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从上到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防伪层、标签面层、第三防伪层、复合层、标签底层,所述第一防伪层为带有全息防伪图案的透明膜,覆盖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印刷有并列设有信息层及第二防伪层,所述第二防伪层为可变二维码,所述第三防伪层为RFID射频电子芯片复合在所述标签面层的下面。第一防伪层,利用全息防伪技术具有防伪特性外,对于标签面层的二维码或其他可识读码具有保护的效果,可有效防止仿冒及复制,结合第二防伪层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及第三防伪层的RFID防伪技术实现多重防伪,仿制难度高,大大提升标签的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
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
技术介绍
防伪标签是指通过各种防伪技术所制作出来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标签,其作用是能有效的鉴别真伪、防止假冒商品的出现。防伪标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数码刮开式防伪标签、激光全息防伪标签、RFID射频电子标签、防窜货标签、防伪溯源标签、防揭开标签、防伪吊牌等。在防伪标签的
中,数码防伪标签、激光全息防伪标签、防揭开及防伪溯源标签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防伪标签所采用的防伪技术过于简单和单一,无法满足商品防伪的真正作用,独占性较低且不能起到不被仿冒、复制的功能。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防伪技术在对商品生产企业的品牌、信用、产品质量等方面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日趋重要。同时,广大的商品市场对防伪标签的防伪功效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苛,且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需要高科技防伪含量的且具有多功能防伪技术的标签来对商品进行保护。现有防伪标签有:带有RFID射频电子标签,即在制作标签时,事先在标签背面置入RFID芯片,在通过读写设备将产品所需的信息写入RFID芯片中。标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是通过识读设备读取标签内的信息,以此来辨别商品的真伪;还有接近的防伪标签类型是诸如在标签面层印制二维码、可变数码、条形码等等信息,通过对这些可变信息进行识读后,可获得事先设定的防伪信息来辨别商品真伪。这些方案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较为普遍。现有防伪标签的缺陷在于:RFID射频电子标签其主要用途是在对于商品规格型号统计、商品出入库管理、库房盘点等等,作为防伪作用来说,目前只是在一些演艺活动或体育赛事的门票(入场券)中应用,真正作为商品防伪,在防伪标签中的应用较少。之所以采用RFID射频电子标签起到防伪作用,是因为RFID芯片具有一个特点,即每一枚RFID芯片在制造完成后,都具有一个通过读写器写入的UID码,具体的通常以十六进制数字体现,这个编码是每一枚RFID芯片特有的,且无法更改,就如同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在防伪
中也是利用此一特点。对于现在的商品防伪以及商品的防伪溯源来说,RFID所能体现的内容较少。总之,RFID射频电子标签在单独用作防伪用途时的防伪效果并不理想。另一种方式的防伪标识类型是在标签面层印制二维码、可变数码、条形码等等信息,通过对这些可变信息进行识读后,可获得预先设定的防伪信息来辨别商品真伪。此类防伪标签的缺陷在于标签面层信息的隐秘性低,容易被不法分子轻易获取,然后进行批量复制、仿冒或者进行篡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包括全息激光防伪、RFID射频防伪、二维码防伪的多重防伪技术,保证每一枚防伪标签具有的唯一性、不可更改性,其次是保证防伪标签所保护的产品防伪信息、溯源信息的真实内容不被篡改和仿冒,真正起到防伪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从上到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防伪层、标签面层、第三防伪层、复合层、标签底层,所述第一防伪层为带有全息防伪图案的透明膜,覆盖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在所述签面层上印刷有并列设有信息层及第二防伪层,所述第二防伪层为可变二维码,所述第三防伪层为RFID射频电子芯片复合在所述标签面层的下面。印制标签面层的信息层后进行将RFID射频电子芯片置入标签面层下,并通过专用的复合设备将RFID射频电子芯片复合在标签面层下,最后通过复合层完成标签面层与标签底层(硅油纸层)复合的过程,复合完成后将防伪信息(数据)写入防伪标签内的RFID射频电子芯片中并与RFID射频电子标签中的ID号进行关联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并保存,接着将对标签进行最后的赋码,将前面所采集的关联数据再加上其他的商品防伪信息通过二维码或其他可识读码的形式进行关联,将生成的二维码或其他可识读码印刷在标签面层上,最后将第一防伪层覆盖在标签面层上。进一步地,所述标签面层由铜版纸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层包括图案、文字、防伪版纹、防伪微缩文字的至少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伪层还可以是固定二维码和可变数码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为水性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伪层还可以是全息防伪图案,印制在所述标签面层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包括第一防伪层,利用全息防伪技术除具有防伪特性外,对于标签面层的二维码或其他可识读码具有保护的效果,可有效防止仿冒及复制,结合第二防伪层(二维码防伪技术)、第三防伪层(RFID防伪技术)实现多重防伪,相对于现有的防伪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仿制难度高,大大提升标签的防伪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标签面层的信息层及第二防伪层正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标签面层的信息层及第二防伪层正面示意图。其中:001-第1防伪层、002-信息层、003-第2防伪层、004-标签面层、005-第3防伪层、006-复合层、007-标签底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供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从上到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防伪层001、标签面层004、第三防伪层005、复合层006、标签底层007,第一防伪层001为印有全息防伪图案的透明膜,覆盖在所述标签面层004上,在所述签面层004上印刷有并列设有信息层002及第二防伪层003,所述第二防伪层003为可变二维码,第三防伪层006为RFID射频电子芯片,粘贴在标签面层004的下面。第一防伪层001采用激光全息防伪墨利用涂布的方式将信息层制作在防伪膜上,防伪膜的材质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是加强型聚氨酯,再通过模压设备进行模压制成,第一防伪层001对于标签面层004的二维码或其他可识读码具有保护的效果,可有效防止仿冒及复制。参照图3所示,标签面层采用铜版纸制成,利用印刷机和工业用的数码印刷机印制在标签面层004上印刷有信息层002,信息层002包括公司LOGO图案及企业名称。参照图2,第三防伪层005为RFID射频电子芯片,通过RFID标签复合设备将第三防伪层005直接复合在标签面层004的底面,并通过复合层006完成与标签底层007复合的过程,复合层006为胶黏剂涂抹后形成的薄膜层,也可以不同黏贴介质的需要,选用相应胶水,如水性胶水、热熔胶等,其主要是确保第三防伪层003与标签面层004紧密复合同时确保标签面层004与标签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防伪层、标签面层、第三防伪层、复合层、标签底层,所述第一防伪层为带有全息防伪图案的透明膜,覆盖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印刷有并列设置的信息层及第二防伪层,所述第二防伪层为可变二维码,所述第三防伪层为RFID射频电子芯片复合在所述标签面层的下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标签,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防伪层、标签面层、第三防伪层、复合层、标签底层,所述第一防伪层为带有全息防伪图案的透明膜,覆盖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在所述标签面层上印刷有并列设置的信息层及第二防伪层,所述第二防伪层为可变二维码,所述第三防伪层为RFID射频电子芯片复合在所述标签面层的下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汉特种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