进一步地,所述接电端座安装在箱体内腔中部横线处。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上设内嵌式安装高度不变的锁具。进一步地,所述接地头外端配合接地线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发生层在电流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静电。进一步地,所述触动块作业时采用摩擦运动方式。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箱体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连套作为相连触动块与导接线的中部连接元件,通电后使得触动块摩擦运动,静电发生层在通电后的摩擦运动下,赋予了其可转移绝缘子表面电荷的静电,引接线将绝缘子表面电荷进行转移,经由导接线直接送出接地头开口外,能够避免电荷在绝缘子表面形成电场而出现电晕现象,从而降低绝缘子工作时对周围电子元件的引流扰乱影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电晕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页接件-1、挡板-2、箱体-3、接电端座-4、安装架-5、防电晕装置-6、接地头-A1、导接线-B2、连套-C3、触动块-D4、静电发生层-E5、引接线-F6、绝缘子-G7、第二页接件-7、锁具-8、箱门-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页接件1、挡板2、箱体3、接电端座4、安装架5、防电晕装置6、第二页接件7、锁具8、箱门9,所述箱体3上设内嵌式高度固定不变的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前壁配设直线相平行的接电端座4,所述箱体3前壁一侧配设上下相间隔的第二页接件7、第一页接件1,所述箱体3内设可单侧活动的挡板2,所述箱体3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6,所述防电晕装置6包括接地头A1、导接线B2、连套C3、触动块D4、静电发生层E5、引接线F6、绝缘子G7,所述接地头A1开口端一侧相连导接线B2,所述导接线B2内接两端相贯通的连套C3,所述连套C3壁接触动块D4对应开口上,所述触动块D4上设内嵌式静电发生层E5,所述静电发生层E5直线相连引接线F6,所述引接线F6前端相间隔对应绝缘子G7表面,且可转移电荷,所述绝缘子G7安装在箱体3凹槽上部位置处,所述第二页接件7、第一页接件1相绞合箱门9,所述接电端座4安装在箱体3内腔中部横线处,所述箱门9上设内嵌式安装高度不变的锁具8,所述接地头A1外端配合接地线使用,所述静电发生层E5在电流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静电,所述触动块D4作业时采用摩擦运动方式。本专利所说的触动块D4是一种通电后摩擦运动的结构元件,使得静电发生层E5在通电后的摩擦运动下,赋予了其可转移绝缘子G7表面电荷的静电。例如:在进行使用时,箱体3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6,连套C3作为相连触动块D4与导接线B2的中部连接元件,通电后使得触动块D4摩擦运动,静电发生层E5在通电后的摩擦运动下,赋予了其可转移绝缘子G7表面电荷的静电,引接线F6将绝缘子G7表面电荷进行转移,经由导接线B2直接送出接地头A1开口外,能够避免电荷在绝缘子G7表面形成电场而出现电晕现象,从而降低绝缘子G7工作时对周围电子元件的引流扰乱影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绝缘子在长期的工作中在表层会形成电荷层,对电力箱内部空气中的浮尘等有一定的吸引力,灰尘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形成通路,绝缘子表面附近的空气分子被游离为离子,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紫蓝色的电晕,容易对周围的电气元件的电场造成引流扰乱,导致电力箱内部电子元件发生故障的几率大大提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转移电荷的功能,能够避免电荷在绝缘子表面形成电场而出现电晕现象,从而降低绝缘子工作时对周围电子元件的引流扰乱影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页接件(1)、挡板(2)、箱体(3)、接电端座(4)、安装架(5)、防电晕装置(6)、第二页接件(7)、锁具(8)、箱门(9),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3)上设内嵌式高度固定不变的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前壁配设直线相平行的接电端座(4),所述箱体(3)前壁一侧配设上下相间隔的第二页接件(7)、第一页接件(1),所述箱体(3)内设可单侧活动的挡板(2),所述箱体(3)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页接件(1)、挡板(2)、箱体(3)、接电端座(4)、安装架(5)、防电晕装置(6)、第二页接件(7)、锁具(8)、箱门(9),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3)上设内嵌式高度固定不变的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前壁配设直线相平行的接电端座(4),所述箱体(3)前壁一侧配设上下相间隔的第二页接件(7)、第一页接件(1),所述箱体(3)内设可单侧活动的挡板(2),所述箱体(3)凹槽上部配设防电晕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箱绝缘子电荷转移防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晕装置(6)包括接地头(A1)、导接线(B2)、连套(C3)、触动块(D4)、静电发生层(E5)、引接线(F6)、绝缘子(G7),所述接地头(A1)开口端一侧相连导接线(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燕双
申请(专利权)人:谢美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